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文如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桐城大将刘棣怀》

[复制链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1:58 | 只看该作者
抗战期间,远走我国西南一带的围棋名手计有三名,刘棣怀为首,其次是冯振与张恒甫,这两人棋力大约比刘棣怀差一先以上,当时棋界称他们为“西南三杰”。
  
  
在推广棋艺上,刘棣怀除了不断传授技术外,又考虑到围棋、象棋原是一家,便特地写信给远在衡阳的朱剑秋,邀他前来开展活动,这种患难中建立的友情,使朱剑秋深为感动,不久重庆的围棋、象棋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940年间,在以刘棣怀为代表的48名棋手共同发起下,成立了“中国围棋总会”。为了便于筹款和扩大社会影响,由当时任“赈济委员会”委员长的许世英挂名担任会长,会址社在重庆江门一带。
  
  
“中国围棋总会”创于抗战时期,设备比较简陋,但在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特定局势下,它提出以“发扬国粹”为棋会宗旨,这多少体现了爱国棋手的意志。总会又拥有象刘棣怀这样众望所归的国手,具有相当的号召力。不久,江西等地在过惕生等棋手的推动下,也相继成立了“中国围棋总会江西分会”。
  
  
刘棣怀的精湛棋艺受到重庆棋手们的一致推崇,但他本身职务未定,生活终究得不到保障。棋手们便介绍他进入教育部充当一名抄写文书的办事员,暂时有了固定薪金,可是办事员待遇偏低,碰上物价飞涨的国难年头,难免手头拮据。这期间,他通过对局,无意中结识了当时36军的师长虞绍卿。
  
  
虞绍卿爱下围棋,他对刘棣怀的棋艺推崇备至,便让他在36军中挂名担任“参议”。刘棣怀平时不必上班,虞下棋时就顺便把薪水带来,这笔收入使刘棣怀全家暂时缓了口气。无奈好景不长,“参议”仅当了两个月,虞绍卿随军转移,刘棣怀全家的生活又一次陷入困难的境地。
  
  
1942年间,日本棋手濑越宪作一行来访上海、南京等地,他们曾赠送我国一批棋手段位称号。刘棣怀与顾水如、雷溥华、王子晏、魏海鸿、张澹如被授予“四段”。此时刘棣怀寓居重庆,当然不可能参加沦陷地区的围棋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2:11 | 只看该作者
好歹熬到了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就在这一年秋天,刘棣怀经任“重庆引水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燕谋的介绍,调入该会担任“科员”,薪金比在教育部时大有提高。至1946年刘棣怀随该会迁往南京,旋又迁至上海。
  
  
到了上海,刘棣怀会见了许多历尽沧桑的老棋友,彼此嘘寒问暖,真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在抗战的岁月中,一些颇有才气的中青年棋手相继凋谢,其中有刘棣怀十分赏识的扬州棋手汪芍亭、上海余孝曾,均年方30余岁,另有青年棋手宋温善,也因意外事故殁于避难途中。
  
  
随着岁月的消逝,上海棋界的阵容也有巨大变化,张澹如、王子晏等名手已先后退出棋坛。于是资历最深的顾水如与刘棣怀并峙为棋坛盟主,另有魏海鸿与福建籍棋手陈藻藩,在棋界也有较高声誉,以上四人当时被称为“四棋家”。
  
  
此间,上海中青年棋手进步尤为显著,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当推过惕生、胡沛泉、董文渊等。过惕生早在30年代已与国内一流棋手如潘朗东、吴祥麟等争胜,但遇到顾、刘等最强棋手尚有明显差距。抗战胜利后,过惕生棋理愈明,1948年间,在刘棣怀让过惕生先相先的
6局棋中,过胜三负二和一,晋升至互先。这一战绩标志着过惕生终于步入国内最高水平棋手之列。胡沛泉早年在北京即有“神童”之目,30年代移居上海,被认为是“国内名手中第一快棋”,旋赴美国留学约八年,归国后在上海棋界十分活跃,他与刘棣怀对局亦多,当时水平比刘棣怀约差一先。董文渊围棋、象棋皆优,40年代初期开始崭露头角,他绝少看谱,全靠对局时随机应变。据说刘棣怀在相当一段时期中特别赏识董文渊的才能,屡次与董对局。可惜董自幼缺乏教育,沾染了不少旧社会的习气,后来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1947年秋,“引水管理委员会”结束,因棋友陈伯庄(曾担任粤汉铁路完成委员会委员长)在铁道部颇有势力,便推荐刘棣怀至上海铁路局总务科担任文书工作,每月工资约一百多元,使刘棣怀一家暂时能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这期间他开始注意创作,曾讲评全部清代棋手范西屏、施定庵所谓“当湖十局”棋谱,刊于《铁道杂志》,一时颇有好评。
  
  
由于此时张澹如闭门谢客已久,上海围棋活动的中心便转移至成都路一带的“品芳茶楼”。这是一座木质结构的旧式楼房,楼面宽敞,足可容二三十桌围棋,但此处来人庞杂,不是高手切磋棋艺的理想场所,于是在顾水如等名手的倡议下,发起“星期棋会”,嗣后,得到围棋爱好者李德之、徐润周、赵云浦、陆成爻、李倜夫、丁渠清等积极响应。他们采用轮流坐庄的办法,邀请上海高手至宅中对局,并经常悬有彩金。此种形式,在当时有利于围棋水平的提高。刘棣怀是对局数量最多的高手,所以他既是“品芳茶楼”的主将,又与上述围棋爱好者经常交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2:25 | 只看该作者
1949年 5月,上海解放,这座全国最大的城市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
  
  
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围棋这门“小道”,何时才能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呢?但世道变了,人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上海围棋活动日渐活跃了,除了“品芳茶楼”外,“襄阳公园”与延安路上的“延安棋室”也先后辟为棋艺交流场所。
  
  
这时期刘棣怀对局流传极多。暂且不论他下了多少指导棋,单从他与国内名棋手进行的“升降棋”、“比赛棋”来看,数字也颇为客观,例如:
  
  
1949年 7至 8月,让胡沛泉定先 6局升降棋,胜四负二。
  
  
10月至11月,与过惕生分先 6局升降棋,各胜三局。
  
  
1949年12月至1950年 2月,刘棣怀、过惕生再次举行分先10局升降棋,弈至第六局,刘胜五负一。后四局过惕生受相先,过三胜一负。
  
  
1950年 5月,王幼宸从北京移居上海。王幼宸早在民国初年已入北方高手之列,但因对局机会较少,与国内最强棋手在水平上还有差距。王幼宸到上海后,立即与刘棣怀进行20局升降棋,由刘让王定先开始,弈至第十四局,王胜九负五,晋升至受先相先。王幼宸精神矍铄,对局态度异常认真,晚年棋艺愈进,成为刘棣怀在上海的主要对手之一。
  
  
为了棋艺交流的方便,此时上海棋手深感应建立如实反映中国棋手实力的“段位”制度。于是棋艺爱好者便自发地拟定规章,公推刘棣怀为“标准四段”,即以刘棣怀的棋力为准绳,来衡量其他棋手水平的高下,大致是:凡刘让先相先的棋手,可授予三段称号;凡刘让定先的棋手,可授予二段称号,其余可由此类推。
  
  
例如:1950年10月至11月间,刘棣怀让胡沛泉定先下“试验棋”六局,各胜三局,胡沛泉被授予二段称号。
  
  
1951年 4月间,刘棣怀让过惕生先相先下试验棋六局,仅至四局,过胜三负一,被授予三段称号。
  
随后,再由已经获得段位的棋手分别下“试验棋”。不久,王志贤、林勉、陆成爻、李德元等多名棋手均先后获得段、级称号。这一制度虽然创自群众,但得到当时棋手的承认。接着,南京等地也制订了相仿的段、级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2:40 | 只看该作者
1951年间,上海举行春季及秋季围棋比赛,参加者有刘棣怀、王幼宸、过惕生、胡沛泉、王志贤五人,结果王幼宸战绩优异。9 月,王幼宸晋升四段,刘棣怀与王幼宸之争开始引人注目(过惕生未及赛完即赴北京任职)。
  
  
约1951年夏季,刘棣怀所属单位上海铁路局决定调刘棣怀到内地工作,刘棣怀不愿携带家眷外迁,更舍不得多年来与他朝夕相处的上海棋友,经斟酌之后,他辞去职务,回到茶楼继续从事对局。
  
  
当时向刘棣怀求教的棋手很多,刘棣怀也参加了由棋艺爱好者组成的“段、级位混合赛”。但如果连中国最高水平的棋手,也只能长期出入茶楼“蹲点”而无法安排合适的职业,那末,围棋振兴的希望也就微乎其微了。幸亏当时上海有一位十分关心围棋命运的领导人--陈毅市长。
  
  
陈毅同志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已经爱好围棋。后来在长期战争岁月中,他对围棋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解放初陈毅担任上海市长,不久,他结识了一位上海棋界的老前辈杨寿生。
  
  
杨寿生是清末名手杨士珊的弟弟,自幼能弈,他家有恒产,收藏的围棋扇子与珍贵棋子在上海相当出名。杨一生喜欢观看棋战,他阅历既深,对上海名手的状况也了如指掌。正是这位杨寿生,把刘棣怀棋艺高超以及失业在家的情况一一告诉了陈毅。
  
  
1951年底,陈毅派工作人员去看望刘棣怀,并送去了 100元钱。上海市长亲自关心老棋手的生活,直至今日,刘棣怀的亲属还满怀敬意地谈论着这件事。
  
  
几天后,陈毅邀请刘棣怀、杨寿生共同进餐,随后,又派人与上海文史馆联系,介绍刘棣怀进入文史馆。及至1953年,文史馆破例接收未满60岁的刘棣怀为文史馆馆员。
  
  
后来陈毅调北京任国务院副总理,当他路过上海时,还经常约刘棣怀前去对弈、共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2:56 | 只看该作者
1954年间,刘棣怀曾应“北京棋艺研究社”之邀,北上与在京名手过惕生、金亚贤、崔云趾、雷葆申等互先对局,此时过惕生棋艺已公认为北方第一高手,从此他与刘棣怀并称为“南刘北过”。金亚贤的棋风豪迈善战,擅长歼击,与刘棣怀以“治孤”见长的风格不同。棋界传有两句谚语:“一子不舍刘大将,满盘追杀金亚贤。”所以刘、金之战每每现象环生,令人目不暇接。
  
  
当刘棣怀进入上海文史馆时,顾水如因年龄稍长,已先一步成为馆员。顾、刘二人从年轻时期便常在一起切磋棋艺,后来成为长期并世的棋家,但自他们成名后,很少互相对局,一般偶然公开下二局或四局,总以平分秋色告终。在那棋手命运沉浮不定的旧中国,最强棋手之间或许有必要保持一种“平衡”。
  
  
到解放后,刘棣怀主要坐镇“品芳茶楼”,迭克群雄,被公认为棋界的强者;而顾水如则常去“延安棋室”,此时他绝少下对子棋,也使人感到高不可测。按当时社会风尚,鼓励各家毫无保留地公开技术,经动员后,顾水如同意与刘棣怀分先下二局棋。对局前,刘棣怀还以为按过去双方下棋的“老规矩”,不料这次顾水如全力以赴,一举连拔二城。
  
  
1955年
2月,上海市文史馆主办“上海围棋友谊赛”,这是解放后上海首次由政府机关出面组织的一场大赛。刘棣怀、顾水如、魏海鸿、王幼宸、汪振雄此际都是文史馆员,另有名手董文渊、曹钧石、林勉、王志贤、陈修崇等,可谓群英荟萃,济济一堂,比赛气氛紧张激烈,对局记录从文史馆直至“品芳茶楼”四处传递。4
月初,比赛成绩全部揭晓:魏海鸿荣获第一,刘棣怀第二,王幼宸、董文渊并列第三,曹钧石第五。此战顾水如发挥不太理想,胜四负五,与汪振雄、林勉并列第六,他负的五局中,也包括了刘棣怀回敬他的一局。
  
  
经过这一场较量,刘棣怀的实力又一次得到棋界的公认;顾水如到底上了年纪,感到力不从心,他向来对培养青少年棋手十分热情,便从此不再参加比赛。此后,顾、刘之间的关系也渐渐缓和,刘棣怀空闲时也到“延安棋室”与顾水如相聚。
  
  
1955年后,我们兄弟(我和哥哥赵之华)经常去“品芳茶楼”。那里聚集了许多上海知名棋手,指导我们对局的除刘先生外,还有汪振雄、王幼宸、魏海鸿、王志贤诸先生,其中刘、汪两位先生对我们帮助尤多。刘先生传授棋艺热情耐心,一丝不苟,每有空闲,就主动招呼我们对局。其实,我们这些少年棋手在追随刘先生之前,都早已从师学弈,而刘先生对此是毫不介意的。
  
  
据我所知,此间唯一奉刘先生为师的少年棋手只有无锡的陈锡明,记得他初从刘先生学弈时,曾师生合影,留为纪念。但即便是陈锡明寄居上海期间,刘先生也从未给予任何特殊照顾,他对待少年棋手一视同仁,不分门户,无私地传授棋艺,作为一位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国手,胸襟是颇为豁达的。
  
  
在“品芳茶楼”中,一般棋手都有自己习惯的活动“地盘”。或许由于棋手们对刘棣怀特别尊重的缘故,他的对局总被安排在茶楼中央一带进行。在这里,与刘棣怀交情莫逆的当推汪振雄先生,他比刘棣怀小5
岁,颇有文才,棋风柔和明快,为人风趣而爽直,待朋友很讲义气。汪有时也会用诙谐的语言指责刘棣怀有些着法“霸道”,对此,刘棣怀只是和蔼地一笑了之,看来对汪的见解他心中还是默许的。据说汪振雄在棋艺成长过程中,刘棣怀对他帮助不小;而刘棣怀平时较少写作,因此也十分钦佩汪振雄在文字方面的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3:10 | 只看该作者
至50年代中期,刘棣怀等老一辈棋手感到普及围棋知识的重要意义。刘棣怀便与王幼宸、汪振雄、林勉等名手合作,编写了一套丛书,计《怎样下围棋》、《围棋定式基本知识》、《围棋布局初步》、《围棋中盘战术》、《围棋官子知识》等五册。这套丛书由浅入深地系统介绍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和战略战术,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
  
  
1956年底,刘棣怀赴北京参加“全国围棋邀请赛”。
  
  
1957年 8月,上海市举行规模较大的首届全市围棋比赛,共80人参加。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进行,结果刘棣怀艺冠群雄,夺得冠军。紧接着,刘棣怀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围棋比赛,这一次刘棣怀出师不利,他虽然战胜了主要对手过惕生,却失手负于江苏名手陈嘉谋与安徽青年棋手黄永吉,屈居第三名。
  
  
1958年间,刘棣怀再次夺得上海冠军。11月,他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刘棣怀重振旗鼓,显示了“南刘”的实力,以七胜一负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王幼宸、过惕生获二、三名。
  
  
全国比赛结束后,上海市体育宫成立“围棋集训队”,刘棣怀、王幼宸及少年棋手陈祖德被选入队,不久,又调入魏海鸿、汪振雄和少年吴淞笙。在刘棣怀、王幼宸等前辈国手的悉心辅导下,陈、吴棋艺迅速进步,后来他们成为我国第一批九段棋手。
  
  
1959年,围棋被列为第一届全运会竞赛项目之一。9 月,围棋决赛在北京举行,刘棣怀以刘胜一负的成绩再次夺魁,他创造了62岁高龄荣登全国冠军宝座的记录。
  
  
第一届全运会后,上海棋社创办了解放以来第一家围棋定期刊物《围棋》,刘棣怀、顾水如、曹钧石、徐润周、林勉等老一辈棋手都参加了月刊编辑工作。月刊中有关技术方面的稿件均由刘棣怀最后负责审阅,他工作认真细致,使《围棋》月刊的质量得到保证。后来他又担任了《围棋》月刊的副主编。
  
  
1960年 6月,在陈毅同志与日本自民党顾问松村谦三的共同倡议下,迎来了首次日本围棋访中代表团,代表团由濑越宪作(团长,名誉九段)、桥本宇太郎(九段)、坂田荣男(九段)、濑川良雄(七段)、铃木五良(六段)5 人组成。此时中、日围棋实力悬殊,因此赛前商定由中国棋手执黑先走,尽管如此,双方仍显得几乎不成对手。
  
  
在全部三十五局比赛中,我国棋手负三十二局,和一局,仅胜二局,真是一场惨败!但由此也反衬出其中“二胜”确实来之不易。这所胜的二局都是6 月14日在上海进行的。其一是王幼宸胜日本濑越宪作名誉九段一子,另一局就是刘棣怀与濑川良雄七段之战。
  
  
这局棋堪称是刘棣怀后期的代表作,直到今天,当我们回顾这场激战时,仍能感到全局波澜迭起,生机流动。此局刘棣怀在布局阶段已占有较多实地,面临濑川的竭力反扑,刘棣怀显得胸有成竹,充分发挥“耍大龙”的绝技,左冲右突,将白方包围圈捣得千疮百孔。双方激战近 200着,濑川眼见水尽山穷,棋势破碎,只得推枰中盘认输,中国棋手在对子条件下终于第一次击败日本七段高手。
  
  
局后,濑川良雄对这位年已63岁的中国棋家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3:38 | 只看该作者
自从首次中日围棋比赛过后,刘棣怀显得有些步履蹒跚了。尽管他在对局时,还是那样勇往直前,那样充满着自信,可是,作为竞技项目的围棋,每当两强相遇,进行激烈抗争之际,一个棋手的才智、精力、耐力总会无可掩饰地表现出来。此间,刘棣怀的漏算情况有所增加,一向较高的胜率,也开始起伏不定,他的健康状况明显呈现出下降趋势。旁观者明,岁月到底不饶人!
  
  
1960年10月,刘棣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比赛,经过一场激战后,冠军被安徽青年高手黄永吉夺得。王幼宸、陈祖德分别获得第二、三名。“北过”、“南刘”仅得第四、五名。一次比赛的成败固然不足以评定水平的高下,但“南刘北过”的盟主地位无疑已经动摇。刘棣怀的年龄比过惕生又长10岁,作为一名棋手,一生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
  
  
不久,刘棣怀又与全国各地名手云集北京,加紧训练,准备再次迎战日本围棋代表团。
  
  
1961年 9月,日本围棋代表团来访,团员有曲励起八段、小山靖男七段、伊藤友惠五段(女)和菊池康郎、安藤英雄两位业余棋手。其中除伊藤友惠外,均为中青年棋手。
  
  
比赛商定在分先条件下进行,双方固定对手互下五局。这样捉对儿厮杀,对于我国的主力,尤其是年迈的刘棣怀、王幼宸非常不利,因为对手比他们年轻得多。刘棣怀作为中国一号主力,又一次挑起大梁,迎战曲励起八段。
  
  
曲励起是日本名手岩本薰的弟子,他与刘棣怀有近30岁的年龄差距。那时,他正处于竞技状态的极佳时期,就在来访的前一年,荣膺日本“围棋选手权战”优胜。曲励起棋理清晰,又擅长战斗,平心而言,刘棣怀确实技差一筹,难以与之一争胜负,双方激战 5局,刘棣怀均告负。经过这场较量,中国棋手清醒地领悟到一条简单的道理——中国围棋要赶超日本,非靠一代新人不可。以刘棣怀为代表的老一辈棋家,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
  
  
1962年夏季,中国围棋代表团首次出访,由李梦华任团长、刘棣怀任副团长,在日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友好访问。
  
  
中国围棋代表团先后在东京、大阪等地与日本棋院、关西棋院的职业棋手及日本业余界棋手进行交流;同时又到奈良、箱根、热海等著名风景胜地游览。在这片被称为“围棋王国”的土地上,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日本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款待。访问期间,刘棣怀先后会见了许多新老日本朋友,其中有早在30年代就曾与刘棣怀对局的棋手安永一,前两年间访中的棋手坂田荣男、小山靖男等;德高望重的日本棋界元老濑越宪作还特地与刘棣怀手谈一局,表示彼此钦慕之情。经此次访日,刘棣怀对日本自德川幕府以来围棋发展的情况,日本“棋院四家”的盛衰,以及日本近代围棋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1月,刘棣怀赴合肥参加全国围棋比赛,他的战绩已不尽理想,但刘棣怀与福建青年棋手罗建文的对局却被评选为比赛的佳局。此间,“中国围棋协会”正式成立,刘棣怀与廖井丹、孙乐宜、姚耐等七人,被选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0

主题

58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79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16:13:51 | 只看该作者
1964年 2月,国家体委首次授予围棋手以段位称号,刘棣怀、过惕生、陈祖德、吴淞笙4 人被授予五段。这是当时我国棋手的最高段位。
  
  
5 月,他到杭州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围棋赛。这年他已67岁高龄,他虽仍象往常一样认真地对待每一盘棋,但着法已不再具有当年那种令人感到可怖的威慑力。这次年轻棋手囊括了比赛的前三名。
  
  
此后,刘棣怀退出了比赛第一线。他在编辑《围棋》月刊的同时,继续辅导新手。那时上海棋社培养的大批少年棋手如华以刚、曹志林、邱鑫等,无不先后得到他的热情指点。
  
  
刘棣怀这样一位倍受棋界人士尊重的老国手,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围棋事业。他有老伴,也有儿女,家庭生活美满,按理说,他可以在安定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晚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66年 5月,一阵政治狂飙席卷中国大地,“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具有悠久历史的围棋艺术,自然免不了有“四旧”之嫌,随时要被列入撤销项目,《围棋》也被迫停刊。
  
  
刘棣怀这个“权威”,从“靠边站”到“监督劳动”,那是自然的。接着,吴兴路上海棋社关门,刘棣怀等棋手又返回到上海市体育宫,这时他已年逾70。
  
  
一次,在清理房间时,因室内光线背暗,刘棣怀又年迈眼花,无意中扫出一张领袖肖像,惹下了麻烦,被批判了一阵。随后,他又被安排到上海游泳池,在那里管出租游泳衣物,约在1970年退休。
  
  
他的家靠近上海虹口公园,退休后常到公园散心,上海一些棋艺爱好者也闻风前往,请他指授棋艺。
  
  
这期间,虹口还有一所小学围棋开展得十分活跃,便邀请刘棣怀去学校向小朋友讲解普及围棋的积极意义,鼓励小朋友们力争上游,为国争光。这个学校后来还向上海市队输送了数名优秀棋手。
  
  
后来,他患了中风,身体大衰,进入了风烛残年,只能在家中应接来客了。渐渐地他已无法记起来客的姓名,但围棋仍然不离手,一直下着、下着……
  
  
这时与刘棣怀对弈的以老棋友居多。他们过去均非“刘大将”敌手,而今却棋艺不断“提高”,其中有位名叫黄鸿骞的老船长,已晋升至与刘棣怀平摆了。围棋艺术以它诱人的魅力,将这些老朋友长期吸引在一起,久久保持着真挚的情谊,也给他们在垂暮之年增添了不少乐趣,真是“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革”中强加在刘棣怀身上的不实之词,被全部推翻。
  
  
1979年间,他再度患病,终于不起。11月28日,刘棣怀与世长辞,享年83岁。
  
  
我国围棋事业日益昌盛。但即使再过百年,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桐城籍的围棋大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8 05:08 , Processed in 0.2582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