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文如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连载』《我的履历书》小林光一著

[复制链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3:42 | 只看该作者
(21) 头衔战上的海外对局


  和中韩棋手之间的世界大赛不同,国内的头衔战也有过多次海外对局的经历。棋圣战七番棋当中,第一次卫冕之旅是1987年,第1局前往美国洛杉矶。然后每年的第一盘棋都会在海外进行。然后在名人战上也有过多次海外对局的经历。或许我是经历过海外对局最多的棋手了吧。

  自己去了才知道,原来围棋在欧美国家的普及远比我想象中要好。德国在1990年实现了统一,而我在棋圣战上前往杜塞尔多夫,名人战上来到了法兰克福,都在德国进行,然后在前夜祭上有很多东欧以及荷兰等从欧洲各地前来的棋迷,氛围非常地热烈。当然这也得感谢日本棋院在围棋普及上做出的努力,而我作为日本棋院所属的棋手,再次体会到了自己必须要认真应对。

  欧洲虽然有时差,但是我早早地就到了现场,让自己早点习惯环境。而我自己也很期待海外对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巴西圣保罗进行的1991年棋圣战。我比其他相关人员早2天到那边,就连里约热内卢都去过。然后看到了著名景点,耶稣塑像是我难忘的回忆。

  事前我会习惯地浏览一些导游手册,然后周游欧洲各地,也到距离酒店不远的美术馆等地方去参观。

  但是我在洛杉矶,因为距离酒店的地方治安非常差,自己即便只是去散步,棋圣战的主办方读卖新闻给我配上强壮的保镖。带着保镖散步也是非常少见的体验。

  1989年在伦敦进行名人战的时候,我在对局开始前2周到了比赛地,和礼子一起到巴黎、伦敦观光。实现了很早以前就答应好的去欧洲旅行一事,这点还是很高兴的。

  当然即便是国内,我也会提前去对局场地。七番棋的时候,基本上是每周三和周四是对局日,很多相关人员会在周二傍晚才到对局地,而我会在周一到对局地。

  棋圣战的情况下,因为是在冬天进行的,交通上可能会有延误等情况,然后自己也很不想在对局前一天因为这种事情搞得很忙。因为藤泽秀行名誉棋圣是这么做的,我也就这么模仿了。后来我的女婿张栩在备战头衔战的时候,我也推荐他这么做。

  在前夜祭开始前的时间是我散步的时间,我会散步2个多小时。因为走这么多的话,有个好处就是当天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对棋手来说,有会在意自己好赢棋的旅馆,赢不了棋的旅馆,但是我对此并没有太在意。当然后来自己才意识到,在东京广尾的羽泽花园(2005年闭店)下的名人战,自己赢了很多盘棋。每当自己连续作战非常疲劳的时候,能在家里附近进行头衔战,这一点也让我非常欣慰。

  但是,每当自己回到家乡旭川市的时候,就很莫名其妙地赢不了棋。在札幌、函馆、北海道的其他地方我都能赢棋,但是在旭川就是赢不了。总战绩是1胜4负,或许我可能用力过度了吧。

  即便如此,能在家乡对局也是让我很欣慰的事情,因为能见到久违的朋友,这点让我非常期待。特别是从小学就认识的松屋直昌君,每当我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和他碰一面,现在都已经发展到了和家人一样的程度了。

  有关自己家乡的故事还有一个。那就是赵治勋的夫人的小学,恰好和我在旭川市读的是同一所小学,是比我大两届的前辈,知道这件事之后自己也吓了一跳。这是赵治勋受伤那年的棋圣战上,飞往网走市的时候,赵治勋的夫人在飞机上告诉我的。不禁感叹我和赵治勋之间的缘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4:45 | 只看该作者
(22)极限状态下拿3个名誉头衔



  只要在一个头衔战中,连续收获5期,或者一共拿下10期头衔的话,就有资格拿到名誉头衔,到了60岁的时候,就可以挂上名誉头衔了。我在头衔战中最大的棋圣战中,1990年迎战挑战者大竹英雄,是关系到能否成为五连霸的比赛。最终我4胜1负卫冕成功,拿到了名誉棋圣的资格。

  在长期保住头衔之后,从这些经验中得到的自信,都是我积极的信号。年初的棋圣战、夏天的碁圣战以及秋天的名人战我都稳稳地拿下比赛,卫冕了头衔。

  职业生涯中最忙的一年是在1992年。当年需要面临3个头衔战的卫冕战,以及3个头衔战的挑战者。而棋圣战和名人战的海外对局分别都在悉尼和阿姆斯特丹进行,可以说是非常忙碌的赛程。

  年初的棋圣战挑战者是山城宏九段,第一次面对比我年轻的挑战者,还比我年轻6岁,和小林觉九段、片冈聪九段、王立诚九段并称为四天王。

  整个系列赛自己都是被动局面,输掉第5局之后就已经没有了退路,所幸第6局艰难获胜,在岐阜县下吕温泉迎来决胜局。本以为是自己小胜的局面,但是我这边先出现了失误,形势就此发生逆转。当时自己也做好了丢冠的准备,不过自己在拼命下出最好手段的时候,山城宏九段一瞬间的失误被我抓住,发现了那手棋之后,自己正好看到了可以刚好赢半目的变化图,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上天在帮我。

  坂田荣男老师说:“七番棋中哪怕下一盘都会让你身心交瘁”。但是我在那段时间里进行的其他赛事中也很努力,接连在争夺十段战和本因坊战的挑战权阶段留下了不错的结果。但是这样的能量却没有延续下来。十段战上1胜3负输给了武宫正树十段。又在本因坊中遭到了赵治勋噩梦般的三连胜后四连败。

  不过,在本因坊战第6和第7局前后进行的碁圣战五番棋中状态却不错。面对连续3年成为挑战者的小林觉九段,在仙台、京都和新泻三场结束之后2胜1负。不过在第4局当中的一个月空隙,让小林觉九段彻底没了节奏,我拿下了在金泽进行的第4局之后成功卫冕。并以五连霸的战绩获得了名誉碁圣的资格。

  之后在王座战中又拿到了挑战权,秋天从9月开始进行的名人战卫冕战,与10月进行的王座战双线作战,然后在这段时间里还要准备天元战的挑战者决定战。不过当我输给山城宏九段之后,反而是放心了一些。当然了,只要面对棋盘我是不可能简单输棋,不过在结束比赛的那一瞬间,“这样一来年底的五番棋就不用下了”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的想法,说实话,“如果还成为挑战者的话,身体就吃不消了。”

  名人战的对手又是大竹英雄九段。我们轮流赢棋之后迎来了决胜局。第7局我在前往对局地汤河源的时候,整个人感觉很冷,冷到有些吃不消。这也是我唯一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或许是极度的紧张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就好比把我拉到刑场一样的感觉。

  那盘棋可以说是大竹英雄老师的名局,我也意识到这盘棋拿不下,不过和棋圣战的时候一样,棋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局面僵持到非常细微的局面,最后我下出了能最终半目胜出的手段之后,大竹英雄老师整个人僵住了,那一瞬间我意识到。我以名人5连霸的战绩,拿到了名誉名人的资格。

  后来我在王座战上败下阵来,这样一来,我在1992年挑战的个头衔战均已失败告终,但是手握的3个头衔都全部保住。这一年我全年下了66盘棋。头衔战的34局中,两日制下了21局。一共54天时间都泡在了头衔战上。现在能有这样“待遇”的棋手,恐怕就井山裕太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3#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5:17 | 只看该作者
(23)完败于67岁的藤泽秀行



  1992年秋天的王座战五番棋挑战藤泽秀行老师,但是被完美地败下阵来。当时秀行老师已经67岁。作为头衔战的卫冕年龄最大记录,今后恐怕也没人能打破这个记录了。现在当自己到了这个年龄之后,再一次体会到这个记录的惊人之处。

  在五番棋里面,都是双方互相吃大龙的华丽局面。秀行老师本来就是擅长在大场面上发挥实力的人,但是面对那一次王座战秀行老师的信心更足。面对保持三冠的挑战者,可以感受到藤泽秀行老师的一股“就你还能赢我?”的气场。第4局勉勉强强赢下来之后,第5局却输得服服帖帖。

  我和秀行老师第一次见面,那时候我还在木谷道场当内弟子。有时候会跟我说:“你来我这里学棋吧”,然后就到了东京代代木的事务所去看看。那时候就对年轻棋手非常疼爱,林海峰老师、大竹英雄老师也经常出没于此。印象中秀行老师是沉浸在围棋中的人,但是后来才发现,这个时候就他一个人是在喝酒的。

  秀行老师以豪放磊落而破天荒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于世,但是对围棋非常真挚。又一次头衔战的前夜,我和林海峰老师下将棋玩玩的时候,作为立会人的秀行老师说:“我在对局前下将棋的时候,围棋我就没有赢过”,让我们不要下将棋。教导我们“你们要集中下围棋”,能体会到这句话的语重心长。

  秀行老师的宿敌坂田荣男老师比我大32岁,我在入门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围棋界最著名的人物,那时候觉得他是我们触不可及的人,但是在和坂田荣男老师交手的过程中,虽然这么说有点不礼貌,但是能感受到一股亲近感。

  坂田荣男老师比我多拿4个冠军,一共拿了64个冠军排在历史第二,而他在过了40岁之后,才开始拿冠军。在大器晚成和任何事都想说两句这两件事情上面,我还挺像坂田荣男老师的。坂田荣男老师也对我非常好,有时候还带我出去喝酒。

  和我同年代的高木祥一九段、酒井猛九段、石田章九段等虽然木谷门下的前辈棋手,但是我和他们也经常出去喝酒。

  这是在我拿到好几个头衔之前的事情,我在日本棋院对局日的周四,回家时间基本上都不会早于其他棋手。我自己的棋局复盘结束之后,会参加其他对局室的复盘,有一种把所有棋局的复盘全部看完才算结束的习惯。在听着各种棋手们的意见来提升自己,这段时间自己也过得很充实。

  那个时候,和我一样留到很晚的就是那3个人,大家都是喜欢围棋的人。然后那个时候保留时间还是6个小时的时期,复盘结束之后时间也到了晚上12点左右。和上村邦夫九段、小杉胜九段等几个喜欢下棋又喜欢喝酒的几个人一起到新宿喝酒,经常会喝到第二天快早上的时候才回家。

  我们边喝边说的话题,还是离不开围棋。作为职业棋手,围棋总是我们离不开的话题,比如会说:“那里如果这么下的话……”之类的,会互相交换意见。特别是以个性派棋手著称,并且有进入过循环圈那三位棋手的独特想法也非常有意思,对我来说还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在这里相识最久的还是比我年长五岁的酒井猛,年轻的时候他就请我参加他家进行的研究会,那个时候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不仅是棋盘上,面对围棋界的未来他也有自己独自的想法。

  我在2006年担任了一年的日本棋院副理事长,那时候酒井猛作为理事的一人来辅助我的工作。现在各大棋战的预选制度当中,也有很多酒井猛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4#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5:52 | 只看该作者
(24) 认识知己,提供舞台



1971年,日本棋院在搬到东京市ケ谷站附近之后,每周都会在2楼大广场上会进行“土曜木谷会”。最多的时候会有100多位棋迷前来参加,沉浸于围棋之乐。我和礼子结婚后,32年间,我们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这个活动原本是我的老师木谷实老师,一开始在东京四谷道场附近进行的小聚会。木谷老师只要看到有业余棋迷来到道场,都会好好接待他们,以至于还会给他们一些小礼物,对粉丝们都非常好。

棋院在搬家之后,正好木谷老师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事实上就已经交给了自己的女儿——礼子来掌管这个活动,1991年在美春夫人逝世后,名字改成了“仁风会”,但是依旧非常受欢迎,作为棋迷聚集的地方,应该是最大规模了吧。其中女棋迷还占据三成左右。

1977年在孩子出生之后,我就顶替礼子成为了这个活动的中心人物。让我在掌管这个活动,本以为对当时还很年轻的我来说是一个重担,但实际上还是很轻松的。

或许,大部分都是通过木谷会认识的知己才让我游刃有余。曾经担任过文部大臣和财务大臣等职务的与谢野馨、大成建设前会长淡河义正夫妇、演员辰巳琢朗、爵士钢琴家山下洋辅等人都参加过活动。特别是与谢野老师,我还对他进行过个别指导。与谢野老师在竞选众院议员的时候,我大概是20多岁。而当时千代田区的区长远山景光和木谷老师关系非常好,然后远山老师就把自己的好友与谢野老师也邀请来参加活动。

与谢野老师的棋非常光明正大,并且进步也很快。水平大概是业余7段的样子,或许是政界棋力最强的吧。

木谷会同时也是实力强劲的孩子们的练习场。在我25岁的时候,我就想过从中培养一些有望成才的孩子们。但是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成为老师的气场,但是身为培养了大量棋手的木谷实老师的义子,我也只好去做了。大矢浩一是我的第一号弟子,之后是大木启司、酒井真树、金泽秀男、河野临、穗坂兰、桑原阳子和我的女儿泉美,一共收下了8名弟子。

以他们为中心,我在1978年发起了“小林研究会”,将其作为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的研究地。我们在国分寺的家临时安家之后,1980年在小金井市买了家,并将自家作为了场地。除了头衔战因为体能的缘故不举行之外,每周一次会和10多人下练习棋和研究棋谱。

刚开始,和我差不多年代的棋手也参加了我的研究会。住在名古屋的山城宏九段特意住在我家里来学棋,然后很快地就进入了循环圈。然后片冈聪九段在参加了研究会后不久就参加了天元战的五番棋。多亏了这些人的成绩,让我的研究会好评如潮。

其中石仓昇九段可以说是异类棋手。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日本兴业银行,原本是一位精英人士,但是决心下棋开始冲击职业棋手。从银行辞职之后,为了参加职业棋手考试,就来到小林研究会学棋。

一个人摆谱也不错,但是能和各种人一起讨论,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很开心,总是能学到东西。当然要准备他们的晚饭之类的,在背后我们做了很多辛苦的工作。不过对我来说,这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是过得非常有意义。

我收的最后一个弟子,河野临是在1991年,他还是10岁的时候。那时候我因为头衔战非常繁忙,在当初还迟疑了一下要不要收他,但是礼子对他评价很高,希望我能收下来,然后就收下来了。现在他也是拿到过天元头衔,成为了我最得意的弟子,但是根据他的实力,我还是替他着急。我觉得河野临还是有能力拿到更多头衔的,希望他继续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7:05 | 只看该作者
(25)礼子逝世,陷入谷底的两年


为了培养年轻棋手,我的妻子礼子提案了名为“凤雏战”的赛事。和月刊杂志《围棋》一起合作,并从1992年开始开赛。该项赛事由16名年轻棋手和排名靠前的16名院生参加,进行淘汰赛的争夺。因为当时还没有院生也能参加的赛事,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很大促进的。

比赛场地是在日本棋院东京本院附近的“高木盆栽美术馆”。身为盆栽爱好者的明光商会创始者——高木礼二先生作为美术馆的馆长,当时去参观盆栽的礼子与高木礼二先生一拍即合,给我们提供了比赛场地。

礼子想要支持年轻棋手的心情,作为丈夫从内心深处感同身受,并且我也很想尽可能帮助礼子。但是随着礼子的逝世,这个比赛最终只进行了9届。但是在这期间,看到了大矢浩一、河野临等年轻棋手们,他们的表现对我也是很有促进。

礼子自己也写过一篇,自己对凤雏战非常用心的文章。那就是写给裁判长梶原武雄老师的感谢信。

“希望凤雏们能像凤凰一样飞翔,相信他们在展翅翱翔的时候,能向全世界,以及向未来发送和平的信号”。

礼子开玩笑地跟我说过:“自己想试试看诺贝尔文学奖”,她确实留下了很多诗句和短歌,留下了很多著作。在这当中很多都是信件。

我在挑战头衔的时候,把守在家里的自己的心情都写在了信中,还有写给肚子里的孩子的信,还给弟子们写过希望他们能好好表现的信,即便只是写给自己的亲属,她写的信也能用庞大来形容。

包括参加过土曜木谷会的棋迷们,一个不落地都用毛笔写下感谢信。正是因为每一句话都感情真挚,用心去写的文章,所以读者们在读完信后深受感动,就此成为了礼子的粉丝。

当然了,交流方式不局限于写信。相信和礼子煲过电话粥的人也不在少数。以她母亲美春夫人为首,只要说起话来,至少1个小时是停不下来的。而每个月的电话费就从没低于过5万日元。

就这样身为中心人物的礼子,却突然遭遇不幸。那就是宣布罹患癌症。1994年11月发现的乳腺癌,发现时已经相当严重了。

听到消息后我不知所措。为什么自己没有发觉我的妻子的情况已经如此严重了……,而我就此很难专注于对局中。

实际上1994年,我的战绩也是直线下滑。年初保持8连霸的棋圣头衔,被赵治勋抢走之后,在夏天,保持了6连霸的碁圣头衔拱手相让给了林海峰老师。我就此退到一冠后,一鼓作气迎接名人战的卫冕战,面对挑战者林海峰老师直落4局成功卫冕。在报了碁圣战的一箭之仇之后,听到了礼子罹患癌症的消息。

让我最痛苦的是1995年8月,当时医生只喊了我一个人,告诉我礼子“还有1年”之后。9月开始的名人战面对武宫正树九段,输得一清二白,时隔11年半回到了无冠行列。

礼子在和病魔的抗争中,虽然文笔稍有影响,但是看不出一丝没有活力的样子。1996年4月礼子逝世之前,她还在考虑参加凤雏战的棋手名单。

这张照片是1979年我的大儿子太平出生不久后的照片。左侧是我父亲的再婚对象チヤ子,在礼子临盆的时候特地从旭川市赶到而来。虽说身为儿子的妻子,但是チヤ子和礼子的关系却出人意料的好。在礼子葬礼是チヤ子对我这么说:“比我妹妹死的时候还要伤心”,这应该是她的心里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6#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7:49 | 只看该作者
(26) 夺富士通杯踏上复活之路



  在礼子逝世之后,看到了一封信。那是1995年我在名人战上丢掉头衔之后,礼子写给我的一封信。在懊悔因为自己的疾病给我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是最后还是留下了一句:“希望你快点振作起来”这样的给予我激励的语言。

  虽然有一段时间没有留下像样的成绩,但是在看了好几次信件之后重新振作精神,集中在了围棋的学习当中。那年我43岁,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变老的年龄,于是开始重新起航。

  直到1997年,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快棋赛鹤圣战中夺得了冠军,又在那年夏天夺得了富士通杯世界选手权的冠军。在中国进行的1/4决赛中,因为受到了食物中毒的影响,脸也肿了起来以至于有一只眼睛都看不见东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艰难赢了下来。之后在东京进行的决赛中,靠王立诚九段的失误捡了一盘棋。

  这是我首个世界冠军。但在那个时候日本围棋已经开始被中韩围棋所压制,这个冠军是日本棋手时隔5年再夺世界冠军,所以我还是非常高兴的。

  然后又在龙星战和早碁选手权中也夺得了冠军。还在名人战上拿到了挑战机会,虽然不敌赵治勋,但是感觉自己的手感已经回来了。而在奖金榜上也回到了第三名的高度。

  1998年自己的个人生活也有了新进展,那就是再婚。而这个缘分,同样也离不开礼子。这段故事还需要追溯到20多年前。

  那时候我们还在国分寺的公寓里开始新婚生活。因为礼子要出演电视节目但是快要迟到了,所以急急忙忙地就出了门,走到一半才发觉自己忘记化妆。于是连忙跑进了在车站附近的济生堂冈田药局。不巧的是药店里没有放化妆品,但是店主夫人善意的一句:“要不我把口红借给你?”。于是礼子就厚着脸皮开始化妆,而他们连镜子都借给了我们,最后礼子也顺利地化好了妆。

  以此为契机,和冈田一家就开始了来往。和他们夫人商量生孩子的事情,在孩子出生之后,礼子也会把孩子交给冈田一家照顾。因为冈田家有1男4女,所以夫人和孩子们就可以来照顾我们的孩子了。后来即便是顽固的老板,他们一家人都成为了礼子的粉丝。

  我的弟弟勋在东京教书,和冈田家的二女儿道子结婚一事,也是由礼子一手计划的。那年礼子让道子穿上漂亮的和服,在我的棋圣就位仪式上让他们俩拉拢到一起。而两人在1988年11月踏入了婚姻殿堂。

  在冈田一家的姐妹中,礼子最喜欢的是她们的小女儿茂代,其实在上一话当中,坐在礼子前面的女生就是她。茂代还就读于药科大学的时候,每周六都会来到位于市ケ谷的日本棋院,来帮我做“仁风会”的前台工作。

  1998年6月,我和比我年轻15岁的茂代结了婚。感觉我们俩就是自然而然地,和冈田一家又成了一组家庭。我的女儿泉美,小时候就和茂代是玩伴,互相称呼对方“みいこ”和“しい姐姐”。再加上今年20岁,现在在早稻田大学的围棋部女儿小林彩,这几个人简直就像姐妹一般。然后再加上在东京的一家公司上班的大儿子太平,大家关系都非常融洽,让我非常欣慰。

  充实的家庭生活,让我的成绩也开始好转起来。1998年秋天从工藤纪夫老师手上夺得天元头衔。1999年年初再一次挑战赵治勋,虽然败下阵来,但是在十段战和碁圣战中,分别战胜了彦坂直人九段和依田纪基九段夺得头衔。

  这是我时隔5年再一次回到三冠棋手。虽然都拿到的是用时较短的一日制的五番棋头衔战,但是在品尝过低谷的我来说,久违地品尝到了什么是成就感。当然了,这也离不开茂代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7#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39:03 | 只看该作者
(27)我和女儿,以及张栩


现在“混双赛”在全球范围已经是固定节目。除了“男女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交替落子”之外,基本上和围棋规则没有什么两样,这是gnavi的创始人泷久雄最先想出来的方案。参加比赛的人有一半必定是女性。“有女性的参与”这样带有普及性质的一面,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出色。

泷久雄的夫人,泷裕子和我的夫人礼子关系一直都非常好,经常都会煲电话粥。因为有了这个缘分,所以在30多年以前,在召开混双赛之前征求了我们的很多意见。

业余的国际赛事是从1990年开始的,而职业棋手的混双赛是从1994年开办,而我作为参赛棋手也参加了很多次。在东京都屈指可数的会场里,召集来很多观众,营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围棋活动的热闹氛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届比赛,我和刚刚成为职业棋手不久的女儿——泉美一起组队参加,并且最终夺得了冠军。决赛是在1996年1月进行的,那是礼子逝世前3个月的事情,那时候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不过在听到我们夺得冠军的消息之后,记得她非常高兴。

能夺冠或许是因为父女之间意气相投的缘故吧。泉美是看着我的棋长大的,但是在她小时候,我因为比赛的缘故非常忙碌,所以教棋的重任就让礼子去承担了。

但是礼子没有亲自去教泉美,而是带她去有很多业余强豪的围棋会所。后来她成为院生,在写老师名字的时候写上了“小林光一”的名字,所以就让她在小林研究会学棋了。

在院生时代,泉美在周末的时候会单程花上2个小时的时间,前往位于千叶县幕张的院生道场学棋。晚上看到我悠闲地在暖炉坐着,回到家的泉美就会慢慢地拿出棋盘,在我面前冷冷地摆上当天自己下的棋。虽然知道她想让我给她提出意见,但是每当我说了两三句之后,泉美听完就“哇~”的哭了起来。有时候也会因此结束摆棋。不过她这么哭,可能不是因为我对她的评价太严厉,而是泉美感受到了自己有多么没本事吧。

当时通过女棋手名额成为职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泉美在成为院生之后,花了5年时间才成为了职业棋手。但是那段时间的艰辛经历,让她具备了足够实力。成为职业棋手之后拿到了10个女流头衔战冠军,在NHK杯上也有上佳表现。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泉美也问过我张栩九段给她出的题。诘棋就是在一个局部中事关棋子生死的题目,这类题目不仅对职业,对业余棋手而言也是提升水平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张栩出的题目难度实在是太高,自己也很难做出来。

后来才知道他们俩人开始谈恋爱了。刚开始好像是在礼子提案的“凤雏战”中认识的吧,这也算是一段缘分吧。而诘棋环节是这个比赛的一个表演项目。另外,我还听到过类似于“小林光一说过,自己的女婿必须要比我强”这么一句毫无根据的话,我自己也觉得很是奇怪。后来我向泉美确认过之后,她说“棋手的话必须要比我强”是自己说的,但这句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

我和泉美之间就下过一盘正式比赛。那是2004年7月,十段战本赛的败者复活战中。其实在那时候女棋手进入七大头衔本赛是非常罕见的事情,而泉美在那年和前一年连续2年都进入了本赛,可以说是一个很难察觉的大成就。

父女对决也受到了很大关注,在狭小的和室里,记者们的长枪短炮都对着前面拍,以至于在位子上下棋也变得很困难。最后那盘棋自己艰难赢了下了,保住了父亲的尊严,但是在布局阶段,直接就把张栩教她的布局给摆了上来,让我下得非常辛苦。不过从那件事,感受到了这对夫妻关系真的很不错,身为父亲的我也放心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8#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40:32 | 只看该作者
(28) 打网球增加体能,打高尔夫增进交流


      25岁的时候想到需要锻炼一下身体,于是就开始了慢跑。刚开始从2公里开始跑,然后没过多久就可以跑10公里了。2天跑一次,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月跑80公里的小目标,然后坚持了6年多。

      然后我就开始打起了网球,1982年我的邻居请我到家附近的网球俱乐部上课,然后觉得特别好玩。然后每次到了下午,就约上几个人一起打双打比赛。一场30分钟左右的比赛,在边打边歇了4场之后一共打了有3个小时。在出完汗之后喝的啤酒那真的是美味。

      然后我每周会去打2到3次网球,如果是挑战手合需要出远门的话,在对局结束之后的一天,自己会比其他人早一些回家,然后快到中午的时候回到家。下午我就可以去打网球了。因为出了汗之后,还能转换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能带走对局之后带来的疲劳感。

      因为我生在旭川市,一直要走长长的雪路锻炼了自己的腰脚,但是在开始打网球之后,觉得整体的基础体力也提升了很多。

      循环圈那种每方6小时的棋,很多时候都会下到深更半夜,特别是到了最后30分钟,一点失误都不能出现的情况下,体能是最重要的。因为体力会关系到最后时刻你会带着多少集中力在棋盘上,这将决定最后胜负的走向。

      1985年,我在对局赛程非常繁忙的情况下,还能拿下名人头衔,很大因素就是在2年前开始打网球,让我的体能得到提升的原因吧。多亏自己打网球,让我在过了40岁之后,还能在头衔战的最前线继续战斗下去。

      我的网球水平,拿围棋来说的话大概就是业余2、3段的样子,所以自己也没参加过网球的业余比赛,但是自己看过几次职业网球赛事。一些世界级球手的比赛,我在代代木体育馆有去看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伊万·伦德尔。虽然没有华丽的手法,但是靠精准的击球接连获胜,这样的风格和我在棋盘上下着平淡无奇手段的棋风非常相似。

      但是后来我停掉了坚持23年的网球,这是因为我经常去打球的网球俱乐部关门了。虽然很遗憾,但是从1990年开始我的网球朋友还请我去打高尔夫,从那时起自己也开始喜欢打高尔夫了。

      当初我每个月会去打一次高尔夫,只是简单玩玩。但是我在2001年有缘成为了霞ケ关乡村俱乐部的一员之后,我就经常去打高尔夫了。这个场地现在已经成为了东京奥运会高尔夫项目的比赛场地,所以场地非常好,然后我最喜欢的就是那边的氛围。

      虽然一直都是那一些成员,但是规定不能交换名片,所以刚开始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完全都不知道。后来随着聊天的深入,觉得他们都是地方级企业的社长,后来才发觉这些人里面有些是上市企业的社长,还有过前几天还在一起打球的人,过了几天就在电视上看到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成为了社长,让我大吃一惊。

      因为下围棋的缘故,自己有机会和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士有交流,虽然自己只是“围棋的专家”,所以在聊天的时候会有一些顾虑,不过打球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杂谈。因为大家都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所以我听他们聊天的时候,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还是蛮开心的。

      后来就谈起“要么下一次也是我们这帮人……”之类的话题,然后就开始安排档期,不知不觉间就连半年之后的日程都安排好了。虽然这一次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不得不中断,但是如果恢复的话,还会回到每周一到两次的频率吧。

      刚刚进入俱乐部的时候,我的成绩还是超出标准杆14杆的样子,然后这个数字缩小到8杆9杆这样的个位数水平,但是最近又回到了两位数。所以我得想办法回到个位数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2

主题

57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28
29#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11:43:03 | 只看该作者
(21) 每天向AI学习



      在我10多岁的时候,很喜欢读《红发女孩安妮》的小说。很多人说这个小说像是少女小说,不过包括它的系列作品,即便我成年长大,还反复读了几遍。

      这是描写一位11岁的女孩子,从孤儿院领走之后,靠着她丰富的想像力,然后快乐成长的故事。这个经历感觉映射了12岁那年从旭川市放到东京道场时的自己,这本书让我远离现实,沉浸在快乐的想象当中。

      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加起来有将近500多名棋手,其中有一大半棋手在职业生涯中没有拿过任何一个冠军就此退役,自己虽然有些大器晚成,但是有幸多次拿到冠军,并在2018年拿到了紫绶褒章。在我年轻的时候,怎么都想不到现在的自己会有这样的成就。

      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才能,但是对围棋的热情,我至少是没有输给任何人。在刚入木谷道场时,早上的摆谱在无意间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自己摆多少谱都不会觉得厌倦,精彩的棋谱哪怕是摆了多少遍,都会让我兴奋不已。

      最近自己在摆AI的棋谱,在网上每天都能看到AI之间的棋,或者是AI和人类的棋谱,这些棋谱其实对我的收获很大。

      因为围棋的落子选项要比将棋要多得多,所以很长时间以来,电脑不可能击败围棋棋手几乎成为了定论。但是在2016年的3月,世界级的韩国棋手不敌AlphaGo这样一个人工智能之后,人类和电脑的立场发生了逆转。此后中国和日本相继开发出了实力强劲的AI,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可以让中国顶尖棋手两子都能赢棋的水平。

      我在摆AI棋谱的时候,想到的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著名棋手,本因坊秀策的棋谱。在避免复杂战斗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就建立起优势,这样高水平的棋局,和现在的顶尖人工智能有相似之处。一般来说,频繁地选择避战或者让步的话,基本上就不能赢棋了。

      强劲的人工智能让我惊讶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能分辨出全盘急所的能力。我们人类棋手会重视每一手棋的过程,但是AI会在每一个局面里击中最重要的急所。在接连选择价值较高的手段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了优势。人工智能下出的超越人类棋感的“惊讶的一手”,让我们毛骨悚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现在以年轻棋手为中心的棋手们都在通过AI进行练棋。我现在每个月都会指导我的两个孙女,张心澄和张心治,但是看她们从AI身上学到很多之后,感觉每天都在进步。而张心澄也迎来了自己的首场比赛,我也是非常期待。

      现在20岁的芝野虎丸王座等年轻棋手,都是通过AI才开始崭露头角。年龄越小,学习能力就越强。某种意义上来说年龄稍大的井山裕太棋圣就稍微吃亏一些,而比他们更加年长的我们,那就更加吃力了。

      但是,在胜负场上是决不能发牢骚的。在我之前,还有形势判断如AI般精准的本因坊秀策。在我的大前辈里面,在67岁那年卫冕王座头衔的藤泽秀行老师,以及73岁还在名人战循环圈,74岁时还进入本因坊战循环圈的桥本宇太郎老师这样的怪物级前辈。所以我在向AI请教的同时,希望自己在棋盘上,还能再爆发一次。(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7

主题

6887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654
30#
发表于 2022-4-18 12:45:01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的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 22:46 , Processed in 0.2446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