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节 说起“六尺巷”,人们会马上想起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的作者是位“宰相”——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桐城人。据《桐城县志略》: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姓或叶姓)发生土地纠纷,涉及有权大户人家的纠纷,地方官也不好处理,所以双方的争执一起没有结果。于是,张英的家人便给张宰相写信,要他出面解决问题。张宰相接信后,寄归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终,“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矛盾纠纷和谐解决。 铜陵城市雕塑 桐城“六尺巷”很有名,电视、教科书上都有过,应该是真的。但“六尺巷”在中国很多,据官方媒体消息,湖南即有,年代不详。据说古代长沙城北的一条小街上,住着两个做官的大户,一个是当朝宰相刘阁老,一个是吏部侍郎李大人。李家子女多,想大兴土木扩大府第,把院墙砌到了刘府的大门口,刘家人于是向宰相刘阁老告状。刘阁老当即回书一封:“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刘家人读信后,退三尺再砌。李家惭愧不已,也后退三尺重砌,从此两家来往密切。 长沙“六尺巷”与桐城“六尺巷”,故事基本雷同,谁是“原创”不能进行时间比较,所以不好说。 君子之风 有几处的“六尺巷”,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非常清楚,不妨欣赏一下: 仅是清朝,纪晓岚、胡煦、傅以渐、王杰、何绍基、郑板桥、曾国藩等,都曾是“六尺巷”的“巷主”。据《光山县志》,理学家胡煦为官时,家人也与邻居发生房屋地界纠纷,他就是用张英这样的办法、张英这样的诗平息了邻里纠纷,故事在其家乡光山县家喻户晓,但胡煦留下的巷道叫“仁义巷”。 婚姻礼仪 清朝人这么做,其实是学明朝的。崔桐是明代的“探花”,做京官时老家的人与邻里发生争地皮纷争,家人写信给崔桐请求干预,崔桐给家人回了一首诗:“邻里不和为围墙,让地三尺也无妨。人生早晚一回事,万贯家产又怎样?” 比崔桐更厉害的是舒芬,当年的考试成绩是人国第一,是明朝的“状元”。舒芬当官时,家里的人同样与邻居争地皮,也找舒芬出面干预,舒芬也回了一首诗:“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舒芬留下的巷子,名叫“让墙巷”。 明嘉靖年间的吏部尚书郭朴,家人与邻居争地皮时写信请求“增援”,寄归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杨翥是明景泰年间的礼部尚书,据(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杨尚书翥住宅旁地,为人所占一二尺。或以告公,公作诗云:‘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作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无妨。’其人愧服。”明正德年间的南京吏部尚书林瀚,家人与邻居争地皮时也是写信请求“增援”,林瀚寄回的诗曰:“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古代礼节 明代比清代早,但创造出“六尺巷”的事就谈不上早了。据(宋)欧阳修《归田录》:“杨尚书玢致仕归长安,旧居为邻里侵占。子弟欲诣府诉其事,以状白玢。玢批状尾云:‘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西风秋草正离离。’子弟不敢复言。”杨尚书工部尚书杨玢,是南唐时期的。 再早,如果找肯定不能找到,但意思肯定也差不多。中国人讲和谐,讲礼让,“六尺巷”弘扬的就是这种精神。从这个意思上说,最牛的“六尺巷”非桐城莫属,因为还有更牛的“六尺巷”,同样是在桐城—— 古代人坐的礼仪 据《桐城高甸吴氏宗谱(荣华股)》载:”吴廷枚让地十丈事,其村今名曰先让、礼让,公育子孙,以礼让传家,亲让祖山界十丈,某感之,亦让十丈。” 《高甸吴氏宗谱》局部 吴廷枚(1603—1669),字嶲民,号白湖老人。清桐城(今枞阳县义津镇先让村)人。六尺地就可做一个“六尺巷”,吴廷枚他们让出的二十丈,做三直个“六尺巷”,还剩二丈地。这么牛的“六尺巷”,几千年里全中国还真仅有这一处!但吴廷枚不是达官显贵,所以他的“六尺巷”尽管规模大,还不如小的知名。 皮影 顺便说一下,吴廷枚的故里是现在的先让村的,属于义津镇。义津镇位于铜陵市枞阳县的西部,古松湖村(菜子湖)西岸,风景相当不错,民风更为淳厚,清代著名作家方苞的纪念馆就在这,清代著名作家姚鼐的墓就在这,清代著名国学大师吴汝纶的墓也在这,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