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耀宇 | 江湖再无小李飞刀

[复制链接]

963

主题

692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8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 12:56: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胡耀宇八段

各位棋友好,上次只写了李世石隐退棋第一局,其实第三局也特别精彩,但由于前段时间颈椎出了些问题,一直在休养中,导致迟迟无法落笔。转眼到了2019年最后一天,我想无论如何也要写一下,同时跟大家聊聊自己这一年来的总结和感想。

下面我们就先来聊聊李世石的棋吧:


12月21日,李世石隐退棋第三局在韩国战罢。

虽然最终李世石输给了韩国围棋AI韩豆,但我想李世石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因为他的职业生涯最后一局是以一盘名局收尾。

这盘棋之所以被称为名局,是因为对弈双方在一个小小的局部空间战斗中,连续弈出了四步精彩的妙手。而这四步妙手之间的逻辑又是环环相扣。这在近年来的大赛对局中实属罕见。

那么这四步棋到底妙在何处?

它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图1:故事从李世石黑38二路挡开始聊起。

右下角的战斗是李世石挑起的,李世石就是这样的性格,只要他认为必须要进行的战斗,就算对面坐的是计算力强大的AI,他也非战不可。

黑38挡后,右下角形成了黑三角大块和白三角大块对杀的场面。

不过这里黑白的诉求各不相同,黑棋只是求活即可,但白则必须拿下黑三角数子。

但黑三角数子并不好拿:


图2:白1小尖,使得白右下三角五子的气变得非常长(黑A点的话,白B下立后是“刀把五”)。这样一来,黑棋与白对杀的念头就不用想了。

所以黑2、4只能寻求黑三角大块就地做活,粗粗一看,白5一点后,黑局部不是只有一只眼吗?

但黑多了黑6这个一路硬腿后,白外围的包围圈(圆圈两子)出现了问题。

黑8先手打吃后,黑10二路夹是妙手。白若C位挡下阻渡的话,黑D位一长,白外围数子与黑三角数子对杀差一气;白若在E位跳,黑可F位反冲,白棋依然不行。

看来白若自己延气的话,黑可就地做活。

那白若不延气直接破黑眼与黑杀气呢?


图3:白1小尖破黑眼,这下黑棋不可能就地做活了。

但是黑2夹后再黑4小尖是收白右下角气的组合好手,以下至黑12扑劫,局部形成打劫杀,但是由于黑局部有B位的绝好劫材,白棋不行。

直接与黑对杀,不行;先自己延气,黑又可就地做活。

两个问题无法两全,这就是韩豆此时遇到的难题。

但韩豆的计算力还是厉害,它发现了一步可以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的妙手:


图4:白39一路点,绝妙的一手!

这步棋的用意就是既照顾到了白三角五子的气,又破了黑三角大块的眼。

一子两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白39怎么个一子两用法:


图5:白39(白三角一子)一路点的时候,黑1若是一路挡下,白2就可选择小尖延气右下白角(黑A的话白B挡下依然是“刀把五”)。

那前面图2中不是说到黑3可就地做活吗?

情况已经变化了,由于白三角和黑1提前交换了一下,所以白6破眼的同时可照顾到白外围圆圈两子,这样黑就拿白外围两子没办法了。

大家拿此图和图2比较一下就可看出其中的巨大差别。

这是白39起到破黑眼的作用之处,我们再来看看白39的延气作用之处:


图6:面对白39(白三角一子)一路点,黑棋若还是像图3那样使出黑1、3的收气组合拳,情况又不同了。

白4先手吃一下后,白6可直接将白三角一子连回,这样局部杀气白棋快一气。

当白6渡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白三角一子相比与A位小尖的位置,其作用明显大多了。

所以白三角一路点真的很妙,当时看到韩豆下出这一手,我不禁为李世石捏把汗。

但李世石下一手也争锋相对的还以妙手:


图7:黑40也是一路点,从棋形角度来看,与白39相映成趣;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也是化解白39这步妙手的唯一手法。

围棋的美和妙味,在这里得到体现。

我们来看看黑40的妙味在哪里:

图8:黑40(黑三角一子)一路点时,白1若是直接渡过,黑2再小尖,白右下角的气与图6相比就减少了。

白3只能粘(白3若在白7位扳,黑可直接在白3位断入)。

黑4、6、8再紧白气后,白右下角又回到了跟图3一模一样的打劫杀状态。

黑40点的妙处就是不让白轻易与黑做A和B的交换。从而使白棋下不成图6的效果。

正当我为李世石叫好的时候,那边韩豆又是一记妙手杀过来:

图9:白41小尖,冷静的妙手!

此时我电脑上用的AI也告诉我,白41化解了黑40的妙味,此手一出,黑棋再无办法。

白41又妙在何处?

图10:白40(白三角一子)小尖后,由于下一手白再黑3位小尖就可净活,所以黑此时只有黑1或黑3这两种应对。

黑若在黑3位并的话,白再A位挡下,白角气顿时巨长无比,黑棋不行。

因此黑1只有尖挤,但这样的话,白2就可先手与黑3交换到,然后白4再渡过,一圈绕回来,又还原成图6的样子。

大家若先前一下子没看明白图6黑棋为何不行的话,我再延伸说一下:

图11:接图10,黑1以下若接着和白杀气的话,黑差一气被杀。其中黑5若是团在白6位,白在A位收气黑棋还是差一气。

图12:可能有棋友看到这会问:“既然杀气杀不赢白棋,那黑1直接渡过行吗?”

黑1渡过时,白2可小尖做眼,此时白下一手可A位做活,黑若在A位破白眼,白又可B位断吃黑棋。

还真是绝了,白圆圈和三角一子刚刚好都放在了最佳的位置。

看来李世石似乎已经没有办法了,记得当时AI们也觉得他做不活了,已经开始为他谋划弃子的参考图了。

但李世石在这种局部战斗中,仿佛就像大片中的男主角一样,总能在绝境中找到脱险的钥匙。

当他下一手弈出来的时候,韩豆若有表情,一定会很惊愕和疑惑。

这下面的第四步妙手,将围棋的局部之美展现无遗:

图13:黑42托,鬼手!别说在实战中,就是平日在棋盘上研究,若没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根本无法窥探到此手之门。

因为黑42在我们的常识中,就是送死的一手:

图14:就连启蒙不久的小朋友都可以看出,黑42(黑三角一子)根本不行,因为白1、3简单就可把黑三角一子吃掉。

李世石到底想干什么?

图15:李世石在把黑三角一子送死后,黑46、48接着再送死,之前我就在图12中说到了,黑48不能这样下,因为白可A位将黑三子吃掉。

接下来韩豆只需要在A位一下,就可将黑三子收入囊中。
但奇怪的是,之前落子飞快的韩豆,此时却迟迟不落子。

而我这边的AI也突然胜率反转,似乎遇到了什么大问题。

此时我们再定睛一看,发现当黑送死了四颗棋子后,居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当我们和AI都认为此处无变化时,李世石却凭一人之力,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变化:

图16:原来当白1欢快的吃黑三子时,黑2轻轻一打吃,白棋居然难以两全了。

黑2的新变化必须先把黑圆圈一子和黑三角等三子全送死后才能解锁

可谁在实战中能想到先送死两块棋的可能呢?

“置于死地而后生”,这句话来形容李世石黑42(黑圆圈一子)这步鬼手再贴切不过了。

我认为,除了高超的技术做支持外,若没有思想上的自由,很难在实战中感应到黑42这步向死而生的鬼手。

棋友们看到这里也许有此疑虑:“黑三角为何要先送死,黑三角可以先黑2先手打吃,白也必须在C位提,黑三角再破白眼,白不就下不了白1了吗?”

这样是可确保黑三角等三子不死,但由于黑2先手打吃紧了自己一气,白在A位收气可快一气杀黑。

之前落子飞快的韩豆这时陷入了长考。我估计韩豆团队此时也一定很紧张,生怕忽略了李世石黑42的鬼手后,韩豆再次像第一局那样精神崩溃了。

图17:所幸韩豆不仅冷静下来,并且发现还有后路。

白49、51是最优的应急方案。这套组合拳避免了韩豆重蹈第一局的覆辙。

这两手棋手中,关键是白51非常妙,它保留了右边A位吃黑三子的变化,先利用黑下方气紧的弱点试黑应手。

黑若是脱先在A位粘,那白B先手打一下后已经达到了便宜一气的效果,这样白再D位团住后,白快一气杀黑;黑若在E位做眼,那白51先手扳着一下白多了个劫,白右下就不至于净死,之后可利用劫争与黑棋周旋。

总之白51一出,虽然黑棋的胜率高达95%,但白棋右下起码不会崩溃,可慢慢图之了:

白51=A,白59=B,黑60=C

图18:面对白51一路扳试应手,李世石选择黑52直接打上去,此手的弊端是给白棋留下白57打劫的手段,好处则是不给白棋脱身的余地。

这也是李世石的特点,在面临抉择时,他会倾向更激烈的选择。

由于多了白57打劫的手段,白53再吃黑三子就有余地了。

黑56打吃后,白右边已经无法两全了,但是白57可在下方挑起劫争,以弥补右边之失。

这个局部经过黑白数步妙手过招后,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劫争,变数依然存在,故事还在继续。

从白39开始,这右下局部小小的空间,居然暗藏着如此多的玄机,不得不让人感叹围棋之玄妙。

此时李世石依然保持着95%的胜率,那么他本局到底是怎么输的?

虽然胜率数据显示本局胜率的转折点是黑102手,但我认为,李世石本局的败招是即将出现的黑64:

下面方块标识处有五颗黑子,右边圆圈标识处有两颗白子

图19:当韩豆白63提劫时,李世石黑64这枚劫材价值找小了。

黑64、66这两手棋本身毫无实地价值,其收获仅仅是将黑圆圈四子与右边黑已经净活的三角大块连络而已。所以所得甚微。

当然黑棋也把白棋外面三角大块给切断了,可是白67本来就是很大的一手棋,这步棋一出,此局面下白外围大块基本可以当厚势来使,所以黑棋切断白三角大块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

黑64、66这两手棋使得原本95%的胜率变成了80%,虽然胜率还领先,但是当前局势的格局对于人类棋手来说很吃亏。

因为此格局白棋全盘无明显弱棋,实地上也落后不多,之后双方比拼的是对于全局统筹把握的功夫棋,而在这一方面,人类棋手有限的计算力是无法和有着全局统筹计算能力的AI抗衡的。

所以看似黑胜率还领先,但由于此格局的发展有利于韩豆而不利于李世石,因此后面发生的一切很可能已经注定了。

那李世石黑64应该找哪枚劫材呢?

下面方块标识处有五颗黑子

图20:李世石应该找黑1、3的劫材,由于白棋全盘已没有合适的劫材,所以白2只有消劫。那黑1、3两手的价值远大于实战B、C这两手。原因如下:

1:由于右边黑三角大块是铁活之形,所以黑棋只需要处理好圆圈四子即可,而黑1、3后,由于白下方圆圈四子已经形裂并处于不安定状态,所以黑圆圈四子自然就变强了。这相对于实战黑棋单纯连络,无论在实地上还是对白棋的杀伤力上都明显要好。

2:与实战相比,虽然白右边三角外势变强了,但由于黑方块一子依然有A位长出的严厉手段,白在A位处总还是欠着一手棋。因此白三角外势变强的价值没有那么大。

以上是技术上的分析,当然黑棋这样下的话,的确比实战的胜率要好15%,但胜率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

1:由于黑棋全局实地明显领先,所以韩豆需要通过主动战斗来弥补实地上的差距,这样它犯错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2:白下方圆圈大块没活,右边还欠着黑A位动出的严厉手段,导致此局面的格局更为开放和存在变数。这对于人类棋手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无论是从数据还是对弈双方的特长分析上来看,李世石都错过了最好的良机。因此我认为黑64是本局的败招。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据说李世石在右下的局部对杀中,几乎用完了所有的保留用时,因此当下到黑64找劫材的时候,李世石无论是在用时还是体力上,都已消耗巨大。

人在时间紧张或者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思维惯性,所以黑64的问题也存在着一定必然性。

但这都不重要了:

图21:重要的是,本局对弈双方在右下狭小的局部空间中连续下出了四步逻辑相扣的妙手,尤其是李世石黑42这步二路托,再次出现在了AI们的计算之外。

有这四手棋在,此局当之无愧是一盘名局。

多少年后,人们可能会忘了这盘棋怎么下的,但是这四步妙手,却将永远被大家津津乐道。

一个如此狭小的局部空间,居然暗藏着如此玄妙的变化,更何况浩瀚的整盘棋局?

可见无论是AI还是人类棋手,都还远没有窥探到围棋的博大精深。

从当年对阵AlphaGo的“神之一挖”,到这盘棋中黑42鬼手一托,为什么李世石总能下出让AI意想不到的手段?

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李世石的围棋观中,围棋对弈是一次艺术的创作。

就像他自己曾经说到的:

“每一盘对局对于我来说,就像是进行一次新的艺术创作”

只有抱着艺术创作的心境去对弈,才能将围棋的不确定性发挥到极致。

当围棋本来的不确定性展现时,新的变化自然而生。这种自然而生的变化,就连计算力强大的AI也无法算尽。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艺术,它们在棋盘上所展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

所以世上只有一位李世石,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很想继续看到他的艺术创作,这样我们可以继续欣赏到围棋的不确定性之美。

可惜小李飞刀已经退隐江湖了,虽然感到很遗憾,但还是祝愿他今后一切顺利,健康幸福。

“围棋对弈,是一次艺术的创作”

我想我们在对局时,都应该努力抱着这样的心境去面对未知的棋局,这样才能更体会到围棋所带来的乐趣。



一转眼,2019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在围棋上我最高兴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我在年初的倡棋杯中和李轩豪联手下出了一盘名局。这盘棋将围棋的不确定性以及棋手对弈心理对棋局的影响全部展现出来了,能弈出一盘这样的对局,我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

而关于这盘棋的棋评,我在 围棋的胜负,就像是薛定谔的猫等三篇棋评中做了详细的自战解说,没看过的棋友可以欣赏一下,我自认为关于这盘棋的棋评(上中下三篇),是我2019年写得最好的棋评。

第二件是“耀宇围棋”的读者们对我棋评的认可。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我去各地比赛时遇到你们,你们给予我的都是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尤其是当你们告诉我,因为我的棋评,你们更喜欢围棋,更懂得棋手时,我感到特别开心!

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中,我希望自己能下出更多像对战李轩豪那盘棋一样精彩的名局;能写出更多精彩的棋评。这两件事能做好,就已经很开心了。

另外,大家一直关心的我的棋评新书,已经在出版中,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2020年继续和我一起享受围棋带给我们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5 02:32 , Processed in 0.2644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