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手枪发展史,从54式到92式,其中一款世界排名第五!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134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01:0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陆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几乎在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中被悉数消灭,但是大量潜伏下来的敌特破坏分子却在暗中威胁着年轻的人民政权。面对新的斗争形势,年轻的共和国却在装备上遇到了“麻烦”。当时人民公安的人员大多从野战部队转隶而来,使用的武器大多来自作战缴获,型号不一口径规格各异。这些武器虽然在革命战争中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但是在反敌特破坏的斗争中这些武器就显得不那么实用了。


  54式7.62毫米手枪由苏联轻武器设计家托卡列夫设计、图拉兵工厂生产的TT-33手枪是一支誉满全球的名枪,许多国家不仅装备和使用,而且大量仿制,由于该枪结构简单紧凑,性能良好,使用方便,更换枪管后还可发射9毫米普通弹或0.38英寸(9.65毫米)超级型枪弹,成为多用途手枪,通用性能极佳。
  1953年国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国产枪械仿制工作开始走上正轨,中国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了对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尤其对51式手枪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改进。
  比如:改进握把形状,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军人的手形。到195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国产1954年式7.62毫米手枪,随后该手枪便开始在部队中大量装备。54式手枪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军队中列装的第一种手枪,它的列装宣告了我军装备''万国牌''手枪历史的结束,为国产手枪的发展掀开新的一页。54式手枪先后装备了中国军队和警察系统.


  中国六四式7.62毫米手枪,1964年式7.62mm手枪(简称64式手枪)是我军及公安、武警、司法和安全保卫部门广为装备使用的自卫武器,该枪以其小巧轻便、外形美观、便于隐蔽携带、易于维护保养、射击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优点而广受各方青睐。因该枪曾是配备我军高级指挥员和外交使节的自卫武器,并可作为礼品赠送国外要人,故爱称其为“将军手枪”。64式手枪主要配发高级军官和警察
  64式手枪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支手枪,于1964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该枪在设计时,既强调要满足武器内在的性能要求,又特别强调要满足外在的形式要求。


  国产的67式微声手枪,67式微声手枪采用整体式消声器和发射专用的微声手枪弹,为提高消声效果,该枪的操作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手动;另一种是半自动。前者需以手动向后拉枪机框完成开锁、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抽壳、抛壳及后坐到位。在复进时,枪机框依靠复进簧储备的能量复进推弹入膛,完成闭锁和复进到位。此时枪机框复进到位会产生撞击声。由于同样的复进动作亦能以手推方式完成,故可避免枪机框复进到位的撞击声。射手通过操纵枪机框上的变换块,使枪闩与枪机框获得不同的运动联系,就可使手枪呈现非自动刚性闭锁或半自动惯性闭锁两种状态。
  处于非自动射击状态的微声手枪,在完成一次发射后,必须以手动方式完成再装填,方可发射次发枪弹。而半自动射击状态的微声手枪,无需手动,只要在完成一次发射、松开扳机后,再次扣压扳机即可发射次发枪弹。由于射击时没有自动机构动作及提高了闭气性能,因此消声效果更佳。
  当手枪处于半自动射击状态时,枪机框与枪闩结合成一体的自动机,以自动机质量完成手枪的惯性闭锁。其自动方式则为自由枪机式,完成后坐时的开锁、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抽壳、抛壳及后坐到位。其复进时各机构的相互作用,只能依靠复进簧储备的能量来完成。也就是说,手枪自动机的整个工作循环是由火药燃气的后坐冲量自动完成的。但这主要是完成了自动装填。


  1976年济南军区修械厂研制成功一种小型手枪,定名为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77式手枪。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二种手枪,主要配备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惯性闭锁,击针平移式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和到位保险。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利用该机构可实现单手装填枪弹或单手排出瞎火弹,提高了手枪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由于该枪设计独特、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单手装填射击,因此深受部队的青睐,同时也引起国外同行的注目。


  84式7.62mm微型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与研制的一种手枪,专门配备于各种警卫、保卫人员,用于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单动式发射机构,可发射三种手枪弹,并对周围设施不会造成破坏,如在飞机上实施反劫机行动。当使用专用枪弹时能打穿劫机者的头颅,却不能击穿机上的蒙皮和玻璃窗。发射7.62毫米84式微型手枪弹,初速200米/秒。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是为了代替原装备的54式手枪而研制的。该枪分为5.8mm和9mm两种口径。92式手枪性能比之于以往大幅度提高,尤其注重人机工效设计。与国外同类手枪相比,该枪虽然在工艺和寿命上还有差距,但却很适合中国人的手形。是世界十大手枪中排名第五的手枪。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共有两种不同口径的型号,研制这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是由军方使用部门提出的,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交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5.8mm手枪及其枪弹完成设计定型。92式手枪系列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区别之处只是9mm手枪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mm手枪没有;9mm手枪扳机护圈前有防滑凹陷,5.8mm手枪扳机护圈外形圆滑过渡。相比92式5.8毫米手枪,92式9毫米手枪后坐力明显偏大,射击精度也比较低。但92式9毫米手枪最大优点是:握把舒适,自然指向性好。握把上小下大,虎口弯处两侧面较薄,不易脱手。


  目前世界各国班用武器实现了小口径化(俄罗斯是5.45mm口径,西方各国是5.56mm口径,中国是5.8mm口径)。但军用手枪是否也要走小口径化的道路?根据创伤弹道学的研究成果,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装备部队势在必行。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军队装备了5.45mm小口径自卫手枪。据报道,西方也在研制5.7mm小口径手枪,但尚未装备部队。我国开始研制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的时间比较早,自1994年开始,经过7年的技术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寒区、热区、盐雾区试验,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 20:51 , Processed in 0.2464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