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

[复制链接]

2377

主题

2572

帖子

885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2: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让林收集的有关渡江战役的珍贵史料

○位于板子矶上的渡江战役第一登陆点纪念碑

○聂凤智将军是渡江战役中第一位踏上江南土地的首长

首先发起渡江、最先登陆、渡江第一船、先遣渡江第一个登陆点……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渡江战役中,芜湖创造了多个“第一”。“饭做熟了!”“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虽然国民党军将芜湖作为长江防线的重点之一,但仍然没能挡住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芜湖,进而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的脚步。

战前准备:“旱鸭子”变成“水上蛟龙”

李让林,芜湖当地文史爱好者。见到李让林,我们首先被他随身带来的一堆“宝贝”震惊了:1960年由南京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编著的《渡江一日》、上世纪60年代的《渡江侦察记》镜头记录本、1964年出版的《文物》杂志、上世纪80年代聂凤智将军回忆录《战场——将军的摇篮》……年龄不大,却对渡江战役的历史这么感兴趣,而且收集了这么多有关渡江战役的图书、杂志、文献等权威资料,很难得。“因为我的母亲汪玉华是渡江战役的亲历者,从小她就跟我们讲7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渡江战役故事,因此自小我就对这段历史感兴趣。”面对我们的疑惑,李让林解释说。

芜湖,地处国民党长江防线中段,紧靠南京,被蒋介石视为西部屏障和南大门,因此派重兵把守。“不少史料都证明,充分的战前准备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前提基础。”果然,说起渡江战役,李让林如数家珍。

据李让林介绍,因大部分战士是北方人,不会游泳,为了适应渡江和渡江后在江南水乡作战的需要,必须懂得水性,会游泳。在无为,河塘沟汊里到处都是学游泳的解放军战士,战士们一个个脱下棉衣,跳入水中。刚开始一两天,下水时战战兢兢,三四天后,就慢慢地习惯了;不到10天,个个都由“旱鸭子”变成了“水上蛟龙”。

“国民党军队逃亡到江南时,江面上的船只,或被其掳掠,或被其击沉,渡江的船只也是一大难题。”李让林说,“然而,江北内河及巢湖里的船只很快就被集中起来了,船民和水手们都主动请缨,参加渡江战役。在不长的时间内,数以千计的木船就停聚在了各个港口,或者停在隐蔽性极好的芦苇滩。”正如李让林所感叹的那样,渡江准备工作做得如此周密、充分,国民党认为的长江天险哪里还有什么作用呢?

千帆竞发:勇当“渡江第一船”

据史料记载,渡江战役开始前,为迷惑敌人对人民解放军主渡点的估计和调动芜湖守敌,1949年4月20日黄昏,人民解放军猛烈佯攻裕溪口和西梁山。敌人果然中计,手忙脚乱地调动陆、海军向西梁山、裕溪口两地增援。战斗异常激烈,达到了迷惑敌人、调动敌人、掩护我中路渡江集团主力部队突破长江天险、顺利渡江的主要目的。

繁昌县荻港镇板子矶上,我们看到,雄伟的白色风帆雕塑——“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傲然矗立。旁边的渡江战役实物展厅里,陈列着当年人民解放军渡江时用过的破旧木船、黑色手摇式电话、登陆时吹过的冲锋号、用过的照明灯和电台。据陪同我们采访的原繁昌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长华介绍,这些物品,在当年解放军渡江、智取敌军堡垒黑沙洲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月20日晚上7时,27军下辖的三个师趁着夜色一字摆开。一个小时后,随着突击过江命令的下达,79师和80师渡江突击队千帆竞发,绕过黑沙洲,如离弦之箭,一齐向南岸的澛港、荻港突进。而黑沙洲守敌被我81师一个团佯攻的火力所吸引,对两侧飞帆而过的大部队竟毫无察觉;南岸的敌人在解放军渡江战船离南岸只有100米时才发现情况不妙,组织火力阻击。8点21分,在北岸静观其变的人民解放军炮兵立即反击,千万发炮弹裹风挟雨飞越长江,像长了眼睛一般在南岸敌人的一线阵地炸开,迅速摧毁了敌人的碉堡。9点左右,79师的渡船在繁昌县保兴乡夏家湖靠岸,指战员们飞速登陆,一鼓作气攻占敌人的第一道壕沟和江边地堡,随即打出了3颗红色信号弹。这时,立即有人用报话机向79师师部报告:“饭做熟了!饭做熟了!”意思就是“登陆成功”。

“经过7个小时激烈战斗,全歼黑沙洲守敌,敌937团团长被击毙,首先拔掉了江南第一颗钉子——江心黑沙洲之敌,确保了渡江大部队后侧的绝对安全。”据王长华介绍,21日凌晨3:45,人民解放军第27军军长聂凤智登上繁昌的江岸,口授一份电文:“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向渡江战役总前委和党中央报告胜利的喜讯。聂凤智将军因此成为渡江战役中第一位踏上江南土地的首长。在板子矶,我们看到,聂将军的这句话已被刻在一块石头上作永久纪念了。

除了板子矶、黑沙洲等据点之外,三山也是国民党军在芜湖西侧的一个重要据点,原先只有国民党一个团驻守。21日天亮后,国民党军收拾残兵,向三山聚集,并增派师直属队以及两个团支援三山。22日上午,我军先后两次发起强攻,给敌以沉重打击。守敌慑于整个长江防线的全面崩溃和大军压境的形势,于22日中午12时主动丢弃三山的防守,向澛港方向仓皇溃逃,并于23日拂晓向湾沚方向撤退。我军乘胜追击到漳河边,解放了澛港、繁昌全境。

“至此,既拔掉了三山这颗钉子,又扫清了大军渡江在繁昌境内的最后一个障碍,也打开了进攻芜湖的西大门,为取得芜湖的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芜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沙崙说道。 (下转A16版)

□洪欣程堂义(上接A14版)

战略追击:芜湖在凯歌前进中解放

在我渡江大军的猛烈攻击下,22日夜10点多,国民党芜湖市政府机关各部门也撤离芜湖南逃。由于逃难人员和撤退部队裹挟在一起,加上辎重车辆,天又下着雨,行动异常艰难。这其中就有国民党二十军军长杨干才率军部刚向宣城方向撤退,就遭到解放军的围追堵截。杨干才知道大势已去,见突围无力,又得知南京被解放军占领的消息,他一声叹息,遂拔枪自杀身亡。可叹这位只当了3天兵团司令的国民党将军倒在了逃亡的路上。随之,副军长陈亲民、师长李介立等均被解放军俘获。至此,国民党的又一王牌军第二十军,在渡江战役中全军覆没。

“湾沚追击战的胜利结束,消除了国民党部队企图撤到郎广山区,加入联合顽抗阵营的隐患,为在郎广地区全歼南逃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芜湖县历史学会理事胡荣道介绍,27日下午,我军又将从南京、镇江和芜湖南逃的部分国民党军队约8万人全歼在郎广地区,从而避免了这股敌人逃往杭州、上海,增加解放杭州、上海的难度。

“扫清了所有障碍后,4月24日上午,人民解放军从芜湖的南门、长街、陡门巷到中山路,至江边进入主城区,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原繁昌县委党史办公室、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伍先华告诉我们,解放军进城后,很快贴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的安民告示,维护治安。4月27日成立军管会。从此,芜湖跨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7 20:07 , Processed in 0.2704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