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国围棋棋手简介之二十五 过惕生

[复制链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0:11: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惕生(1907年2月12日-1989年12月8日上午),名年。安徽省歙县人。著名古代棋手过百龄的后裔。本文多处引用程晓流先生所写的《一代大师过惕生》一文。

下图是过惕生的照片,时1936年。
过惕生7岁学棋,三、四年过去后小有弈名。

17岁时,过惕生击败了歙县老将许甫廷,还击败了他 “青出于蓝胜于蓝” 的儿子许石秋。

19岁时,过惕生在父母的命令下成亲。这年的秋天,在上海的哥哥过旭初给他来信,叫他来上海,于是过惕生就出发去了上海。到上海后,过惕生执黑击败了吴祥麟,从而一战成名。由于没有见过此局,推测当时是吴祥麟让过惕生先,当时吴祥麟大致有1级水平,而过惕生也就是2级水平。

1927年2月,20岁的过惕生来到了北京,和段祺瑞对局。段祺瑞让过惕生三子。当时棋手为了生计,时常和达官权贵对局,还不能取胜让对方生气。棋手郭同甫就是因此激怒了权贵,从而被迫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城市。

同年4月,过惕生拜访顾水如,并提出和顾水如对弈。顾水如一时谨慎,让当时年仅13岁的吴清源过惕生对局。并让吴清源让二子过惕生对局。过惕生开始有些大意,但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半子之差获得胜利。当时吴清源还要被顾水如让先,大致有专业初段的实力,被让二子的过惕生,也大致有1级至2级的实力。过惕生自知虽胜亦无光彩,又在北京逗留一个月就返回上海了。

7月,过旭初和过惕生两兄弟离开上海去外地开展围棋活动。但是到了武汉,汪精卫在汉口发动反革命政变,两人只好回来。

1928年夏,21岁的过惕生开办南华弈社,自任社长。一年下来,所得仅能解决温饱。

1929年秋天,22岁的过惕生接到武汉铁路局局长方智颖的信件,特聘过惕生共商围棋大计。然后在方智颖的支持下,中华围棋研究社成立。不过数月之后,政局变幻,围棋社不得不解散。过惕生再度回到上海。

1931年,魏海鸿邀请24岁的过惕生再度来武汉开展围棋活动。但到了武汉,棋室门庭冷落,过惕生全凭借对围棋的热爱,苦苦支撑了两年。

1933年5月,26岁的过惕生和顾水如合作,一同成立上海棋社。1936年,在北京过氏兄弟成立北平围棋社。

1937年4月,30岁的过惕生和刘棣怀对局,被让先二先,结果过惕生仍然落败。5月过惕生和顾水如对弈,推测也是让过惕生先二先。当时顾水如和刘棣怀都有三段的实力,三段让先二是1级水平,证明当时的过惕生的实力还没有至佳境。

不久后七七事变开始,过氏兄弟九死一生从北京逃至江西。不久,“中国围棋总会江西分会”成立,过惕生担任了分会指导员。这之后他每天唯一的作为,就是无休止地陪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下棋。为了生计也只能如此。

但过惕生是的棋艺没有荒废,而是在顾水如的帮助下稳步向前,到了1947年,40岁的过惕生再度和顾水如对局,此局应是顾水如让过惕生先相先,双方弈和。被四段让先相先,应当有三段的实力。

1948年10月17日, 41岁的过惕生和51的刘棣怀进行第一次升降六番棋,由刘棣怀让过惕生先相先,赛前约定,只要一方稍微领先,两人的棋份旋即改变。结果过惕生3胜2负1和,晋升至和刘棣怀分先。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局稍微稳定,42岁的过惕生和52的刘棣怀进行第二次升降六番棋。这次双方互先。过惕生一上来就三连胜,再胜一局,或是和棋,双方棋份就会改变。不过,刘棣怀在关键时刻显示了他的“杀熟”绝技,还了一个三连胜,这样双方没有发生升降。

同年12月18日,过惕生和刘棣怀进行了互先升降十番棋。前两局双方互有胜负。接着刘棣怀接管了比赛,四连胜将过惕生打回至先相先。后面四局先相先,过惕生以3胜1负结束了此次十番棋。虽然番棋失利,过惕生实力也让得到了大多数棋手的认可。

1950年6月,43岁的过惕生来到了北京,协商建立北京棋社的事情。12月和北京当时最高手之一金亚贤进行分先十局赛。过惕生先胜两局,然后连负两局,然后再胜两局。后面十局赛是否进行就不得而知了。

1951年初,44岁的过惕生返回上海,4月过惕生开始段位测试,结果在三段测试棋中胜出,获得三段称号。然后上海开始第一次升段赛,过惕生下了几局,因为商量北京棋社事宜,过惕生返回北京。6月,在北京过惕生见到了陈毅陈老总,并与之对局。

8月底,北京举办了围、象棋捐献比赛,也叫抗美援朝捐献比赛。比赛除了北京本地棋手外,还邀请不少上海、天津棋手参加,甚至还邀请了远在桂林的汪振雄。经过了两次预赛,最终过惕生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1952年4月,北京棋艺研究社成立,聘请45岁的过惕生担任辅导员。他们的工资由文化部发给,每人每月64元。这样过惕生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能安心研究棋艺。从此棋界开始“南刘北过”时代。

1953年,过惕生的原配去世,经人介绍,过惕生与肖淑清结婚。

1954年,刘棣怀北游至京,在北京40余天,与47岁的过惕生分先对战了4局。刘、过两先生2胜2负,平分秋色。

1956年12月,北京举办全国棋类锦标赛。围棋作为表演项目只有六人参加。结果49岁的过惕生全胜获得了冠军,刘棣怀为亚军。

1957年,围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比赛分为四个赛区,50岁的过惕生被分到沈阳赛区。虽然是全国比赛,但当时沈阳赛区参加者仅有五人,可见当时围棋项目的窘境。过惕生全胜晋级决赛阶段。

决赛在上海举行,有九人参加。第一轮过惕生击败刘炳文之后,第二轮轮空。这轮刘棣怀“意外”的负于陈嘉谋。前八轮过惕生全胜,此时对他有夺冠威胁的刘棣怀和陈嘉谋均负两局,第九轮前过惕生实际上已经夺得冠军,虽然最后负于老对手刘棣怀,但已无关大局。

1958年全国比赛仍然分为四个赛区,51岁的过惕生被分在天津赛区。整个赛区只有围棋棋手7人。过惕生在比赛中负于庞凤元,获得第二。但也晋级到了最后的决赛阶段中。

决赛在广东举行。仍然有九人参赛。过惕生的最要对手仍然是刘棣怀,但刘棣怀第一轮负王幼宸。过惕生则是六连胜,一直领先。第八轮,王幼宸击败了过惕生。最后一轮,刘棣怀击败过惕生,夺得了全国冠军,过惕生获得第三。

1959年3月,黄永吉来到北京,和过惕生作友谊比赛,结果52岁的过惕生负于黄永吉。

9月,全运会在北京开始,过老被分在预赛的第三组,最后以全胜的成绩晋级最后的决赛。决赛由8人进行争夺。第五轮暂列前谋的过惕生和刘棣怀狭路相逢,刘棣怀获胜。最终刘棣怀再次获得冠军,而过惕生屈居第二。

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北京,过惕生上场两次,但不敌坂田荣男和濑川良雄。

1960年,新一代的围棋棋手开始崛起,63岁的南刘和53岁北过的统治力都有所松动。加上比赛采取了16轮的大循环比赛,这个对当时有一定年龄的两人都是一次大的挑战。前四轮皆胜的过老,在第五轮负于黄永吉,遭遇到首败。第八轮过老不敌年轻的陈祖德。好在第10轮终于击败了老对手刘棣怀。最终因为输了4局,所以仅获第四名。

1961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54岁的过惕生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业余四大天王之一菊池康郎。最终在第四轮时,过惕生成功的击败了对手,拿到了难得的一胜。但当时中国队整体的战绩不佳,培养围棋新人,迫在眉睫。

1962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我国,55岁的过惕生击败了吉田晃、竹原金太郎两位棋手。

同年11月,过老参加了全国比赛。由于年轻棋手的成长,过老并不是这次冠军的热门人选。这次比赛过惕生被分在第一组小组。首轮获胜后,第二轮对陈锡明。赛前规定,比赛采取黑方贴2¼子的规则,但如果黑棋收后,则需要再多贴半目给白棋。所以终局时执黑的过惕生坚决不在大空中补棋,最后陈锡明在黑棋大空中没有出棋,没有办法白棋小负,最后过老以小组第二晋级到最后决赛当中。

决赛当中,开局过老即四连胜,第五轮对战棋界新星陈祖德,过老再胜。前七轮连胜之后,第八轮不敌吴淞笙。但后面仍旧全胜,最后一轮,过惕生对战的是老对手刘棣怀,此局也标志“南刘北过”时代彻底的结束。最终过惕生获胜,并获得全国冠军。

1963年,56岁的过惕生发现聂卫平兄弟下的不错,并开始悉心教导。同年日本代表团访问我国,过老负于杉内雅男九段。

1964年2月,国家体委授予过老五段称号,这是当时最高的段位。之后57岁的过惕生转入北京棋队任教练。北京的整整一代棋手,吴玉林、程晓流、谭炎午、常振明、张书泰等人,当年都曾聆听过这位棋坛前辈的谆谆教诲。

1980年,过老任北京棋院副院长。1989年,因病过老在北京去世去世。

目前发现过老棋谱139局,传闻对局29局,过老88胜69负6和3打挂1不明。胜率52.30%。过老是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最强围棋手之一,也是我国围棋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的人物之一,其名应该更久远的传播下去。

●过惕生     ○陈祖德
分先黑贴2¼子    共151着
黑中盘胜  
1962年11月25日弈于安徽合肥
1962年棋艺锦标赛第五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 19:05 , Processed in 0.2950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