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春节的仪式感,压力全给到这个省

[复制链接]

884

主题

1053

帖子

374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1:3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西老表这几天的地位,用十个字形容,就是: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
  一边是游学团的广西孩子们被热情的尔滨呵护备至,“砂糖橘殿下”所到之处,有什么稀罕物件统统都给抬了出来。
  尔滨拍拍胸脯对广西老表说:孩子交给我照顾,你就安心在广西剪砂糖橘吧。

  

  △脚不沾地的小砂糖橘们。(图/央视新闻)
  一边是留在家乡果园的广西老表,每天忍受着“网络周扒皮”们的“压榨”:
  “快点剪砂糖橘啊,都等着吃呢!”
  “不必那么辛苦,要劳逸结合,一天剪23小时就行了。”
  “能不能发明一种头盔,检测到你10秒没剪砂糖橘就放电啊……”
  全国各地朋友迎春节的这点仪式感,全压在广西老表身上了。

  

  △忙碌的广西老表。(图/广西新闻频道)

  

  广西砂糖橘,
  年货圈真正的王者
  “砂糖橘!10块钱3斤,不甜不要钱!”
  这声充满自信地吆喝,是中国人都懂的年味密码。
  每年当一筐筐砂糖橘在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地摊占领高地时,就知道差不多该过年了。
  三十的祝福可以不多,初一的鞭炮可以不响,但是整个春节,砂糖橘绝对不能断供。

  

  △看到橘子山就知道是要过年了。(图/小红书@麻将,已获授权)
  大概没有一个水果如同砂糖橘一样,统一着全国各地的年货市场。
  炫砂糖橘、烫头、嗑瓜子一起并列为雷打不动的过年三件套。
  而广西作为全国砂糖橘的最大产区,承包了全国近1/3的砂糖橘供应。
  2022年砂糖橘的种植面积是325万亩,总产量是684万吨,相当于够全国14亿人每人分10斤。

  

  △春节限定的精致下午茶。(图/小红书@纯溪,已获授权)
  百万吨的产量背后,是广西果农们忙到剪刀冒烟。
  一名采摘工人平均每天采摘8~9个小时,大概能采摘300公斤砂糖橘。
  而对于广西老表们剪砂糖橘的效率,远方吃橘心切的网友们是永不知足。
  “冒烟是剪刀的极限,不是你的极限。”

  

  △我知道你很累,但你先别累。(图/小红书截图)
  压榨的语气像极了自己那个天天花式PUA员工的老板:
  “剪冒烟了暖暖手,不冷了就多剪一会儿。”
  一口一个老表叫着,却只记得叮嘱“老表干活细致点,杆杆别剪太长,会把橘子皮戳破还压秤。”

  

  △(图/小红书截图)
  关于砂糖橘,有一个定律:一旦开炫就停不下来,没有一袋砂糖橘能活到第二天。
  “砂糖橘是上午买的,手是中午黄的,三斤砂糖橘是晚上没的。”
  从剥皮到下肚,整个流程不过10秒钟,哪怕聊着八卦,也能腾出空档一口一个咔咔炫。

  

  △守着家门口两棵砂糖橘树,吃成“小黄人”的网友。(图/小红书@干饭小金刚,已授权)
  全国人民对砂糖橘风卷残云般的爱,让广西老表不得不负重前行。
  即便广西老表承诺,回家吃口饭就回来接着剪,似乎还是赶不上外省人炫的速度。

  

  △《贴心》《我哭死》。
  “你怎么不直接带饭,还要回家吃啊?多浪费时间。”

  

  △不仅要求老表加班加点,还要情感投入。
  当然,网友们如此自信地大规模催收砂糖橘,还得得益于它的确实惠、供应量大,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顶流水果。
  不知什么时候起,“水果自由”成了“财富自由”的一个分支,其他顶流诸如榴莲、车厘子,都给普通消费者设置了自由门槛:
  送礼可以,自己吃吧……真得犹豫一下,就算花钱买,也是生怕一不小心装多了,钱包大出血。
  而砂糖橘不一样,它在旺季的价格一般在6~9元/公斤,不用家里有矿,也能以筐为单位地囤。

  

  △(图/微博@名场面All)
  性价比胜过一切营销,光是便宜好吃这一点,就足以让砂糖橘再在年货顶流之座上待个五百年。

  

  △一筐20的砂糖橘。(图/小红书@秋秋学姐在大理,已获授权)
  全网都在监督广西老表加快输出,把砂糖橘价格再打下来一点。
  可是砂糖橘在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种植,为什么过年加班的重担,偏偏落在广西老表头上?

  

  △“老表,砂糖橘价格怎么还没打下来,是你工作不够努力吗?”
  答案很简单:天时地利。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降水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宜耕期长。
  可以说砂糖橘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广西都是顶配。
  你永远不用怀疑广西砂糖橘会打甜蜜素,因为它本来就很甜。

  

  △光是桂林的砂糖橘相关企业,就高于其它任何一个省的砂糖橘相关企业总和。(图/企查查)
  由于广西山区气温较低,砂糖橘成熟期略有延迟,刚好在11月底~次年2月。
  有些地区还采用特殊盖膜防寒“三避”技术,将成熟期延长至次年3月上旬,完美覆盖春节前后。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砂糖橘可不就得指望广西老表。

  

  △“砂糖桔之乡”荔浦盖膜种植的万亩砂糖橘。(图/荔浦文化旅游)

  

  中国最“甜妹”的省,
  你想象不到
  在催促广西老表剪砂糖橘的评论区里,还有另一种声音:
  “别太累了老表,砂糖橘一天剪20个小时就行,剩4小时砍点甘蔗。”
  这场令人心寒的“果园PUA”背后,透露着另一个关键信息:
  作为名副其实的“水果王国”,“甜妹”广西,真不止砂糖橘。

  

  一月有武鸣沃柑、火山岛香蕉,二月有大青枣,三月田林三月李正当季;
  四月的菠萝,五月的荔枝,六七月的芒果火龙果不能错过;
  八九十月黄皮果、恭城月柿、沙田柚接连上市,十一月的融安金橘又能立马接上。
  来广西吃水果最好的季节,是一年四季。

  

  △广西一大学校园结满水果学生随便吃‍。
  在水果生产这块,广西无淡季没瓶颈。
  2023年,广西水果产量超300亿公斤,连续第六年居全国第一,相当于每年可供应每个中国人40多斤水果。
  水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相当于平均每3个广西人就有一亩果园。
  全国的果树品种,有七成能在广西种植,甚至你印象中的“北方水果”,广西也能拿下:
  不少人以为,柿子挂满枝头是河北、陕西、山西才有的景象,实际上广西柿子产量全国第一,全国有1/3的柿子来自广西。

  

  △在广西,是会“天上掉水果”的。
  几乎每个市,甚至市下辖的区、县、乡、镇,都有特产水果。
  如桂林市荔浦县的砂糖橘、南宁市武鸣区的沃柑、百色市田东县的芒果、崇左市上龙乡的西瓜、玉林市凤山镇的杨梅……
  有人调侃,要是一个广西人拿你当朋友,一定会在各个季节都问候你一句:
  “家里寄果了,给你一箱。”
  量大,同时也意味着便宜。
  兜里揣着10块钱的你,也许只能在楼下便利店买一小盒果切,还得提心吊胆生怕是烂果做的。
  但是在广西,直接让你实现水果自由。
  火龙果10元70个、西瓜10元3个、金煌芒10元4斤、菠萝蜜10元2盒、百香果10元1袋……

  

  △曾经上热搜的10元70个火龙果(图/广西新闻频道)
  平时望而却步的金枕榴莲,这里能把价格打到38一个;
  “葡萄界的爱马仕”阳光玫瑰,地摊上也被标成:“阳光没贵”8元/斤。
  这一刻,全国人民都在寻找一个失散多年的广西朋友。

  

  △“10元3斤”是外省人的梦想,却是广西人的底线。

  

  广西不大,创造神话
  广西不大,话题不少。
  这里除了盛产水果,还盛产网络热梗,隔三岔五就能在热搜榜找到广西的身影。

  

  从一场广西婚礼传出来的科目三舞蹈,在海底捞的助推下,已经丝滑摇向国际。
  世界拉丁舞冠军、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英国芭蕾舞团、杨丽萍舞蹈团队都在演出中跳起了科目三。
  秦始皇可能也想不到,真正实现统一世界梦想的,是广西老表和他们的科目三。

  

  △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在谢幕时跳起“科目三”。(图/环球网)
  顺着科目三往上数,广西人的科目二“嗦粉”,同样嗦出了传奇。
  柳州螺蛳粉让无数年轻人上瘾,网红美食火过一茬又一茬,只有它销量还遥遥领先。
  热爱螺蛳粉的人都懂它的浪漫:臭了全世界,只愿香你一个人。

  

  △《乘风破浪》中,张柏芝不顾第二天肿脸也要吃碗深夜的螺蛳粉。
  科目一唱山歌,从广西大山唱到了所有年轻人的耳边,吹起一阵想放假的风。
  每年的三月三,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放三天假。

  

  △在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请假理由或许都可以是“上学/上班暂停,我们村没我唱山歌会输”。(图/广西共青团)
  活在山歌传奇里的女人刘三姐,走出广西,走进了年轻人的表情包库。
  那句“你发癫,人家问地你答天”至今仍是互联网最强嘴替,怼人当如刘三姐,嬉笑怒骂之间绝不精神内耗。

  

  △(图/电影《刘三姐》)
  广西人用来装酒的白色塑料罐,一度被网友戏称为“广西公文包”
  去广西人家做客,你总会不自觉放下戒备。
  先是“就聊聊天,也不是非要你喝”,再接不喝没关系,倒点压压杯”,紧接着还有“自家酿的没什么度数,吹吹风就没事了”
  结果,酒是初一喝的,人是初三醒的,觉是在田里睡的。
  虽然酒是什么味,多数人喝完已记忆模糊,但你要知道,当一个广西人掏出25公斤的“公文包”招待你时,已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

  

  △当一个广西人开始说以上台词时,就要开始警惕了。
  广西口音更是生产爆梗的热土,不仅包揽了视频平台的大量AI配音,还造出了不少家喻户晓的网络热词。
  2016年,一位广西网友失恋求安慰时的一句“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是互联网热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火爆程度能与之匹敌的,是2019年一位广西外卖小哥吐槽算命先生的:“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无论是简单快乐的歌舞、酸爽过瘾的美食,还是魔性传神的方言梗……每个互联网赛季,广西都在稳定上分。

  

  △(图/微博)
  频频出圈的“爆梗”体质背后,是广西人随性、松弛、开朗的快乐基因。
  看似略带自嘲的“土味”狂欢,实际情绪价值满满。除了广西老表,谁能忙到剪刀冒烟还有心情跟你玩梗。
  但广西创造的,远不止流量神话。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北海银滩。(图/北海市旅游文体局)
  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徐霞客,在60余万字《徐霞客游记》中,把1/3篇幅留给了记述游历广西的《粤西游日记》。
  我们就知道,这片土地一定美得不简单。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漓江。(图/unsplash)
  全国人民大概都是在上小学时,就凭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对这片土地有了风景如画的遐想。
  齐白石就最爱画桂林山水,他说:“我在壮年时代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
  离开桂林几十年后,齐白石还是感慨:“画山水,到了广西,才算开了眼界啦!”

  

  △齐白石画过的独秀峰。(图/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更别说广西“甜妹”的表象背后,还有坚韧、乐观、热情的底色做加持。
  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广西的奔放热情和乐天,离不开各族风情的滋养。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是广西民族风情“四绝”,唱、跳、吹、斗、踩五大元素则构成了广西独特的民俗文化。
  歌舞游艺的民俗数不胜数,也让快乐的因子渗透在广西的每一个角落。

  

  △广西人的隐藏技能
  他们永远能找到唱歌、起舞的理由,将任何一个平淡、甚至辛苦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电影《刘三姐》里,受尽地主欺负压迫、死里逃生的刘三姐,流落江边仍在唱:
  “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
  不加粉饰的胆气、直白的歌词,折射出的是广西人的乐观、勇敢、不屈不挠。

  

  △(图/《刘三姐》)
  “广西不大,创造神话”真不能不服——
  至少过年之前,你不能不服,不然你们省将痛失砂糖橘品尝权。

  

  △冒犯砂糖橘的下场(图中声讨的罪行是“吃砂糖橘蘸辣椒面”),不过怎么还混进来一个想吃“煲福建人饭”的广东朋友。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砂糖橘开玩笑。”
  最后,夸了广西这么久,我的IP地能获得砂糖橘的优先发货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5 12:29 , Processed in 0.2349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