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时期的军衔等级全解:其中有一军衔,世界独一份!

[复制链接]

763

主题

960

帖子

329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0: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抗日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将,上将,甚至有时还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军衔:中将加上将衔,那么这到底是中将还是上将呢?
其实是准上将,也就还是中奖,中将加上将衔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一阶军衔,全称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而且全世界独此一分!
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弄个这个奇葩的军衔呢?这就要我们来回顾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了!
先来看下上图,国民党陆军军衔,其实,各国的军衔制度都大同小异,国军时期的军衔也不例外。
当时,国军把军衔等级定为6等18级:
6等即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6个等级;
18级即把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5级;
校官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
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准尉1级;
军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下面都很正常,只有上面上将还专门的分成了三种正式级别,其实还有一种,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中将加上将衔没有在表中体现出来!为啥上将军衔要改一下呢?
因为20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国军授予军衔太过随意,所以导致上将泛滥、烂大街,只要有点战功动不动就要授上将军衔,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1935年进行了改革,严格控制上将数量!
而改革后的“特级上将”是专为蒋介石设置的,体现了蒋介石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过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1935年3月31日,国民党政府授予了蒋介石“特级上将”军衔,以后又授予了冯玉祥等一批人一级上将军衔。当时的二级上将相当于现在的上将,一级上将相当于大将或元帅。
一级上将,1935年授予了9人;二级上将,1935年授予了20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将加上将属于准上将,有着上将的名号,但还未达到上将的层次。
国军对上将数量的控制非常严格,一直限定在30人,只有上将之位出现空缺(阵亡、退休、裁撤),中将才能晋升,而晋升人选会从准上将(中将加上将)中选拔。
后面不管你多优秀,战功多显赫,只要前面上将没有空缺,后面人是永远没机会的,算是论资排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5 04:57 , Processed in 0.2408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