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4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阜阳这位老人为何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毛主席还专门为她签名?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09:3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淮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黄河“夺淮入海”,豫皖苏一带遭受洪灾的侵扰。1950年6月底,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受灾人口990余万人,毛主席了解灾情后心情沉重,提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从此拉开了淮河流域人民根治水患、兴修水利的大幕,由此也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
今年92岁的老人李秀英,便是那一段大时代的见证者。9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胜利社区,听老人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故事。

李秀英和爱人的合影照


动荡的年代,苦难的家庭
李秀英是颍上新集人,在4岁那年,被父母过继到舅妈家抚养。在老人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养父母在集上以卖饭为生,8岁那年,李秀英便开始帮着擀饺皮、包饺子,为家里分担困难。
在13岁那年,家乡遭遇特大洪水。“家里的房子被冲垮了,淹死的人啊,牲口啊,也记不清有多少。”李秀英说,当时自己爬到了一棵树上,侥幸躲过了一劫,后来是路过的几位乡亲救了自己。洪水退去后,养父母带着她外出逃荒,帮人洗衣服做饭,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岁那年,李秀英一家返回家乡,养父母还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小伙叫冯学永,敦厚能干,家里多了一口人,生活渐渐有些好转。哪想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一场意外发生了。
冯学永是如今的颍东区杨楼人,每年到了秋收的时候,都会渡过沙河回家收麦。“那年他回老家干农活,却一连几天不见回来。后来才听人说,他在坐船过河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抓壮丁了。”
此时的李秀英已经是一个三岁女儿的妈妈,肚子里的第二个女儿也已经7个多月,养父又患有痨病没有劳动能力,面对困难,她选择了坚强。“我当时就想,无论如何,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定要把家撑起来。”

当年国家领导人接见李秀英的老照片


加入共产党,当妇女带头人
靠着卖青菜,做农活,李秀英咬着牙,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庭。不久,阜阳解放,李秀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乡里一位负责人动员下,她走出家庭,积极参与乡里的基层妇女工作。1950年,李秀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被选派到颍上县城参加县妇女大会。
1950年,因淮河洪水再度泛滥,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区里召开动员会时,李秀英主动报名参加治淮,还动员了20多名妇女组成了“娘子军”。
就在大闺女、小媳妇们一起背上铺盖卷往工地走的时候,很多老人赶来拦下她们劝阻,在他们看来,治理淮河都是男人干的事儿,女的不在家带孩子,去凑那个热闹干啥?
在李秀英的劝说和大家的一致要求下,老人们终于不再阻拦,“娘子军”顺利到达了工地。
工地在不远处的河边大坝,李秀英和妇女工作队主要负责挖方,两个人一筐,喊着号子,将挖出的泥土往坝子上抬。“见了妇女工作队,工地上的男同志们干劲也都更足了,说啥也不愿被女同志比下去。”


巾帼不让须眉,扁担用断4根
在工地上干大半年后,坝子渐渐修好,李秀英和她的“娘子军”又积极要求到润河集,参与蓄洪闸的修建。
当地一位唐姓乡长得知李秀英的要求,赶过来劝阻说,修蓄洪闸不比坝子上抬土,要抬道轨、挖泥土,你们女同志干不了。李秀英却斩钉截铁地回答:“妇女能顶半边天!男的能干的活,俺们也能行!”
就这样,李秀英等20多位妇女工作队成员带着草帽,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润河集工地。在工地上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大概是李秀英的“娘子军”名声在外,一位张姓的小队负责人见她们来了,便提出要与她挑战,李秀英一口答应。
“那天,工地上俺俩一起挑沙土。一根扁担,他在前面,我在后面。”李秀英说,她和张大哥比赛了一下午,光挑沙子的扁担就挑断了四根。白天倒不觉得,到了晚上,李秀英的肩膀又酸又痛,抬都抬不起来。想着第二天还要出工,肩膀不能抗东西咋办?心急之下,李秀英想出了个笨方法,她爬起床跑到屋外,用扁担放在肩膀上反复压,直到麻木没有知觉为止。天一亮,她又带着工具出工,挖泥抬土,不甘人后。
在工地上,妇女工作队最主要的活是淘沙子石子。因为浇灌混凝土使用的黄沙和石子不能有杂质,为了把石子上的泥沙冲洗干净,李秀英和工作队不顾天气寒冷,一起挽起裤管,赤脚到没膝的河水里,一遍遍地淘石子。不时流来的冰块,把她们的双腿划的鲜血直流。


坐火车去北京,吃香蕉闹笑话
因为工作出色,李秀英两次被评为特级治淮劳模,时任治淮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钱正英亲自为她佩戴鲜花。在润河集工程结束后,李秀英被选派到在蚌埠的安徽省干部培训班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妇女干部。
1951年,22岁的李秀英作为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坐火车去北京的那天,第一次出远门的李秀英还闹了个笑话。
当时送行的同志为李秀英买来香蕉苹果等水果,因为第一次见香蕉,她不知道怎么吃,拿起来就咬一口,苦涩的香蕉皮立即让她皱起眉头。“包括第一次坐软卧,第一次吃香蕉,感觉自己就是个没出过门的傻妮子。”


与毛主席握手,留下珍贵签名
全国政协会议一共开了7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代表将会议大厅坐得满满的。李秀英坐在第10排的边上,认真听取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传达的政策消息。让她想不到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发生一件让她终生难忘的事情。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的下午,议程结束后,现场代表都鼓掌欢送领导人离开会场。就在这时,毛主席、周总理、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一行来到李秀英的座位面前,一位工作人员向毛主席等人介绍,这就是特级治淮模范李秀英。毛主席握着李秀英的手边点头微笑边说:“我知道你。淮河治理的怎么样了?”
李秀英在回答毛主席的问话后,双手将自己手中的《治淮劳动纪念册》笔记本和钢笔递给毛主席。毛主席微笑着接过本子和笔,现场为她留下了“毛泽东”三个流畅的草书签名。
“当时在现场。主席就给我一个人签了名。”时隔近70年,李秀英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是满面激动。“我就是感觉全身发热,激动地眼泪都要出来了,不知道讲啥好。”
当晚的妇女代表聚会晚宴上,邓颖超、钱正英又和李秀英合影照相。这张黑白照片和毛主席的签名一起,如今都成为了李秀英一家的传家宝,也凝聚了她一生难忘的珍贵记忆。


一段珍贵镜头,全家终于团圆
让李秀英想不到的是,更多的惊喜还在后面。
1956年底,在合肥水利厅工作的李秀英收到一封家乡转来的信,打开一开,竟是分离了十多年的丈夫冯学永写来的。
原来,当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壮丁后,军队里的长官欺骗他说,家人都已经死于战火,他也信以为真,放弃了回家寻亲的念头。在淮海战役中,他所在部队战场起义。因为不了解家乡的情况,冯学永决定参加人民解放军,跟随部队一路南下,驻扎在福建泉州,成为部队的汽车连连长。一次在部队集体观看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时,冯学永抑制不住情绪,当场嚎啕大哭,原来他看到影片中的那位女劳模,正是自己分离6年多的妻子李秀英。
得到了丈夫的消息,李秀英当即向单位请假,踏上了南下的道路。在与丈夫见面后,这对因战火分离的夫妇,满面泪痕,紧紧拥抱在一起。后来,李秀英作为随军家属,先后跟随丈夫在福建、山西等地工作,于1977年回到家乡阜阳。
每每闲暇时,李秀英都会取出当年毛主席留下的签名,以及与邓颖超的合影。注视着这些珍贵的物品,耳边再度响起治淮工地上的号子,她的思绪又回到当年那段激情岁月。2010年的7月,李秀英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再一次来到北京,与原国家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再度相逢,把手言欢,再叙友情。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李芳/文
记者 戴文学/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18 11:31 , Processed in 0.2201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