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驻京办餐厅,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复制链接]

884

主题

1053

帖子

374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02: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曹值小妹
  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句话最近又在北京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因为一只鹅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几所高校接连登上热搜——
  起因是一位阿姨烤的鹅腿太过好吃,在几所高校广受好评,奈何阿姨只有一个,于是到底谁能抢到更多的鹅腿就成了问题。

  

  △(图/小红书截图)
  这一边,几所高校的年轻人因为鹅腿之争讨论得热火朝天;
  另一边,看到这情景的网友在好奇“这鹅腿得有多好吃”之余,总忍不住“心疼大家”:北京美食荒漠景观一览。

  

  △(图/微博截图)
  “北京是美食荒漠”的说法,其实由来已久。
  甚至为了改掉这个称号,北京此前还曾激情计划过:
  “力争在2025年率先建成荟萃全球风味的美食之都。”
  结果当时就直接被笑上了热搜。
  北京还有美食?别闹了。

  

  △(图/微博截图)
  比别的,北京确实领先,讲庄严有天安门,讲底蕴有故宫,讲好玩有环球影城。
  讲美食,北京一向稳坐“美食荒漠”前三甲。
  联合国在全球共授予过8座城市“美食之都”称号,4座在中国,分别是成都、顺德、澳门和扬州。
  在这场全民干饭人选秀中,压根看不着北京的影儿,想弯道逆袭,不太可能。

  

  △北京以压倒性优势拿下“美食荒漠”NO.1
  坊间更流行一个传说:
  “在北京,一块月饼掉在马路上,被汽车碾进路面拿不出来。围观者七嘴八舌献计献策,说那只好再买一根麻花把它撬出来了。”
  提个“美食之都”就被奚落至此,北京实惨。
  幸而,遍尝南北风味的北京老饕们,不理会这些纷扰,只微微一笑留下句:
  “说北京无美食,驻京办,吃过了吗您?”
  深藏功与名。

  

  吃驻京办,
  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驻京办这个称谓,看起来非常大气。
  类似部门自古有之,古代的一些会馆、同乡会、进奏院担当的就是驻京办职能。
  至于如今,按官方说法:驻京办,也叫”驻京办事处“,是各省、直辖市 、自治区、以及特区的驻京机构。
  通俗理解,就是”当地政府驻北京的办事机构“,负责发展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公务接待等事务。
  从名字到业务,驻京办看起来都十分严肃。
  只不过这种观感,如今基本存于字面,须知:现在干饭人眼里的驻京办——卖饭,好吃,大拇指。

  

  △(图/@The Panoramio team)
  从让人敬而远之,到干饭天堂,驻京办是咋做到的?
  其实,现在所说的“去驻京办干饭”,大多是指“去驻京办餐厅”,这些餐厅,原本负责给驻京办提供餐饮服务,饭都是做给自家人吃的。
  既然受众是自己人,用心是基本。
  一来驻京办餐厅是各地在京门面,不能跌份儿;二来家乡人风尘仆仆入京,怎么也得弄点好吃的接风洗尘。
  饭菜滋味如何,自己人不用下筷子,定睛一看,鼻子一闻就了然于胸。
  于是,本地的食材,本地的厨子,本地的口味,统统安排。一家家驻京办,也就此在北京城美食地图里杀进决赛圈。
  首先,口味地道。
  顶流宜宾驻京办(宜宾招待所),大众点评驻京办好评榜扛把子。
  兔头、猪鼻筋、火爆黄喉、蹄花汤、干煸牛肉丝,小小的店面,排队动辄两小时起步。

  

  △(图/微博截图)
  招牌宜宾燃面,点火即燃,味道更燃。
  芽菜,花生,臊子,裹着鲜亮的红油…据四川食客评价:“燃面里的碎米芽菜,比宜宾当地的一些店还好吃。"
  同样是宜宾传统美食,李庄白肉则讲究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
  肉,要五层肥,五层瘦,肥瘦匀称,无泡少筋,从宜宾精挑细选运到北京。
  火候,要时刻紧盯,30分钟时间里,锅内始终维持90度水温,肉才会受热均匀,否则皮粑肉生,菜就毁了。
  大厨,要手艺精湛,刀工精绝,切好的肉片长可达20~30公分,宽15~20公分,肥瘦连接紧实,仅1至2毫米厚。

  

  △李庄白肉对刀工要求极高。(图/@烹艺视频)
  肉片几可透出人影,却肥瘦相连,不散不掉。
  等到终于上桌,夹一片巧妙卷筷子上,往鲜椒酱里一蘸,皮薄,肉嫩,酱鲜,咀嚼时肥而不腻,微辣中带点小清新,巴适的板!
  因口味实在好,宜宾驻京办稳坐京城川味天花板交椅,还有个“省不如市,市不如县”口诀:
  吃驻京办,行政级别越小,菜越地道;
  菜单直接写当地地名的菜,水平不会差;
  如果还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小众饮料,那么恭喜,找到宝了。

  

  △(图/小红书截图)
  地道之余,用心也足。
  宜宾驻京办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拿下一分,其他驻京办也迎头赶上。
  四川驻京办(以下简称:川办),Title是省,口味与氛围却和宜宾驻京办不分伯仲。

  

  △(图/@F ,已获授权)
  川办有两个。
  老川办(贡院蜀楼)在建国门,上过北京米其林指南榜单,夫妻肺片、担担面和毛血旺都是招牌。
  新川办在龙爪树宾馆,门口的路长年在修,里头却是古色古香的园林,别有洞天。
  从北京各处搭公交地铁,驱车赶来的食客们,饱览美景之余,往往会去6号楼点一道辣子鸡。
  菜一上桌,通红火辣的焦香扑鼻,那是老四川们熟悉的辣椒经大火烹制后的香气。
  鸡丁也不得了,外头酥香脆辣,里头鸡肉水嫩,一份吃完了,”再来一份,打包带走“。
  上菜的孃孃都是四川来的,一口地道四川话,氛围感一绝。

  

  △(图/大众点评主页)
  都说在北京吃饭,地道的不好吃,好吃的不地道,要再论正宗,就是凤毛麟角了。
  驻京办,给了食客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答案。
  清甜的海南椰子文昌鸡,包着马蹄的榕城荔枝肉,鲜嫩酥烂的云南竹荪汽锅鸡,精妙绝伦的洛阳牡丹燕菜,人间美味岗巴烤羊排。

  

  △西藏驻京办必点菜。(图/@大众点评)
  在驻京办,各种口味激烈碰撞,也交相辉映。
  光锅包肉就能找到辽宁派番茄酱甜口、黑龙江派糖醋甜口和内蒙派咸口三种。

  

  △三种口味锅包肉,猜猜对应的都是哪个?
  新疆菜亦有多种可选。
  外观古早的石河子驻京办(准噶尔餐厅):大盘鸡能到北京前三,烤包子里洋葱比肉还鲜;
  一个人根本吃不完的面包烤羊腿,酥皮裹着嫩肉,烘烤后油脂香气绵长。
  小胡同里的乌鲁木齐驻京办(新疆饭庄):羊肉串、手抓饭是热销菜常驻选手,咸口奶茶茶香浓郁,让人欲罢不能。

  

  △(图/@鱼饼,已获授权)
  所谓口味南北派别、甜咸之争,在驻京办不复存在。不论彼此,不争高低,喜爱就成。
  遑论驻京办还不止卖饭。
  上了桌,有人想回自家吃情感,有人想去别家尝味道。下了桌,心思却是相通的——
  多少带回去点什么。
  经营几十年的驻京办深谙此道,花大力气把家乡美食、美酒搬进了北京城,决计不让人空手走。

  

  △(图/@鱼饼,已获授权)
  巴州驻京办的和田玫瑰花馕不得带上点,乌鲁木齐驻京办的大列巴外头难见。
  还有贵州驻京办的木姜籽油,陕西驻京办的魔芋、黑木耳,大理驻京办的饵块,南昌驻京办的啤酒鸭,乌鲁木齐驻京办的瓜果……
  听说,川办的饼干都是麻椒味的。
  广袤祖国大地上的美味,驻京办应有尽有,也给北京美食添了许多颜色。

  

  △(图/@鱼饼,已获授权)
  可,一片土地上有如此美食,还是荒漠么。

  

  驻京办,
  咋就成了北京美食绿洲
  北京之所以背上美食荒漠“恶名”,原因无他,唯三条尔。
  其一,北京本地美食,吃不太惯。
  “炒肝、焦圈、咸菜丝也算美食?煮豆汁、驴打滚真的能吃?”
  其中豆汁凭“一股泔水味”,为“北京就是美食荒漠“说法提供了强有力论据。
  其二,有能吃惯的,都吃够了。
  规模化的卤煮、炸酱面、铜锅涮肉、北京烤鸭……吃个新鲜还行,过后不提也罢。
  其三,好吃的也有,找不到,吃不着。
  “北京最好吃的粤菜在哪里?价位多少?”
  “北京大兴机场,五百块钱,三个小时到广州。”

  

  驻京办则大不同,早有人给把好了关。
  1949年,内蒙古率先设立驻京办,当时主要负责上传下达,接待进京老乡,搞得风生水起。
  其他省市一看此举可行,也闻风而动,驻京办数量飙升至一万多家。
  无序疯长的背后,贪腐、奢靡问题频发,质量参差不齐。
  直到2010年,驻京办正式改革,县级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陆续被撤销,省级和经济特区驻京办则保留。

  

  △部分违规驻京办曾选择“不挂牌”生存。
  糟粕被冲刷洗去,杂乱亦散作云烟。
  褪去达官显贵觥筹交错之地的外衣,如今,驻京办已是地方在首都展示形象的窗口,美食人均百元可实现。
  它们有的坐落于显眼处,有的深藏在角落。
  如极难找的永州驻京办,想一睹芳容,得先穿过一条窄道,然后走进个破旧的院子,再找到大树后面、墙上长满爬山虎的白楼……
  街头苍蝇馆子一般,和装位置优越,装潢富丽的大饭店不能比。
  众多湘菜粉忍不住发问:“是不是搞错了?”

  

  △怀旧风永州会馆。(图/小红书截图)
  自然没错,“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镇店之宝血鸭和东安鸡懂,驻京办也懂。
  食客们来这里,冲的就是这份念想。
  口味有章法,每一道菜都代表着家乡美食符号,岂能草率;
  特色也有保证,每一缕乡味,北京城仅此一家,再无分店。

  

  驻京办美食,
  算北京美食吗
  好吃是公认的,算不算得北京美食,要问问食客的意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常住人口2189.3万人, 外来人口为841.8万人”。
  这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北漂人群,是驻京办食客的主力军。
  思乡心切的福建人,中秋节找三两好友,到福建驻京办(八闽食府)攒个饭局,此间情景,少不了佛跳墙。
  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群英荟萃,文火慢煨,香气咕嘟弥漫,端的是软嫩柔润,浓郁荤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2021年春节,广西驻京办热闹非凡。
  留京的广西贝侬(壮语,意为:兄弟姐妹)们穿上特色服装,唱山歌,抛绣球,跳竹竿舞,聚众嗦粉。
  热腾腾的鸭掌煲软烂入味,掏出螺肉再塞进肉馅炖煮的田螺酿个顶个鲜美,一口嗦去,舌头和灵魂立马回广西老家见老表。
  人们讶异气氛为何如此热烈,其实,广西驻京办餐厅叫“那兰酒楼”。
  壮语里,“那兰”的意思是:回家。

  

  △(图/小红书截图)
  如老饕蔡澜所说:“有时我们吃的不是一种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操着家乡话的厨师和服务员,漂浮在空气中的家乡味,总能熨帖一些愁绪。

  

  △(图/@和与,已获授权)
  话语至此,再问“北京到底算不算美食荒漠”。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至少,在这座如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的北京城,街头巷尾,还有驻京办美食正扎根生长,等着想家不能回的人,巧妙找到他们心中最触不可及的地方,一击即中。
  “我要把你写进山歌唱出来,因为我是浪漫的云南人。”
  “我要带你晃悠在路上,边走吃热干面,因为我是浪漫的湖北人。”

  

  △(图/《你好生活》)
  无一字提家,却处处都在想家。
  那就寻摸着去一趟驻京办吧,看看家乡人,听听家乡话,要一桌家乡菜。

  

  △(图/《落叶归根》)
  直吃到人心温眼热,再拎着选好的家乡辣酱、腊肉、泡菜、山货满载而归,找回过年时爸妈把后备箱和行李箱塞满的感觉。
  “我短暂地假装回了趟家。”
  “那感觉可真好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4 20:02 , Processed in 0.2637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