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棋手的招式相连,简直就是一部武侠小说

[复制链接]

863

主题

1031

帖子

36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1: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未来简史》中有这么一段话:「最早的种子算法或许由人类开发,但随着算法逐渐发展,就会走出自己的路,前往人类未曾踏足之地,而且人类也无力追寻」。
对于这种观点,人们常常会拿围棋来举例。有些人会判断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时代即将到来,这种恐慌有其合理性,但围棋是否能作为这一理论的支撑,其实还有待商榷。

五百年来棋一局
围棋简单说是一种围地的游戏,整个棋盘共有361个交叉点,也称之为目。黑白双方轮流下子,一局终了所占目数多者为胜。
在古代中国,为了保证局面的平衡,一般开局前棋盘四角的星位交错放置黑白各两子。而在日本人看来,这种开局会限制布局的变化,因此直接将座子取消,给予黑子第一手「想下哪就下哪的自由」。
▲中国座子制(开局前先摆四子)
这样一来,开局时的变化确实变多了,然而问题也出现了。日本人很快发现,在这种规则下先手的黑子有很大优势。于是他们发明了贴目,即作为先手的黑方,在对局结束后要减去一定的目数,以补偿后手白棋的劣势。
但自从贴目制发明以来,贴三目,三目半,四目,四目半,五目,五目半,六目半,七目半的都曾经存在过,说不清贴几目最合理,因此日本围棋的公平性就成了一个问题。
反观古时候的中国,座子制围棋,虽然开局没有现代这么复杂多变,但却提供了一个具有平衡美感的开局,更公平,也为中盘的变化扎下厚实的根基。
日本的古谱,非常注重围棋技术,从计算入手,到计算出来;今日的棋谱,也是竭尽变化之能事,力求技术之深邃。于是乎,人工智能围棋,也就相应的充满了计算感。
但反观中国的古谱,则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比如围棋名嘴王元八段曾说,我们现在说一步棋下得好,就是一个「好」字加三个感叹号,而清代施襄夏评价某手好棋,则用了「虚灵妙甚」四字,可见聚焦点完全不同。
▲《桃花泉弈谱》

绝艺如君天下少
有诗曰:「范施驰誉在雍乾,如日中天月正圆。棋圣古今推第一,后无来者亦无前。」
范西屏出生较早,是浙江海宁人。史书记载3岁时便指着围棋“哑哑指划”,12岁时便与他的老师,也是山阴围棋大师的俞长侯不相上下,随后便开启了一生传奇的围棋生涯。
而在范西屏12岁那一年,俞长侯又收了一名徒弟,就是施襄夏。仅过了一年,便能和范西屏分先对弈。
施襄夏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从小就读八股文,性格内敛稳重,所以他的棋虽然没有范西屏那么飘逸好看,却非常的细密厚实,算法深远。
所以两人下棋的时候,经常是施襄夏在那里冥思苦想,半天不落一子,而范西屏则落子如飞,无聊了便站起来四处嬉戏,不以为意。于是,两人就被人称为围棋界的「李白与杜甫」。
一个是那么的谨慎,另一个又是那么的随性,而这两个人却都成为了国手,这本身也是一种启示。
棋罢不知人世换
回到今天,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比拼计算的竞技,还是可以回馈到日常生活中的营养。
▲欧洲围棋嘉年华
所谓人生如棋,绝不是指人生如现代围棋一样的充满算计,而更多的是像古人那样,通过布局去感受运筹帷幄带来的快感;通过黑白转换去磨练人性深处的胜负心。若有空闲,便将围棋入琴、入诗、入画、入禅、入酒。
这些是围棋古谱所蕴藏的乐趣,若能一一参详,书中自会传来古人清朗的笑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1 00:50 , Processed in 0.2272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