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楼主: 老八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连载』 《最寒冷的冬天:血战长津湖》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00:18: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彭德怀的口袋

彭德怀使出中国兵学几千年积淀的精髓,对麦克阿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

西方军界巨擘麦克阿瑟不识厉害,终于一头钻进彭德怀东方式战略战术的陷阱。


(一)示弱诱敌

事实上,直到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正面作战的几个月之后,美军情报部门仍然很肯定地认为,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难怪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在事后曾经很沉重地说,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然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

而真正与麦克阿瑟交手的是出身、学历、家境与麦克阿瑟有着天壤之别的彭德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辉在《较量——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交锋》一文中,对这两位世界名将进行了耐人寻味的总结比较: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一个在北美洲,一个在亚洲,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经历不同、信仰不同,但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却使他们走上同一战场,成为沙场对手,进行让世界军事家瞩目的生死角逐。”

“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已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最终,彭德怀胜了,被朝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麦克阿瑟败了,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职,告老还乡。”

“‘叼着玉米芯烟嘴,握着曲柄手杖,穿着佩戴五颗上将银星的开领衬衫。’”这是麦克阿瑟的形象。

“‘一脸威严的表情,很少留下笑容,给人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直烙印。’”这是彭德怀的形象。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 麦克阿瑟已经18岁。第二年,他考入美国的‘将军摇篮’——西点军校。 23岁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走出军校大门,取得了该校25年来的最高学分 ——98.14分。与彭德怀相比,麦克阿瑟还有一个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 总督(中将军衔)的父亲阿瑟·麦克阿瑟,而彭德怀的父亲只是一个农 民。‘我6岁读私塾,读过《三字经》《论语》《大学》《百家姓》。8岁时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即废学。’这是彭德怀生前留下的一段文字。出身、学历、家境,彭德怀与麦克阿瑟有着天壤之别。”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成为赴欧洲领兵作战的师参谋长、师长。1918年2月,在与德军的作战中,荣获十字军功章,并创纪录地获得了7枚银星奖章。1919年,麦克阿瑟成为西点军校 最年轻的校长,28岁时成为最年轻的美国陆军准将。这期间,彭德怀于1916年3月加入湘军,在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一连当二等兵。1922年6月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第二年8月毕业后回六团一营一连任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参加北伐战争,后任代团长、团长,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军阀之间的几场小规模战斗、战役,没有太大的建树。与此时战功显赫的美国准将和西点军校校长麦克阿瑟相比,彭德怀显然没有优势。”

“1928年是彭德怀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担任团长的彭德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率部举行平江起义,脱离了旧军队,加入中国工农红 军。先后任红五军军长、红三军团军团长、抗日先锋军司令员、红军前 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战功卓著。此时的麦克阿瑟也很辉煌,1928年担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50岁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被授予四星上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年 轻的陆军参谋长。在任期间,他主张并领导实现了美国陆军从骡马化到机械化的转变。1936年,麦克阿瑟当上菲律宾陆军元帅。一个美国军人当了外国元帅,在美国他是第一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指挥过‘百团大战’和对日寇的大反攻作战。此时的麦克 阿瑟走上了军事生涯‘黄金时期’。1945年,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率部打败日军,此后,担任西太平洋地区盟军陆海空三军司令。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代表美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到1951年,麦克阿瑟担任美国驻日本占领军司令,成为战后美国驻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在中国解放战争中,彭德怀先后担任过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过延安保卫战及进军西北的多次重大战役。”

“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当过‘将军摇篮’西点军校的校长,担任过驻非美军司令和菲律宾元帅、美国陆军最高指挥官,又有幸成为战后美国 驻日本的最高统治者的麦克阿瑟,在世界战争舞台上,叱咤风云,声名显赫。而此时的彭德怀,在中国战场虽然颇有名气,似在世界上还鲜为人知。”

“麦克阿瑟与彭德怀的用兵特点各有千秋。”

“世界军事家公认麦克阿瑟用兵有四大特点:一是‘跳蛙战术’。这种战术就是通过占领前方基地,有计划地测算轰炸机前进路线,每前进一个阶段,都以一个机场为目标,作为第二个进程的垫脚石。当航空线向前推进时,在新建的空军机场掩护下,海军又获得了海上交通线。这样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向前延伸,就如同跳蛙在前进。二战中,麦克阿 瑟担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时,把这种‘跳蛙战术’几乎 贯穿了整个西南太平洋战争始末,成为他的主体战术,把日军打得无可奈何。二是‘以诈制胜’。麦克阿瑟在战术运用上常常‘不攻示之以攻,因势用诈制胜’,也就是善于以假象牵着对方鼻子走。每当他选择好攻击 目标后,便想方设法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调动对手,或似攻非攻,或声东击西,对方一旦入瓮,则立即大刀阔斧地夺取攻击目标。三是‘抽薪断粮’。麦克阿瑟用兵善于攻击对手的补给线,切断后勤运输和补给,从而达到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1943年2月28日,日军由8艘运输舰组 成庞大舰队向莱城和萨拉莫阿战略要地运送军备物资,船队由8艘驱逐 舰、7000多名陆战队队员护航。麦克阿瑟动用400多架飞机袭击该舰队,日军陆战队队员大都丧身鱼腹,部队给养、军需用品、弹药全部沉入大海,莱城和萨拉莫阿轻取而胜。在整个新几内亚战役中,麦克阿瑟 指挥盟军的飞机、鱼雷快艇、潜艇摧毁日军大约8000艘舰船和其他运输 工具,使日军的补给增援陷入瘫痪。四是‘出奇制胜’。麦克阿瑟在军事上敢于冒险,善于出奇制胜,别人不敢想的他敢想,别人不敢为的他敢为。对日战争中他多次以险仗制胜,以出奇制胜,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也是他出奇制胜的杰作。”

“彭德怀用兵的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善于各个击破; 正面进攻和两翼迂回相结合,断敌后路,多路围歼;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善打近战、夜战,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此外,彭德怀用兵从不墨守成规,总是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战场、不同的环境,改变战法,胜不骄,败不馁。”

“麦克阿瑟走的是一条‘富贵’的军人之路:出身军人世家、就读名牌军校、统领世界装备最优良的军队、到世界战场锤炼、任职世界各国占 领区;而彭德怀走的是一条‘贫穷’的军人之路:家境贫寒、学历不高、游击战起家、在步枪土炮的军队里任职、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战场。”

正是在这样不同的经历和背景下,中美两国将帅开始在朝鲜战场交手了。也可以这样说,正当麦克阿瑟走上军事生涯的辉煌顶峰时,彭德怀开始迎战了。

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麦克阿瑟输了。第一次战役麦克阿瑟损兵折 将1.5万人,彭德怀使北朝鲜在生死线上起死回生。

韩国军队正在志愿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时,彭德怀突然下达了“各部队停止追击”的命令。

彭德怀认为,麦克阿瑟错误地估计了志愿军的出国兵力,认为志愿 军的过江的部队人数不多,只不过是一支象征性的部队。以麦克阿瑟的狂妄,求胜心切的他还会卷土重来。所以他考虑诱敌深入,适时地放弃阵地,诱敌进入预定战场,再合围歼灭。

对于麦克阿瑟还要发动进攻,彭德怀在结束第一次战役时就有所预料。

他在11月4日致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指出:“此役胜利,对稳定朝鲜人心,使我军站稳脚,坚持继续作战,是有意义的。因消灭敌人不多,我军实力尚未完全暴露,美伪军还可能重新组织反攻。”如敌再进,则边 打边退,让其深入,而后歼灭之。北京的毛泽东来电叫好,并希望满 怀,回电指示:“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 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同时确定,以宋时轮指挥的第9兵团3个军入朝,全力担负东线长津湖方面的作战,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寻机各个歼灭敌人。“争取在本月内至十二月初的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他太需要一次真正的胜利了。他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期待说,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形势就会改观。

11月5日,志愿军领导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制订了迎敌再进的部 署:西线各军分别以主力控制新义州、龟城、泰川、云山及熙川以南新兴洞、苏民洞、妙香山地区;而各以1个师分别置于宣川、南市、博川、宁边、院里、球场地区,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如小敌进攻则歼灭之,如大敌进攻则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向敌侧后转移,以便配合主力消灭之。东线第42军主力仍置于古土里、旧津里、赴战岭地区,以1个师位于宁远,并以该师1部位于德川向阳德方向游击活动。

为配合彭德怀的诱敌行动,第一次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也仅仅让新华社以“朝鲜北部某地”的名义在国内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参加下,朝鲜人民军获得重要胜利,11天歼敌6000,收复广大地区。”

为了迷惑麦克阿瑟,不让其发现中国的出兵意图和参战实力,连这份为鼓舞国内人民而发的新闻都大大缩小了战果。

麦克阿瑟果然像彭德怀预料的那样“卷土重来”。事前,尽管他乘专机专门到新义州以西鸭绿江出海口上空视察,但仍狂妄地认为中国军队是“象征性进攻”“装备低劣,怯战败走”,中共军队只有6万至7万,并不是不可侮的力量。于是,他制订了新的作战方案,提出了“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总攻势”。

在这一方案中,麦克阿瑟为阻止志愿军增兵朝鲜,发动了以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为主要目标的空中战役,每日出动飞机1000多架次,连续轰炸达两周。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集中美军、英军、土耳其军、韩国军队共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22万人的兵力,仍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全面推进。在强大的航空兵支援下,麦克阿瑟分散兵力,平面推进,发起全线进攻。

彭德怀则按计划,命令西线部队主力后撤休整待机。按照计划,第 38、39、40军各以1个师实施节节抗击,边打边撤,作为诱饵,造成“怯战”的假象,诱敌深入。东线第42军主力奉命于11月7日放弃长津湖以南阵地北撤。西线诱敌的第112师于11月9日,放弃位于清川江边的飞虎山阵地,10日第119、117师又放弃了清川江以北宁边、博川阵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00:19:53 | 只看该作者
(二)美第7师中了头彩

麦克阿瑟为了探明志愿军在朝鲜的兵力和意图,从11月6日就开始 试探进攻。在西线,先以韩国军队两个师,继则增加美军两个师和英军1个旅向北进攻,企图占领西起清川江口、东至宁远一线,作为其发动 总攻势的攻击发起线,而后直指鸭绿江边。在东线,以美军两个师和韩国军队1个师继续北进,企图配合西线迂回到鸭绿江边的江界。

此时,麦克阿瑟的部队虽全线向北推进,但由于有10月底分兵向北冒进遭到打击的教训,行动比较谨慎,前进缓慢。至11月15日,东西两线只前进9—16公里,距志愿军预定歼敌地区较远。为了给麦克阿瑟造成更大的错觉,使他的部队放胆前进,16日,彭德怀指示担负诱敌的各 部,从17日起,停止向进攻之敌反击,继续后撤,示弱于敌,将敌诱至 我预定地区举全力歼击之。各部遵示,停止了反击,在敌进攻时,稍一抵挡就后撤,以示“怯战”,并故意遗弃一些装备和物资,制造“狼狈撤退”的假象,逐渐与敌军脱离了接触,而“神秘地消失了”。

与此同时,为瓦解敌军,扩大志愿军的政治影响,彭德怀报请毛泽东批准,决定释放一批俘虏。利用释放俘虏的机会,向俘虏散布,志愿军武器装备太差,特别是冬寒将至和粮食弹药供应困难,准备撤回国内去。

志愿军的示弱,果然奏效。乐观主义者、情报处长威洛比更加乐观 了:“来的只是义勇军,已经证实的中国师,实际战斗力相当于1个营。”有人当即问他:“云山周围已证实有3个师,按你的估计其实际兵力可说是3个营。那么,为何第8骑兵团失败得那么惨?”威洛比神气活现地解释:“因为该团缺乏警惕!为少数敌人果敢的奇袭所压倒,在暗夜中陷入溃败!”就连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也认为,在朝鲜的志愿军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补给的困难和寒冷的天气可能是他们撤退的原因。

麦克阿瑟傲慢地宣称:“(中国人)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他自以为所实施的空中战役已使中国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已入朝的部队则被炸得支离破碎、彻底溃散了。于是他催促他的部队,加快北进的速度。

11月21日,西线“联合国军”进至“攻击出发线”,完成战役展开。

在“联合国军”东线部队中,风头最健的是戴维·巴尔少将指挥的第7师。戴维·巴尔曾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自认比较了解中国军队,更是督率所部向北急进,其先头第17团于21日进抵鸭绿江边的惠山,距离中国仅一江之隔,这是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队第一次到达鸭绿江边。美军东线指挥官第10军司令官阿尔蒙德不惜驱车近50公里,专程赶到惠山褒奖,并与巴尔以及第7师副师长亨利·霍兹准将、第7师炮兵指挥官荷马·奇佛准将等军官在惠山的鸭绿江边以江对岸中国为 背景合影留念。麦克阿瑟欣喜若狂地致电阿尔蒙德:“致以最衷心的祝贺!转告戴维·巴尔,第7师中了头彩!”第17团的士兵们则效仿当年盟军在莱茵河边的举动,解开裤子向鸭绿江撒尿。这一新闻立刻成为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

华盛顿的官员和将军们也都大喜过望,就好像听到了战争已经结束的钟声,开始大谈特谈战后如何与中国人谈判,在边界设立中立区的问题了。战后美国学者评论说,这些异想天开的人居然将联军遭受重创的现实弃之脑后。实际上,朝鲜这口大锅此时刚刚开始沸腾。

在一般资料中均称,这也是美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次到达鸭绿江边,其实,在后来发现的美军资料中,还有一支部队也曾到达过鸭绿江边,那是由美军第7步兵师第32团3营派出的前来接应第17团的由一 名排长、22岁彪悍的爱尔兰后裔罗伯特·金斯顿少尉所指挥的金斯顿特遣队。这个特遣队除了金斯顿的步兵排外,还有后来陆续赶来支援他的32团重迫击炮排、坦克排、运输队、炮兵营分遣队、陆空联络组、炮兵 前进观测组和第32团3营1连,总兵力达300多人,这些单位不少军官军 衔都比金斯顿高(其中有一名少校和三名上尉),却无一人愿意承担指挥责任,所以仍由金斯顿统一指挥,故仍称金斯顿特遣队。11月27日下午金斯顿特遣队到达鸭绿江边的新坡。次日上午,这支特遣队就根据第10军的总撤退命令而撤回,在鸭绿江边逗留时间还不到24小时,但毕竟是到达鸭绿江的第二支美国部队。另外在11月26日,西线的韩军第6师 第7团侦搜排也曾到达鸭绿江边的秋山镇。

22日、23日,麦克阿瑟继续大举北进。他是如此轻敌,以至于中国军队甚至仅靠收听美国、日本、韩国的广播,就可以大致知道哪支敌军进到何方,目的地是何处。而中国的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直到30年以后,美日军界的主流看法还认为率军入朝作战的是林彪、黄永胜。

24日,彭德怀在地图前微笑着作出了最后的战役计划。彭德怀使出 中国兵学几千年积淀的精髓,对麦克阿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西方军界巨擘麦克阿瑟不识厉害,终于一头钻进彭德怀东方式战略战术的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00:30:49 | 只看该作者
(三)合围与口袋

同样是在东线,美陆战1师也一步步钻进彭德怀预设的口袋。

美军第10军在仁川登陆后,在麦克阿瑟的命令下,被重新装船绕过整个朝鲜半岛,运抵东海岸元山一带登陆。

麦克阿瑟这样做是基于后勤的考虑。此前的战争破坏了汉城到釜山的铁路,导致“联合国军”在北进过程中,仅依赖日本—釜山—汉城一线 的补给非常困难。刚夺取的仁川港是世界上潮汐大的港口,每天只能卸货5000吨,难以同时维持第8集团军和第10军的补给。麦克阿瑟把第10军调往朝鲜东海岸,一方面为减轻仁川港的补给压力,另一方面意在策划目标直指鸭绿江的“钳形攻势”。

在美军内部一片反对声中,麦克阿瑟命令第10军起程。

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6年成为了麦克阿瑟的得力干将,这是因为他们的脾气特别投缘,都属于精力充沛性情直爽的人,从办事到打仗的作风都极其近似,所以麦克阿瑟一直都对阿尔蒙德委以重任。

1949年麦克阿瑟任命他为远东司令部的参谋长。仁川登陆之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形势一片大好,麦克阿瑟发布了要在圣诞前结束朝鲜战争的命令。阿尔蒙德自然不敢怠慢,积极督促属下的陆战第1师快速 向鸭绿江边推进。

阿尔蒙德当年58岁,他火爆的脾气和凌厉的眼神一直让下级军官感 到畏惧。当时美第10军中有一个传说,就是不怕枪不怕炮,就怕阿尔蒙德瞪眼睛。阿尔蒙德在军中竟成了人见人怕的指挥官,往那儿一站不怒自威,下级见了他就像耗子见了猫。

可就是这么一员威名远扬的猛将,偏偏指挥不动陆战第1师的师长史密斯。史密斯和阿尔蒙德从形象到气质都相距甚远,他是一位土生土 长的得克萨斯人,斯文儒雅,受过高等教育。虽然史密斯没有阿尔蒙德 的军衔高,年龄也比阿尔蒙德小一岁,却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功绩卓越,还在战后领导过海军陆战队的学校。因此,言行举止温文尔雅的史密斯,有着学者的儒雅风范,在美军中一直被称为“史密斯教授”。

只会说“是”的不是好军人。史密斯就是一个不愿意点头说“是”的军人,他也是一名很有实力的战将。在陆军1师向鸭绿江推进的问题上,他有着和阿尔蒙德不同的观点,且这种反对观点从一开始就很激烈。尽管开始时双方都有所让步,史密斯也遵照阿尔蒙德的命令将陆战1师全员拉到了长津湖地区,并展开成决战态势,但到了后来史密斯和阿尔蒙德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竟变成了无休止的争吵。

自从陆战第1师北上的时候,在黄草岭与志愿军42军血战数日后,志愿军突然神秘消失,这更让史密斯觉得北上的道路扑朔迷离。所以史密斯从一开始就反对美军东线的行动,还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就 是“连成吉思汗都不想去征服的地方,没有人愿意去征服”。类似的话,史密斯说了多次,但他最终还是率领着美军精锐陆战1师偏偏去了那个 连成吉思汗都没看上眼的长津湖。史密斯说的虽然是句牢骚话,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按照麦克阿瑟和阿尔蒙德的命令,将陆战1师开到了长津湖地区,并积极部署,一直向北推进,准备在鸭绿江边与麦克阿瑟亲率的西线第8集团军会合,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导致史密斯与阿尔蒙德 失和,那就是从黄草岭到长津湖,只有一条地形情况非常复杂的简易公 路,那是由泥土和砂石混合铺设的狭窄小路,曲折穿行在山区之间,道路狭窄到只能容许一辆汽车通行,而且又是在山腰,一边紧挨着突兀的山石,一边就是陡峭的深渊。史密斯觉得,如果这样不知深浅地北进, 恐怕凶多吉少,因此严格控制着陆战第1师的推进速度。

这一严格控制,陆战第1师抵达长津湖就用去了不少的时间,从古土里到湖区南端的下碣隅里只有区区18公里,陆战第1师用了整整4天的时间;从下碣隅里到湖区西北角的柳潭里有22公里路程,又是用了一个多礼拜。

这些举动被阿尔蒙德看在眼里,不禁勃然大怒,认为史密斯消极怠工。但史密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目前陆战第 1师已抵达朝鲜东线的纵深,再向前一步就到了中朝界河鸭绿江,虽然 那是他们美军叫嚣的停战线,可史密斯并没觉得是什么鼓舞,反而越来 越谨慎小心。

因为东线长津湖地区遍布高山大岭,受地形的限制,史密斯的陆战1师左右两翼都没有部队可以策应,他认为处境极其危险。因此心思缜 密的史密斯决定在下碣隅里修建一座临时机场,他告诉阿尔蒙德军长,这个机场在必要时可以运送物资和伤员。而阿尔蒙德对这个不着边际的理由大为光火,他觉得史密斯被拿着低劣武器装备的中国农民组成的志 愿军吓破了胆,更觉得史密斯是在公然违抗军令。

阿尔蒙德思考再三,他并不愿让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过于难堪,并没想用命令的方式压人,但他自己也需要一个上级指挥官的面子,不能 让史密斯再“胡闹”下去,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保全了他自己的面子,也让史密斯觉得心里舒服,更多的是为了让史密斯放下顾虑。阿 尔蒙德命令美7师以一个加强团的兵力,接替陆战第1师在长津湖以东新 兴里地区的防务,掩护其右翼,并且下了一道死命令,11月27日陆战第 1师必须发起北上的总攻,不得有误。这一做法,应该算两全其美,但 史密斯并不领情。他不顾阿尔蒙德的强烈反对,硬是在下碣隅里建立了 一个简易机场,正是这个只能起飞一架飞机的简易机场,后来为陆战1师的撤退立下了大功,这点是阿尔蒙德万万没有想到的。

11月1日,陆战1师开始向长津湖推进,其先头陆战7团几乎未遭抵抗便进抵水洞,并构筑野战工事,准备继续北进。

11月2日,美陆战7团继续北上,向烟台峰、松茸洞一线猛攻,与志愿军第42军124师展开激战,经反复争夺,124师于黄昏放弃烟台峰、松茸洞,并向西线靠拢。美陆战7团越发骄狂,夜间宿营时麻痹大意,被志愿军钻了空子。当晚124师投入四个营对当面美军实施多路反击,美军猝不及防,仓促间被志愿军打得晕头转向。

志愿军第370团1营曾一度突入美军陆战7团在水洞的核心阵地,与敌展开近战。担负纵深迂回的第370团3营袭占水洞以南400.1高地,部分达成战术企图,将敌军击退。但美军发现志愿军反击兵力不足的弱点后,随即调集部队对突入的志愿军实施围攻。第124师为避免被敌包围,在战力仍存的情况下,主动放弃阵地,同时继续诱敌北进,导致美 军的战线不断拉长,各部之间结合部空隙越拉越大。但“联合国军”仍没发觉异常,他们跟西线的美军一样,仍做着圣诞节前打到鸭绿江结束朝 鲜战争的美梦,仍不知是计,继续快速北进。

11月10日,美陆战1师越过黄草岭进占古土里并继续向北攻击前进。再向前30公里左右,便可将长津湖地区完全占领。11月15日,美陆战1师占领下碣隅里。至此,东线“联合国军”已基本占领长津湖地区,逼近朝鲜临时首都江界。美陆战1师认为,他们已成功配合西线“联合国 军”主力对初期入朝的志愿军13兵团和朝鲜人民军残部实施了所谓的战役合围,实际上却是钻进了彭德怀精心布置的口袋阵。

11月23日,美第10军全部到达预定展开地域,随即制订了总攻势作战计划,即:陆战1师担负主攻任务,首先攻占柳潭里以西约90公里的武坪里,打通武坪里之后,便可取道鸭绿江边,然后向江界继续挺进。第7步兵师作为辅助攻击部队,在陆战1师东侧展开,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以掩护陆战1师的右翼。韩军第3步兵师则负责掩护陆战1师的左翼,并保护后方地区。该计划于24日晚获得麦克阿瑟的批准,第10军随即于25日正式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各部于27日发起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01:06:4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大军渡江

宋时轮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与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硬碰硬,不会占到便宜。他要用暗度陈仓这几百年前的兵法,把美军装进口袋歼灭。


(一)暗度陈仓

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前,随着朝鲜战场的变化,9兵团出兵朝鲜的日期也一变再变。朝鲜战场的战局急转直下,9兵团出兵朝鲜的日期一再 提前。10月12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给华东军区发电报,要求9兵团提 前开赴东北。

“这哪来得及!”宋时轮跺跺脚,连忙找陈毅商议。陈毅在和宋时轮商议后,因装备尚待调整,要求把部队开拔的日期改为11月15日。经过考虑,毛泽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只过了一周,也就是10月19日,9兵 团最后一批部队抵达山东的十天前,中央军委命令东北边防军即原东北野战军,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出兵朝鲜。毛泽东于10月23日电令华东军区“宋兵团须从速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并准备先开一个军去东北”,同时要求宋时轮亲自赴京领受任务。

宋时轮在北京见到了毛泽东和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确定了入朝计划。10月28日,宋时轮刚刚返回兵团司令部驻地曲阜,就在三天前,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第一次战役开始。志愿军在东西两线作战,已到朝鲜的大部分志愿军部队在西线,东线只有第42军的两个师,他们面对的是美第10军近9万人的进攻,兵源严重不足。中央军委立即 命令9兵团结束在山东的整训,开赴前线,投入抗美援朝的战斗。

朱德在10月29日给兵团团以上干部做了动员报告,他前脚刚走,10月31日,毛泽东的电报又到了,他和中央军委电令9兵团:“(一)9兵 团立即开始行动,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不动,不要间断。(二)9 兵团到后,接受志司(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以寻机各个歼灭南朝鲜首 都师、第3师、美军第7师及陆战第1师为目标。”此时中央军委已经明确 9兵团的作战方向——东线,目标是美第10军。

接连改变的作战计划不仅是朝鲜战况瞬息万变的体现,同时也看得出中国第一次和美军作战时过于自信的心态。

军令如山,宋时轮不得不从,顾不得装备了。事实上,宋时轮在10月12日要求把进军日期改为11月15日,已经是能够完成准备装备的最快时间了。

11月1日,27军率先车运东北,接着是20军、26军。车轮滚滚、汽笛长鸣、骡马嘶叫,漫长的南北铁路线上又是一派忙乱。

遵照毛泽东10月31日电令,11月1日,27军作为先头部队,登车开赴东北,但在第二天,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又电令27军的两个师抵达安东(今丹东)后,不做停留,立即入朝。当时9兵团的部队都在火车上,电台无法联络,电令无法下发到部队。为了节省时间,宋时轮请东北军 区派人在车站拦截列车。一再变化的命令让宋时轮和9兵团司令部百思不得其解,西线志愿军足以应对美第8集团军,东线只有42军的两个师在苦撑,原来命令9兵团负责东线是没有错的,怎么又改变原计划,让 27军的两个师开赴西线?难道战况有了新的变化?如果27军的两个师进入西线作战,那么20、26军怎么办?按照原计划进入东线,还是跟在27军后面?

直到11月4日,兵团司令部登上列车,宋时轮还不清楚9兵团入朝后到西线作战还是到东线作战。幸好,抵达沈阳后,宋时轮得知志愿军司令部已经命令27军返回安东,转道东线入朝。11月5日,毛泽东的电令明确了9兵团的军事目标:“如果东线打得不好或者打得不及时,江界可能失守,美将从东面威胁志愿军西线部队,西线志愿军完全可能处于敌 东西两线部队的合围中……江界、长津方向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

9兵团责任重大,江界是金日成和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也可以说是朝鲜政府在朝鲜土地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府所在地,后面就是鸭绿江,朝鲜已无路可退。一旦江界被美军攻占,朝鲜就真的覆国了。

宋时轮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但他的焦虑却并没减轻。作为先头 部队的27军原计划从辑安(今集安)入朝,11月7日前可抵达柳潭里,接替42军两个师的防务,现在27军兜了一个大圈子,被甩在20军和26军 后面,从龙头变成了龙尾。经过9兵团司令部紧急会议商议,宋时轮赶赴辑安,亲自指挥20军首先入朝,27、26军则由临江入朝。

对于9兵团的运用,最初毛泽东认为9兵团可以“定11月1日起车运梅河口整训,前线如有战略上的急需可以调用,如无此种急需则不轻易调用”,原因在于对志愿军出现在朝鲜战场后,东线美军的动向尚不能确定。但此后考虑美伪军由咸兴向北进攻的可能性极大,毛泽东认为“必 须使用宋时轮主力于该方面方有把握,否则于全局不利”。10月31日,根据东线敌军动向,毛泽东已经明确将9兵团用于东线。11月3日,毛泽东同意彭德怀等的意见,使用27军于新义州东北方向,9兵团另两个军 位于沈阳附近休整待机。此时第一次战役已接近尾声,彭德怀在对于下次战役的作战方案的设想中,考虑仍需集中力量,准备由38军、42军甚 至加上40军由德川打出去,这样东战场就必须完全由9兵团负责,因而建议9兵团入朝。11月5日,毛泽东复电认为部署甚好,“9兵团之一个军 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同时函告李涛9兵团各军待命和休整的位置。这时,准备9兵团以两个军先行入朝,26军则休整待命。彭德怀11月6日 的部署电就是以9兵团两个军为基础设想的。此后,毛泽东认为美军陆 战1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志愿军以两个师围歼其两个团,兵力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因而决定让26军也靠近前 线。

以上决策过程可见,毛泽东、彭德怀对9兵团的使用并无不妥之处。毛泽东关于美军可能由咸兴向北进攻的判断完全正确,如果不是基于这个正确的判断,并预有准备,那么很可能来不及在东线使用9兵团,那样二次战役可能会发生兵力不足的情况。

战后史密斯就曾对美军战史学家谈道:“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史密斯的话影响了不少研究长津湖战役的各国战史学家,认为志愿军9兵团在东线的作战是画蛇添足,或者说是完全没必要,削弱了西线的力量,如果将东线9兵团调到西线,可能志愿军二次战役的战果会更大。但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史密斯的话只是一个战败者的托辞罢了, 或者说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既然狼林山脉隔断了东西线联系,那美 军为什么还要向长津湖地区派出重兵?史密斯的说法本身就自相矛盾,包括他们后来吹嘘的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式的兴南大撤退,把一个败军之将说成了指挥艺术的典范。尽管9兵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冻伤所 致的减员占减员数的90%,但取得的战果却是巨大的,一战便给予不可一世的美陆战1师重创,并将包括美7师、韩3师在内的美第10军全部击退。

克劳塞维茨说:“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引起歼灭性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等待歼灭性行动。”此话果然不假。志在打好出国的第一 的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给美陆战1师准备的就是“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

宋时轮将要对阵的东线美军主力在向长津湖一带进发。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硬碰硬地打不会占到便宜,这一点宋时轮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要用暗度陈仓这几百年前的兵法,把美军装进口袋歼灭。

11月5日13时,宋时轮向20军、26军、27军发电,指示各师团将要 深入长津湖作战,并且强调,军师团营均应沟通电话联络,在战斗发起前军师暂停电台通讯,并禁用号音以严保密。

宋时轮计划20军负责穿插包围,27军负责攻城拔寨,26军作为预备队,随时根据战事发展进行增援和堵截,并且告知各军指挥官,11月26日将会发动进攻,彻底消灭敌人。各单位务必在26日前进入到预定的战斗位置。

11月7日晚,58师抵达辑安后接到命令,部队两个小时后准备渡 江。要求轻装上阵,不必要的东西,有解放军标志的军旗、文件、胸 章、牙刷、钢笔统统丢掉,毛巾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红字也被剪掉。 此外就是检查枪支弹药,补充粮食,每个战士准备三天粮食,粮食主要 是馒头干和饼干(馒头干就是把馒头切成一片一片晒干了的馒头片)。

夜11时,部队通过搭在鸭绿江上的浮桥,离开辑安,进军朝鲜。

对于周文江和杨根思,对于绝大部分志愿军指战员来讲,前往朝鲜 是他们这辈子唯一的出国经历。首批通过鸭绿江大桥的一些志愿军战 士,从大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用步子悄悄计算着,这个距离不仅是祖 国与异国的距离,也是生与死的距离。然而9兵团的战士们没有兴致也 没有时间感慨什么,就急匆匆地开赴了朝鲜。

朱文斌是58师173团作战参谋。当参谋的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脑 子要比别人多转,要给首长提供更多的建议,因此朱文斌一直在不停地 思考,总结出志愿军在天气、地形、武器装备方面三大不利因素。

11月25日前后,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鸭绿江开始封冻。过去9兵团在国内作战,多是丘陵地带,虽有一些山地作战经验,但是朝鲜北部的地形多是高山峻岭,山峰高过千米,甚至达到两千米,悬崖绝壁,而且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树茂林密,部队运动受地形狭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机动速度。而在国内,地形广阔,可以迂回包围,可以大范围地运动。以当时志愿军的装备多是缴获国民党的,尽管国民党也有一些 从美国得到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但毕竟是缴获过来,无法跟美国相比,差距甚大。志愿军没有空军,而朝鲜上空的美军飞机几百架上千架盘旋 轰炸;志愿军没有坦克也没有大炮,9兵团只有少量小炮,多是火箭筒、无坐力炮、迫击炮,大口径的火炮运不进去,机动力、火力与美军相比差得很远。

但是朱文斌认为,志愿军有一种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培养出的 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两军作战,勇者胜,再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尤其是9兵团的部队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善于近战、夜战。天气越是恶劣,越是下雨下雪,越是要拉出去打,越是天黑越是要拉出去打。如果用此优点与美军较量,美国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而志愿军的劣势也能转化为优势。

朱文斌随部队过江后,便看到蜂拥而来溃退下来的朝鲜人民军残兵 和逃难的老百姓,他们是往中国安东逃。很多会说中国话的人民军战士 觉得装备奇差的志愿军很难击败强大的美军,他们把香烟、手枪等物品 送给往前赶的志愿军战士,嘴上还说:“你们上前方了,我们到后边去 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没用。”

朱文斌感觉很可笑,人民军怎么惨败到这个样子,真是溃不成军。

朱文斌跟着团指挥所前进,过了鸭绿江不过几十里路,团前卫连便 与美军接上了火。前卫连战斗动作相当灵活,一接上火便向前贴上去,像膏药一样黏上了美军,并迅速穿插包围。当面之敌一看形势不对立即 撤退,173团紧随其后奋勇追击,一追就追了上百里路,一直追到摩天岭、下碣隅里、黄草岭一线。从侦察得知,美军摆出的是一个长蛇阵,从下碣隅里到新兴里一直到滴水洞,当面之敌竟是美军王牌陆战1师。

58师174团政委项远早听说朝鲜爆发了战争,也知道中国派13兵团出国作战,但没想到担负攻打台湾的9兵团会到朝鲜去。接到部队到山东兖州一线集结的命令,项远才意识到战争就在眼前。各级开始国际形势教育,讲美国人已经在仁川登陆,中国边境受到巨大威胁,美帝国主 义就是想将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因为部队时刻都在准备打仗,既然不打台湾,那么去朝鲜作战也是责无旁贷。各级干部当时的思想很简单。

项远原是173团副政委,上级派他到174团担任政委,但174团原政 委是个老政委,174团又是他从山东带出的老部队,对部队的感情极深,入朝第一战,他一定要亲自带着这支部队征战。所以,项远当时并 没有接替174团政委的职务,准备打完第一仗再到任。因此项远的准备 也很简单,全部行李只有一个马包,坐着闷罐车就去了山东。火车到了天津,他看到天津日报上登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联合声明”,就拿着报纸在火车上给战士进行紧急动员,又给每个连队都发了一份报纸。

原计划到通化换装备,配发东北的棉衣,但军情紧急,来不及换 装,20军战士明明是穿着又单又薄的南方服装,不能到寒区的,可大家都跟项远一样,二话没说,带着个马包便登上北去的列车。项远后来写 过一篇回忆部队抗美援朝的文章。文章说,由于仓促,后勤分队没有跟 上行军序列,缺少运输工具,医疗部队的急救设备没有准备好。后勤的同志就在火车上把自己的棉被撕开,做成绷带,把棉花做成棉花球,再消毒。

张成阁是58师174团特务连副连长,他的任务是带领侦察兵在前方侦察敌情,为全团开路。此时20军担任9兵团的前卫,他们得来的敌情 要通报师、军和兵团首长,为上级首长判断情况、定下决心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了快速到达集结位置,他们要翻越朝鲜北部的狼林山脉。

那里常年积雪不化,平均海拔2000米,人迹罕至。雪寒岭、黄草岭,要翻越的山峰名字听起来就吓人,还有连鹰都飞不过去的死鹰岭,鹰飞到这个高山上面都要被撞死,更别提人和骡马装备了。张成阁带着侦察分队,翻山越岭,边侦察边前进。前进途中冻伤的人不断增加,有的人爬着爬着倒下去,直至被冻死。

11月7日,20军前卫59师乘火车抵达朝鲜江界。

马文考是59师177团2营教导员,他了解的情况比战士多。他清楚意 识到部队仓促入朝会导致种种困境,除了装备和补给,部队还缺少向导 和翻译。9兵团使用的地图是日伪时期的,找不到向导给作战徒增了很多困难,一些部队就是因为走错了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马文考的部队乘坐火车进入朝鲜后,停在了一个隧道附近,战士们开始装卸面粉大米和其他物资。

这时美军的飞机来了。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有“三大件”:飞机、大炮、坦克。“三大件”都是志愿军没有的。美国空军占有绝对制空权,肆无忌惮地轰炸扫射。美 军飞机发现马文考的部队后,马上低空扫射,接着开始轰炸。部队还可 以钻进森林隐蔽,火车可以进隧道,刚卸下的物资只能挨炸,大米、面粉被炸得精光。马文考看着四处飞溅的面粉心中充满愤恨,战士们刚进 朝鲜就要饿肚子了。

马文考不停地思考着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快得让人来不及想,他甚至觉得已过去一个多月的国庆节就在昨天。他们的国庆节是在上海郊区过的,刚过国庆节,就登车北上了。到了兖州附近,下车休整。

不到一个月,又上火车,继续向北开,开始说是准备到中朝边境,重新集结,休整一下然后入朝。可是,军情一天十变,火车到天津的时候,情况又有变化,总部来了电报,由铁道部转给部队,20军在天津不得停车休息,务必立即入朝。

此时9兵团的前卫27军已经在安东,无法掉头回来,20军开出天津 站以后变成前卫。59师是20军前卫师,而177团是59师的前卫团,马文考的2营又是177团的前卫营,成为第一批入朝的部队。

火车出了天津站便急吼吼越开越快,大小车站的货车、客车都停在铁路两旁,给军车让路。2营的战士就讲笑话说,“这次我们坐的是特别快车,怕是要中头彩。”火车一直开到沈阳以南的皇姑屯车站,铁道部门传来上级命令,任何人不得下车。此时,各级开始传达任务,马文考得知是要立即入朝作战。

59师师长戴克林就在马文考他们乘坐的列车上,这也是9兵团开赴朝鲜的第一列军列。

59师急急忙忙进入朝鲜,戴的是大盖帽,脚上穿的是球鞋,棉衣也是在江南部队发的薄棉衣,任务紧急,来不及补充,就在车上补发了一 些生活必需品后,继续全速开进。

马文考对部队的紧张集结感到惊讶,如此紧急的情况平生第一次遇 上。他在天津车站时遇上20军政治部主任邱相田,邱相田刚在总政开完 会,便急急忙忙赶到天津,上了马文考乘坐的这列火车。邱相田就在车上传达总政开会的精神,讲抗美援朝的意义,动员部队打好出国第一仗。

火车进入朝鲜后开得很慢,白天不敢开。只要天一亮,美国的飞机便跟上来,火车只能停在隧道里躲避美军飞机的侦察和轰炸。

60师政治部主任徐放听了朱德总司令在团以上干部会的讲话,觉得朝鲜的形势将异常复杂。朱总司令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在朝鲜不 能将美国打回去,9兵团就要留在敌后打游击,所以各项准备工作必须扎实。而事实的情况却很仓促,部队到了沈阳已明显感觉到北方的严寒,可华东的部队居然没发棉衣。原计划在沈阳发放棉衣,可情况有变,火车到沈阳以后,忽然接到命令,不准下车,火车直接开到鸭绿江边,驻扎在通化一带。

接到马上入朝的紧急命令,徐放在火车上把政治部的几个科长找来研究,让他们分散到各节车厢,对部队进行动员。火车一直开了5天才在集安停车,集安对面就是朝鲜。徐放下车便进行动员,要求大家做好战斗准备。此时又接到上级命令,什么都不可以带,包括私人的信件、 照片等都要留下来。盼望已久的棉衣也要到朝鲜以后再解决。随后各团都召开了抗美援朝誓师大会,上级给每人配发了一件棉大衣,部队迅速入朝。

匆忙行军到鸭绿江,江上已经架好了一座临时浮桥。

刚过了鸭绿江,朝鲜老百姓纷纷过来,一打听才知道到的地方是江界。朝鲜的老百姓看到志愿军连连摇头,说人民军的装备比你们好很多,都没有打好,你们这个样子能打吗?徐放很不服气,就告诉他们当中会汉语的:“我们打仗有名的嘛,怎么不能打啊,不在于装备好坏, 抗美援朝是国际主义精神。根据你们说的情况,好像把美国打败有点困难。你们放心吧,我们有决心打败美军!”刚刚进入朝鲜,部队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首先是吃的问题,部队到朝鲜就断粮了。在国内时有工作队专门负责筹粮,到了朝鲜无计可施,就收集被炸死的骡马。

第二个问题是冷。没有保暖的棉衣,没有吃的,很多人都接近崩溃 的边缘。一个团政委见到26军政治部干事支福田抱头痛哭,见到他背了两条刀鱼,要了一条,刀鱼冻得像冰坨子,他就啃着生吃了。

寒冷和饥饿导致部队士气低落,甚至出现逃跑现象。26军过江后向 长津湖战区开进时,一些干部、战士开小差,其中受处分的20多人。宋时轮在全军营以上干部会议上说,他亲手枪毙了一名营长,这名营长受不了苦,带头往回跑。东征西讨这么多年的战友,宋时轮也不忍心,但稳定军心是最重要的,一个营长带头往回跑如果不处理,将来就没法约束普通战士。宋时轮称这叫挥泪斩马谡。

吴大伟是26军88师军务科参谋,26军作为攻打台湾的主力部队一直驻扎在上海崇明岛。和9兵团的其他部队一样,天天都在进行渡海登岛作战训练。

部队接到北上的命令时,要求尽快将部队的编制实力、人员装备数量统计上报,平时每个月才上报一次,这次这么突然,凭直觉,吴大伟觉得部队要紧急行动。

当时26军88师一共有8000多人,没有炮兵,一直到山东滕县,给一个炮兵团编制。所谓的炮兵团实际上也就是几门山炮,作为支援或者压制火力来说,根本谈不上打击效果。

88师在山东滕县住了不到一个星期,接着便铁路输送到辽宁抚顺,又休整了两三天,11月19日夜,接到军的命令,88师迅速铁路输送至临江,从临江鸭绿江大桥步行过江。

吴大伟走在鸭绿江大桥上,黑暗中只觉得有水声,什么也看不清,后来水声被急促的脚步声淹没。

部队刚过江,美军飞机便将大桥炸了。

过江以后,吴大伟看到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路上布满了一个个的大弹坑,路旁的村庄没几栋完整的房子,有的还冒着残火和浓烟。

88师过江后驻扎在熊东,26军军部驻在中江,机关连队都住在附近,每个人都给配发了7天的给养,饼干和炒面之类的食品。

战斗打响前,吴大伟经常被派到下面团队,了解情况,传达指示,布置任务。战斗打响后,身临一线,随时为首长提供情况。战斗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比较了解部队的情况。在入朝前普遍存在轻敌思想,甚至很多人没有思想准备,仗该如何打、遇到困难如何克服、美军的作 战特点等等,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吴大伟也非常轻敌,甚至以为就是完成一个任务,一瓶牙膏用不了就可以回来了。

从上到下弥漫的轻敌情绪,在残酷的战斗打响后又变成一种可怕的恐惧心理,一见到美军的坦克、大炮,还有贴着房子、钻在山沟里飞的飞机,很多干部、战士不知所措,甚至还有消极避战的思想。

按照9兵团战斗部署,27军担负主攻任务。

27军尚未过江,就遇到了“敌情”。张桂锦当时担任27军80师第239团2营教导员,2营是尖刀营,2营的4连在国内战争是模范的连队,“常胜连”“战斗模范连”“一等功连”各种称号一大把,这个连的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占全营的50%。但239团集结的时候建制被打散,2营单独一个列车,列车指挥员就由张桂锦担任。列车开到丹东时,被志司留了下来,据说是突然发现了敌情,他们当即接到了志司的命令,说江对面20 多公里处驻扎着英军27旅,要求2营做好战斗准备。2营在丹东停留了2个多小时,把列车上的装备全部卸掉,把武器架在车顶,从新义州入 朝,随时准备战斗。

2营进入朝鲜后一边搜索一边侦察,火车抵达一个村庄后马上派出 一个分队前出侦察,确定没有敌情后继续前进。就这样,一个晚上走了30公里路。到达一小镇后,向当地百姓了解英军27旅的行踪。当地百姓说,英军27旅两个小时前就走了,是坐汽车走的。

张桂锦下了火车便用电报请示志司,志司回复说原地待命并迅速构 筑工事组织防御。

第二天大概七八点钟的时候,天空便布满了飞机,成群结队地飞来,一批一批,每批多的时候有二十几架,少的也有八九架,狂轰乱炸,从早上一直炸到晚上,将本来就是一片废墟的新义州炸成废墟上的废墟,尸横满街,到处是焦煳的味道,而张桂锦营又接到师部的命令, 迅速返回丹东。

撤回的时候没有火车了,只能徒步行军。张桂锦一边走一边给部队进行动员,其实也用不着怎么讲,那几十里都能闻到的烧焦煳尸体的味 道,那将天空覆盖的浓烟,那几十万人的城市被打得死尸遍地,凄惨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儿童,到处都是。战士们走了一路,个个憋了一股 气,纷纷表示要在朝鲜战场上狠狠打击侵略者,打好出国第一仗。

部队回到丹东的时候,天已大亮。

几天后,他们奉命再次步行入朝,连续行军好几天,下雨、下雪、 刮风、冰雹,各种恶劣的天气都被27军赶上了。张桂锦当时21岁,本没 长一根胡子,可冰霜挂满了眼眶和睫毛,满脸都是冰条,像白胡子老头 一样。战士们因为衣服潮了,身上也都被冻上了厚厚的“盔甲”,走起路 来哗啦啦响,一夜行军六七十里路,到达目的地以后很疲劳。

部队到了宿营地又不能马上休息,又不敢住村庄,就在野外挖防空 洞。挖完了防空洞,张桂锦并没有休息,他到各连检查工事构筑情况, 发现4连、5连、机枪连和炮连都挖好了防空洞,防御组织得不错,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上级已经下达通知,不准用热水洗脚,主要是防止洗了 脚以后血管膨胀导致脚肿而穿不上鞋。可是6连的连长、指导员,一个 是首长警卫员出身,一个是文化干事出身,带兵没经验,挖了防空洞以 后也不检查部队干什么,躺倒在防空洞里便睡了,连队的大部分战士就 用饭盆烧了开水洗脚,还以为像在国内打仗一样,一有时间就要泡脚, 结果第二天早晨起来脚肿得像个馒头,都穿不上鞋了,全连140多人,近120个人脚被肿坏。这事被报告到军里,27军在2营开现场会,6连成了“反面典型”。

27军81师243团1连连长黄万丰在参战前还发牢骚,人家四野的部队都到朝鲜跟美帝国主义战斗去了,可咱们9兵团不打台湾也罢,干吗要调到山东?到了朝鲜,才知道跟美帝国主义战斗。上级只发了一捆地图 给营部,上面是密封的不能拆封。他的毛巾、脸盆都减得啥也不剩,补充的被装也就是每个战士不管脚大脚小只发一双鞋,连队干部给一个红杠大衣给个帽子。黄万丰看到后面的20军更惨,都戴着大沿帽,用帽底子把耳朵和半边脸捂起来,比他们冻得还厉害。

大家背了七八斤粮食,战士们体力消耗大,饭量也大,有的一顿能吃两斤饼干。后来没有粮吃,黄万丰硬是喝了一个礼拜的淀粉,把肚子撑得鼓鼓的,可只要一小便就饿得不行。部队有10余天没有吃到咸盐,就到旁边的村庄把老百姓扔掉的豇豆,刷一刷倒出来煮一煮弄点咸盐吃。

进了朝鲜向长津湖开进时,整个战场一片雪白,树枝都让雪压得下垂。黄万丰想起了毛主席诗词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但他们没有半点喜。那满山是雪,一米深,部队又不能走大路,只能在雪山的小路上爬 行,马和骡子都不敢走。宿营的时候还必须在山里,既可以保暖又可以 挡点风。山上长着如蒿子一样的植物,下面是雪。战士们就把雪挖透,在上面铺上被,再盖一床被,谁都不敢脱鞋,只要鞋一冻就再也甭想穿 上,冻得硬邦邦。大家互相抱着,我抱着你的脚,你抱着我的脚,把被子一蒙头保温。部队即便到了目的地也不能马上停下休息,还要不停运 动,否则坐下去就容易被冻死。对那些稍懒些的人,就由黄万丰他们连队干部和骨干强迫运动。由于保暖措施得当,黄万丰的243团1连在整个战役结束只冻伤了3个人,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李宗安是27军79师237团机炮连指导员,他的连队是全营的火器分 队,在当时以步兵为主的志愿军当中算是重量级的部队,平时牛气得很,但行军打仗更遭罪。虽有骡马,但翻越朝鲜北部的狼林山脉,冰天 雪地中行进,骡马都不敢走,重机枪和迫击炮、无座力炮都是人力扛 运,难度可想而知。

从火车奔赴鸭绿江的时候,李宗安并不知道去哪儿,上级只传达说 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火车一路绿灯,所有的车都给军列让路,到 了沈阳停车吃饭,发现大批衣衫褴褛的军人,还以为是朝鲜人民军抓的 俘虏运到中国来了。后来一问,不是俘虏,竟是朝鲜人民军跑到中国来 了,这才知道朝鲜的战况不太妙。原计划在丹东过江,准备过江就执行 战斗任务,消灭英27旅,其实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合并的一个旅。81师在 前,79师居中,80师作为军后卫。后来前方来电话,说英27旅一看大事 不好就跑了。

部队计划改变,没有在安东渡江,但给志愿军战士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对面朝鲜的新义州被美国飞机狂轰乱炸,城市成为一片火海。李宗 安觉得朝鲜的今天就是我们中国的明天,美国一直把中国看成眼中钉, 解放战争时期帮着国民党,新中国成立以后它不承认中国,对中国进行 封锁,我们要解放台湾了它又要来阻止,现在又侵略朝鲜就是要以朝鲜 为跳板下一步进攻我们。战士们都觉得必须打这仗,跟美国势不两立。

部队又向吉林临江市转进,一个军五万之众分乘多列军列,转进的 难度可想而知,本来是兵团前卫,临时改成了兵团后卫,这一下让后面 的20军先过了鸭绿江。

部队就在火车上抓紧时间动员教育,各级首长轮番上阵,大干部 讲,小干部讲,快到临江的时候部队战士的战斗热情被激发得像滔滔鸭 绿江水,愤怒不已。

27军从临江入朝时,过于仓促,但情况要比20军好一些,他们居然 得到了宝贝似的东北边防军才穿的大衣、棉衣、棉裤。徒步过江后,马 上就被美军飞机发现,并遭到轰炸。李宗安的通讯员是解放上海时抓的 小俘虏,从来没有跟谁讲过他以前开过车,一见美国飞机对着车辆扫射 轰炸,跳上一辆车开起来就跑,飞机就追着那汽车。“小俘虏”机灵得像个猴子,将车开离部队本队便纵身跳车跑了,美军当场就把那辆汽车炸 毁了。勇敢的小通讯员让李宗安大开眼界,觉得他很勇敢。以前并不知 道他会开车,如果没有他果断开车将美军飞机引开,机炮连的连部就完 了,而附近房子里开会的营部也得遭殃。当时3营营部正召集营连级领 导开会,一旦被命中,一个营的干部就全报销了。

王兰亭原来属94师,1949年解放军解放青岛以后,跟着部队南下, 解放东山岛,而后马不停蹄,马上又返回来,入朝参战。

由于94师整个师转隶27军,王兰亭所在的特务连被打散建制,分别被编到27军的电话连、通讯连、通讯排,王兰亭又跟通讯排一道编到27军电话连查线组。从临江过了鸭绿江,王兰亭觉得越来越困难,应该进 入艰苦的路程了。老天爷像是故意捣乱似的,下起了小雨,通讯排走到 半山腰又开始下雪。每个人背上都着7天的干粮,这还不是最费力的,通讯排每人还要背一大捆电线,一部电话。电线足有20多斤,电话和粮 食,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和武器弹药,每个人身上都有五六十斤,雨越下越大,浑身都湿透了,到山顶上又改成下雪,身上再冻成冰,越走越沉,还不敢休息。好不容易休息一会儿,更不敢坐下。王兰亭知道,只要坐下去,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他亲眼见到路旁有的战友坐在地上冻僵的,死在路旁的有好几个,有的还没死,就在路旁喘着吸气,看上去已是没救了。

没日没夜地行军,终于到达第一个宿营地。部队下山,到了朝鲜的一个村子,进去一看,村子被美国飞机炸得连砖头都不剩,一间能住人的房子也没有。当时还没有防空洞,还要防止美军飞机侦察、轰炸,部 队就疏散在露天的野外,找个隐蔽地方,在山坡底下生火烧水,官兵们 围拢在一个大的火堆旁烤身子。很多人的鞋子跟脚冻在了一起,鞋子脱不下来。由于没有经验,就伸着脚在火边烤,这一烤,鞋是化了,脚也一起烤化了。鞋子是脱下来了,脚已经烂了,一捏烂乎乎的。特务连一共冻伤30多人。

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岭、剑山岭,9兵团15万大军跋涉在一个又一个连名字都透露着寒气的山岭上,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创造了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于26日集结在了长津湖指定的战斗位置。

很多年后,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和政论家约瑟夫·格登写道:

“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根据一个文件记载,3个师从鸭绿江的满洲一边的西北角安东出发,用16 —19天的时间行军286英里,到北朝鲜东部的一个集结地域;1个师在18天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平均每天行军18英里。”

这就是宋时轮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01:27:36 | 只看该作者
(二)宋时轮的担忧

周文江见过宋时轮。在他眼中,宋时轮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带兵打仗极其严格。

宋时轮,志愿军9兵团司令员,被日本军方称作“游击战的权威”, 1955年授上将军衔。

长期血与火的战斗生涯磨出了宋时轮铁一般的性格。入朝和美军作战,他并不打怵。他是湖南醴陵人,既能吃辣椒又能喝烈酒,脾气也特别火爆,战争年代他喜欢剃着光头、身先士卒地在第一线指挥战斗。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9兵团很多军官也是海量,剃光头,所以9 兵团被叫做“酒兵团”,也被叫做“光头兵团”。

宋时轮了解自己带的兵,这些9兵团的干部只要有仗打就会兴奋起 来,对于他们来说,保家卫国、冲锋杀敌是军人的荣誉。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宋时轮还是9兵团的各级指挥官,都觉得不管是面对哪国的部队,都有信心让对手领教一下自己的厉害。但是对于中央军委如此急切调他们入朝作战的命令,他还是隐隐不安。

9兵团入朝仓促,战前准备极不充分,入朝之后又由于美军的大规模轰炸(美军从11月初开始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总攻势,对朝鲜北部进 行了大规模空袭),后勤补给极其困难,粮食、被服、弹药等物资无法 运到部队手里,而长津湖地区人烟稀少,根本无法就地解决食宿,部队只好在雪地露营,加上粮食被服均严重不足,出现大量因冻饿而产生 的减员问题。

“很显然,我们并没有为这一大型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20军58师 172团1营排长王学东回忆道,“在进入北朝鲜的第一个星期,我们就遇到了一些想不到的困难。

在1950年这个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9兵团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以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冻 伤800人。

“我们对北朝鲜的冬天会有多么寒冷没有一点概念。”王学东 说,“当部队进入朝鲜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 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我们部队的战士大多是来自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 度的华东地区。11月初我们离开家乡的时候,当地的温度还在15摄氏度 左右。两个星期后,我们到了北朝鲜,当地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18摄 氏度。许多战士因为冻伤和感冒而跟不上队伍。我们师在第一个星期就有700名士兵因为严寒掉队了。”

对于入朝作战的仓促,27军79师235团3连指导员邹世勇也深有体会:“我们的鞋还是胶鞋,所以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时候,脚都冻坏 了。我们每人只有一床小薄被子,可是美军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袋,钻进去以后,把拉链一拉,特别抗寒。所以我们从服装保暖上来 说,跟敌人是没法相比的。”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百年不遇,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有记载显示,在战役展开的20多天里,零下20多摄氏度是家常便饭,受寒流影响,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很多战士还未投入战 斗就被活活冻死,长津湖战役之惨烈可见一斑。

而在长津湖战役中,对战双方的装备、后勤补给状况称得上天壤之别。

下面是长津湖战役对阵的美军陆战1师和志愿军第9兵团的装备对比:

空军

美军陆战1师:每个步兵营都配备有前线航空控制人员,可以随时用无线电呼叫航空火力支援。这直接导致志愿军只能在夜晚行军和进攻,白天则是美国人的天下。

志愿军第9兵团:没有空军支援,防空武器基本为零。

坦克

美军陆战1师:每团有一个坦克营,下辖四个坦克连,共有70辆坦克,包括M-26潘兴式坦克和M-4A3中型坦克。每个陆战团的反坦克炮兵连另有5辆坦克。

志愿军第9兵团:无坦克和任何装甲车辆。

通信

美军陆战1师:每个陆战团一直到排级都拥有完备的电台等联络设备,可以随时获得空军几乎是不间断的火力支持。

志愿军第9兵团:通信器材奇缺,只有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采用有线电话。营以下则主要用军号、哨子、信号弹和手电筒等联络。

服装

美军陆战1师: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毛衣裤、防风雨登山服。 战斗长筒靴内有两到三层毛鞋垫。

志愿军第9兵团:南方部队入朝仓促,基本没有棉衣,这在此后的长津湖战役中导致了极为可怕的非战斗伤亡。

运输

美军陆战1师:拥有充足的汽车和装甲车辆。

志愿军第9兵团:空中、海上和铁路运输几乎为零。整个志愿军在 一、二次战役时也仅有1000辆汽车,战役结束后已经被摧毁600多辆。

“由于敌人掌握制空权,他们的飞机非常猖狂,见人就打,所以我们后方的运输特别难。”邹世勇说,“我们入朝时每人背一个干粮袋,大 约有五六斤的高粱米,等我们到了战场就吃完了。而美军的后方供应饼干、罐头、饮料等等,每个人都饿不着的。我们当时吃不上饭。战士饿了,就抓把雪吃。后来部队指挥员觉得战士老是挨饿就没有办法打仗 了,我们的首长急着想办法筹粮。有一天他带着两个人走到很远的一个 山沟里面找到了一家老百姓的房子,人已经跑了。他们在里面翻出了一 袋稻草和一袋土豆。当时毛主席强调了,要爱护朝鲜老百姓的一草一 木,可是我们出国又没带钱,这怎么办?后来他们就把土豆背走,给那 个朝鲜老乡留下了一条军毯和一个缴获的美军鸭绒袋作为抵押。把土豆 抱回来以后,首长就到前线去找我这个管后勤的。有了土豆怎么吃呢? 又不敢生火,白天不能冒烟,晚上不能见火,因为飞机经常轰炸。到后 来没办法,他又带了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一袋子土豆背到那家老百姓家去了,把这袋土豆煮熟了。因为路很远啊,天气又那么冷,他们从那个地方煮好了,送到上面去,就都成了冰疙瘩,没法吃。可是战士们饿啊,怎么办?硬啃,夹在腋下化,化一层啃一点儿,再化,再啃。”

解决食物供给,志愿军战士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应对办法,那就是取自于敌。“有一次我们在战场上休息。我们连有一个通讯员脱下了阵亡美军的一个背囊。脱下一看,里面有吃的,饼干、罐头、香肠什么都 有。原来敌人包里面就有吃的。后来我就告诉战士们,见到包你就拿, 所以后来我们很多的食品供应都是得益于敌人。28天,我们没喝过一口热水,就是吃干饼、吃雪。冰天雪地,别说喝水,睡觉都成问题。这一点,敌人比我们好得多。敌人在后方可以支帐篷,由于不担心空袭,敌人可以挖工事,即使地是冰冻的,他也敢生火。把土化开以后,挖成坑 把树叶子放到坑里去,到了晚上,钻到鸭绒袋里面去,把大衣脱下来盖在上头,很舒服的,而我们呢?没地方睡,就在雪地里睡觉。”

美军士兵们不仅有完善的御寒装备,还能享受到丰盛的“感恩节大 餐”。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7团A连下士海洛德·摩尔豪森回忆:

“我们所到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在零下20多华氏度。尽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忆韩 战,总是想到那寒风刺骨的冬天。感恩节那天,我们又接到继续向北开 进的命令。大家一片怨言,因为我们将吃不上盼望已久的感恩节大餐了。当天傍晚,我们到达指定地点,扎寨过夜。第二天一早,我们惊喜 地发现,连队厨房已连夜赶到我们驻地,开始准备感恩节的晚餐。我们吃到火鸡、火腿、苹果派和其他很多好吃的。我吃得太多,肚皮都要撑 破了。当时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根本没有想到,对于我们中间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拿破仑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军队靠胃打仗”,后勤补给历来被兵家视为重中之重,久经战争的宋时轮当然明白这个问题,冬装的缺乏确实是因为种种阴差阳错造成的。

9兵团的战士大多来自南方。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 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当年又是50年不遇的严冬。志愿军士兵穿 着都是华东温带的冬季服装,团以上干部的棉衣还没有发放。原准备在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息并换装,但由于朝鲜战况紧急,20军的列车开 进山海关时,总参谋部派高级参谋拦住列车宣读了中央军委“紧急入朝”的命令。十几列火车只在沈阳稍停片刻,就继续火速开进。停车的 时候,东北边防部队看见入朝部队如此单薄的衣装大吃一惊,立即动员 干部战士脱下身上的衣帽换给这些部队,但数量极少,而且部队停车时间极短,当时脱下的衣服很多都来不及送上列车。

这些被冻得瑟瑟发抖的部队依旧士气高昂,在缺乏地图的情况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隐没在朝鲜冰雪皑皑的群山中。因为美军的空中优势,白天无法行动,只能在夜间行军赶路。当地朝鲜人冬季 晚上都不到户外的,而志愿军则要雪夜行军。在第一天行军中,就冻伤了700余人。志愿军每个班只有1—2床棉被,士兵休息时,将它垫在雪地上,大家挤在被子上只是保持不被冻僵,根本谈不上取暖。美军白天掌握着制空权,9兵团本来稀少的汽车也被炸得所剩无几。志愿军辎重 装备无法运送,所有重型装备都被留在后方,部队轻装携轻便火炮徒步 行军。由于体力有限,直到战斗打响前,这些部队少则两天、多至9天已经没有吃上一顿热饭,有的只能靠打死的马匹和牲畜充饥,那时候还没有开始用炒面作口粮。在冷得浑身颤抖的同时,还得靠吃冰雪解渴。

9兵团在9月上旬奉命北调的时候,宋时轮通过军区致电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和华东局:“装具补充我们当全力满足需要。目前该兵团冬衣悉 按江南气候缝制,恐不耐寒,寒区气候我们亦无经验体会,不知如何缝 制才合标准,可否请东北装备御寒衣被、棉鞋帽等。”电报发出去后, 如石沉大海,9兵团由山东开赴东北时仍没有得到关于冬装的明确答 复。这个时候华东军区还是按照南方气候缝制的棉军服下发部队,后来才得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在10月27日给毛泽东发电,称9兵团所需棉衣已由第三野战军解决,保证11月1日前发齐。

这样说来,毛泽东得到的消息是,9兵团的棉衣问题解决了。事实上,棉衣是有了,但发到战士手中的是南方的棉衣,宋时轮要的是北方的棉衣。问题还是没解决。

战后,宋时轮才搞清楚这件事,原来是第三野战军的某位领导疏忽了温带棉衣和寒带棉衣的区别,向聂荣臻打了保票,结果聂荣臻、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都以为问题解决了。

9兵团抵达山东,宋时轮曾向山东政府反映情况,山东省委、省政府答应解决,但战况紧急,不待山东赶制冬装,部队已经开拔了。

宋时轮最后的希望只能寄托东北军区了。当年宋时轮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曾调到红15军团工作,与当时15军团81师师长贺晋年是老战友,此时贺晋年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老战友帮了大忙,宋时轮抵达沈阳,面见了高岗和贺晋年以后,贺晋年马上下令把军区仓库中 存放的原日军大衣、棉鞋悉数调给9兵团。悉数的数量是5万,所以9兵团团以上军官的冬装是完备的,有暖和的日军军大衣,连级军官两人一件大衣。剩下的冬装完全拆散了发下去,有人发到棉衣,没有棉裤,有人只有棉帽,没有棉鞋。战略物资的匮乏让很多部队感到不安,但军情 十万火急,什么都顾不上了。正是由于这种顾不上,后来导致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大量减员。

有关保障第9兵团后勤的资料很多:据1950年8月26日东北边防军的后勤补给计划,棉衣原定东北做24万套,华北做10万套。其他如华北后勤部负责40万件棉背心,16万双棉皮鞋;华东后勤部负责做40万件绒裤,3万双棉皮鞋;中南后勤部负责做40万件棉大衣,6万双棉皮鞋;东北后勤部负责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毛棉帽40万顶。华东没有做棉衣的任务。

至10月18日,总后勤部、财政部给中央的建议中,认为应该“再准 备棉衣20万套”,“由东北、华北、中南、华东各做5万套”,并在12月份完成。可见,此时华东应该准备的棉衣为5万套,且时限在12月份。

至10月30日,9兵团出动已成定局时,宋时轮到总后勤部找负责同 志以及华东后勤部的邝任农讨论补给问题,提出棉衣没有发,但宋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发。

一方面,原定计划9兵团补给冬装应该在沈阳、梅河口,而出动计划改变后,物资要从沈阳、梅河口赶运辑安,当然手忙脚乱来不及。更重要的是,东北的确没有库存的配套冬装了。此前冬装大约已经配发13兵团了,因此据东北财政部副部长倪伟关于军事供应问题的报告,到11月底尚需赶制40万套棉衣。所以,9兵团到达后,只好发给棉大衣。

而单就棉大衣一项来说,也储备不足。11月六七日仅发棉大衣641 件。8日20军到沈阳,将原准备发13兵团而未运走的35090件棉大衣赶运皇姑屯。此时沈阳的库存,也搜罗一空了。当10日兵团部和27军到沈阳,只有赶制的边防大衣2980件。高岗又批示由财政部拨给的新旧棉大衣10万件中,送给27军3万多件。此后,又不得不将剩余的6万多件也批给9兵团。此后,各地又紧急送来一些棉大衣。至11月底,总共发给9兵团新旧棉大衣226661件。

虽然领的棉大衣不少,但限于运力,实际发放下去的远远少于此数。如据1951年1月3日总后军需部的调查,13兵团领到的大衣和东北后勤部发放的数额基本一致,共发343998件,但在40军了解,就没有发大衣,其他军据说也有未领者。9兵团后勤运力不足,发放更加困难。

9兵团及所属部队对防寒缺乏经验,有的态度麻痹,也是主观上的问题。如有的部队干部随便说朝鲜不冷,不会过鸭绿江;如20军60师将东北补充的600余件棉大衣留在辑安,都是主观上不够重视的结果。

对照美军陆战1师长津湖作战的后勤供应情况,志愿军的后勤供应 存在物质上的巨大差异。根据总后勤部所编《外军后勤战例选编》 中“美军陆战1师长津湖、兴南地区战斗后勤保障”以及《后勤战例选 编》中“志愿军第27军长津湖地区进攻战斗后勤保障”中所提供的资料, 美军除进行防冻训练外,有大量的防寒物资保障。陆战1师的冬装包括 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和鸭绒睡袋。连队装备棉 帐篷、火炉等。每班、每辆车除配备小汽油炉外,阵地上还有专门供热 的电炉。由于弹药、汽油充足,为防止装备受冻损坏、汽车不能发动, 规定隔一段时间射击一次,汽车发动一次。有肉、豆制成的熟食罐头 (C种野战口粮),甚至有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罐头(B种野战口 粮)供应。一线美军即使无法及时得到食物,当送来的是已经冻结无法 食用的食物时,还可以靠身上的厚衣服焐暖再吃。由此可见,美军的防寒能力,许多条件是志愿军根本无法具备的。

由于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以及战局的急剧变化,更重要的是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军,志愿军后勤工作面临的客 观上难题很多,有些不是靠个人或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的。比如运输能力问题,旧中国不能生产汽车,全靠进口。当时从苏联订购的汽车虽然 到的速度不算慢,但仍赶不上战争进程;反复拉锯造成的无法依靠就地 补充的问题;美军的毁灭性轰炸导致的运输损失问题;部队的临时紧急调动造成的后勤跟不上的问题等等,这些是无法从个人责任的角度去追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14:46:4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亮剑长津湖

大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是麦克阿瑟如同仁川登陆再辉煌一把, 实现他“饮马鸭绿江”的惊人之语;还是中国军队将把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对手打翻在地,给世界一个奇迹?

谁胜谁负,战争的铁血法则将给出答案。

(一)西线战火酣

在麦克阿瑟的圣诞总攻势作战计划中,西线为主要攻击方向,“联合国军”投入美第8集团军的3个军(军团)11个师(旅)又1个团,共约24万人,一线兵力约13万人。具体部署为左翼美第1军,向新义州、朔 州推进;中路美第9军,向碧潼、楚山攻击;右翼韩第2军团,进攻熙 川、江界;东线战场,麦克阿瑟任命他的参谋长兼第10军军长爱德华· 阿尔蒙德陆军少将为东线总指挥,统一指挥美第10军和韩军第1军团作战,配合西线“联合国军”主力,对朝鲜人民军实施两翼合围的“钳形攻势”。并拟于11月15日发起总攻势占领全朝鲜,将北朝鲜人民军和他认为的几万中国志愿军合围在鸭绿江以南的武坪里一带。

为扫清障碍,他下令空军“全部出动”,发起为期两个星期的“空中战役”,将北朝鲜炸成了一片火海。由于美军第9军受到北朝鲜游击队的干扰,不能及时赶到前线,西线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也说他因为物 资缺乏,11月24日之前他将无法发起攻击。麦克阿瑟因此将总攻之日推迟了9天,然而,他没有料到正是这推后的9天,让志愿军有时间拉起了一张天罗地网。

彭德怀的具体部署是:

西线:第38军首先歼灭德川地区之韩国伪第7师,而后向价川、三 所里方向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协同第39军和第40军歼灭院里、价川地区之敌。第42军首先歼灭宁远地区之伪军第8师,而后向顺川、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阻敌北援南逃。第40军向龙门山、西仓方向实施突击,力求歼敌一部,阻击美军第2师东援和美军骑兵第1师北援,以保 障第38军和第42军歼灭韩国伪第2军主力,而后向院里、价川方向进攻。第50军、第66军和第39军分别展开于五龙洞、院丰洞、新上里、天溪洞及明堂洞、外洞地区。当第38军和第42军打动敌人时,各军即从正面实施突击。歼灭当面之敌后,第50军和第66军向博川方向进攻,第39 军迅速渡过清川江向价川方向进攻。

东线:第20军首先将古土里、柳潭里之敌和下碣隅里之敌隔离,保障第27军歼灭柳潭里、新兴里之敌,坚决阻敌北援。同时,军主力对下 碣隅里之敌实施突击并歼灭之,另以一部分兵力攻歼仓里之敌。第27军 首先歼灭柳潭里、新兴里之敌,而后协同第20军歼灭下碣隅里之敌,并以一部分于西水里、小汉岱地区向赴战岭方向警戒,保障右翼安全。第26军位于临江地区,为兵团预备队,随时准备向惠山镇方向机动。

彭德怀的作战风格以勇猛见长,善打攻坚战与遭遇战。此次部署明显可见,就是要与美军打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
对阵的两军都拉开了决战的架势,麦克阿瑟已经在媒体前面向世界宣称,中国军队是不堪一击的,而且也不会有胆量来和强大的美国军队对抗。他的军队将在鸭绿江封冻之前赶到那里,结束这场战争。

对不久前刚刚入朝的中国军队来说,如果无法迅速战胜对手,就有被赶出朝鲜的可能,只有尽快打碎那把铺天盖地砍过来的战刀,才能打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朝鲜之战的危局,在这片土地上站住脚,这是事关朝鲜战争未来走向的一次关键之战。

大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是麦克阿瑟如同仁川登陆再辉煌一把,实现他“饮马鸭绿江”的惊人之语;还是中国军队将把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对手打翻在地,给世界一个奇迹?谁胜谁负,战争的铁血法则将给出答案。

25日黄昏,在清川江以北整个西线的宽大正面上,中国军队向美军和韩国军队发起了全线攻击。

第38军112师由妙香山以北出击,当夜翻越高过1229米的妙香山兄弟峰,于26日5时置占德川西侧地区,截断了韩国军队7师西逃价川的道 路。113师于26日8时进占德川东南地区,切断了德川、宁远两地韩国军队的联系和南逃北仓的道路。该师侦察连和军直侦察连组成的侦察支队,于26日8时进至德川以南的武陵里,炸毁了武陵里西侧的公路大桥,并占领552.3高地,阻击南逃北援之敌。114师从正面向德川突击,于26日11时进占德川以北地区,将7师压缩于德川。38军对7师完成合围 后,遂令所部开始攻击。从当日15时起,韩国军队7师师部及其5团、8 团残部共5000余人,在飞机支援下,分3路多次向西南方向突围,均未得逞,战至19时,除少数逃窜外,大部被歼。德川之战,38军一昼夜前进了50—70公里,共毙、伤、俘敌5000余人,缴获火炮156门、汽车218台。

志愿军第42军于11月25日黄昏开始,对宁远地区的韩国军队8师发起进攻。126师2个团于26日凌晨,分别进到宁远以南及其东南地区,切断了宁远之敌逃往南面及东南面的道路,同时阻止孟山之敌北援。124 师率4个团(含377团)进入宁远东南地区后,向宁远发动进攻。125师 则对宁远进行正面攻击。该师374团1营为尖刀营,向宁远迅猛攻击前 进。其尖刀连利用敌人接合部的空隙,迅速突入宁远城内,与韩国军队展开激战,歼灭其10团指挥所,使宁远以北地区的韩国军队失掉指挥, 出现混乱,大部被歼。26日拂晓,第42军以7个团围攻宁远,歼敌大部。由于迂回部队376团途中受阻,未能按时切断宁远西南的道路,宁远残敌乘隙南逃。韩国军队8师师部及16团残部由孟山向南退至北仓。 志愿军第42军各师于11月26日进占盂山地区。

11月26日,美军战役布局的右翼被志愿军打开缺口后,立即将顺川、价川地区的美军骑1师和土耳其旅向东调动,弥补已暴露的侧翼。 志愿军为发展战役胜利,当即令第38、42军迅速向价川、顺川和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切断美军退路,打乱其战役部署,配合正面4个军在运动中歼灭清川江以北和以东之敌。担负战役迂回任务的2个军,于27日开始向美军侧后攻击前进。当日黄昏,第38军112、114师由德川沿公路向价川进攻,途中粉碎了土耳其旅和美军的阻击,于29日拂晓进至价 川以东的风鸣里地区,与该地美军展开激战。其中112师负责围歼,114师向风鸣里东南地区前进,以截击突围南逃之敌。第38军113师于27日 晚沿德川至价川公路南侧向三所里急速前进,经一夜的艰苦跋涉,行程 70余公里,其前卫338团于28日7时进至三所里,出敌不意地发起攻击, 一举歼灭该地韩国军队1个连和由北向南逃跑的美军骑1师5团的先遣分队,占领三所里东南高地,切断了美军经此南逃的道路。当日10时,338团又截住由北南逃的美军骑1师5团,激战8小96时,粉碎其10余次冲击,迫使该敌折转北撤,改道经西边的龙源里南逃。113师337团于29日4时进到龙源里,与南逃美军骑1师5团遭遇,当即予以截击。至此,美军第9军主力即2师、25师由价川经三所里、龙源里南逃的退路被截断。 第42军在左翼与第38军并肩迂回前进,于27日攻占北仓,歼敌一部。28日夜,第42军由北仓向顺川攻击前进。前卫125师于29日夜进到新仓 里,遭到美军骑1师7团阻击,没有及时抵达顺川。另两个师先头部队于 12月2日凌晨进至顺川东南的殷山等地。但为时已晚,且未过大同江先敌进占顺川、肃川,因此未能截断美军从安州南逃平壤的退路。

在113师血战三所里的同时,彭德怀命中国军队发起全线总攻,各路中国军队勇猛追杀,不断分割包围美军,不断压缩包围圈。第39军凶猛压向军隅里的美2师;40军配合39军一部追歼美2师,另一部攻向龙源 里;38军114师则突破土耳旅的阻击,迅速冲向三所里。在以价川为中心的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之内,中国军队用无数支部队,将美军主力分割开来,加以凶猛的攻歼。38军副军长江拥辉登上山头,眼前的情景让 征战几十年的他都感到惊心动魄:“我站在高处,放眼南望,冷月寒星 辉映的战地,阵阵炸雷撕裂天空,‘轰隆隆,轰隆隆’连绵不断。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成串成串的曳光弹、照明弹、信号弹在空中交织飞舞, 炮弹的尖啸,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发出的闷哑的爆炸声,在峡谷回响不息。敌我双方在公路沿线犬牙交错地激烈战斗,那是我从戎几十年,从未见过的雄伟、壮阔的场面。敌人遗弃的大炮、坦克、装甲车和 各种大小汽车,绵延逶迤,一眼望不到头。到处都是散落的文件、纸 张、照片、炮弹、美军军旗、韩军八卦旗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在中国军队的猛攻下,“联合国军”苦苦支撑,战斗意志终于崩溃,全军成大败之势。其中美2师最惨,能逃回去的士兵只有原编制的20%,损失人马在4000人以上。而5000多人的土耳其则减员3500多人。被堵在价川及三所里一线的美第9军再也顾不上打开向南的公路,只好 丢弃了全部的2000辆汽车、几百辆坦克和上千门大炮。美2师呈溃散状态,徒步向西翻山越岭逃向价川至肃川公路。美25师则向西一边与39军激战一边渡过清川江南逃。最后与被中国军队50军和66军打下来的美24师及英27旅会合,沿安州至肃川一线沿海公路亡命南逃。非常可惜,原定外层迂回掐断美军这条最后退路的42军在新仓里遭遇骑1师的顽强阻击,没能按时攻占顺川,致使美军一部及时西撤。后又未向肃川坚决攻击前进,致使美军大部队终于死里逃生。

西线美军此后再无心恋战,狂退300公里,一直退到三八线以南。 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乱军中翻车身亡。39军116师和40军120师 向平壤追击前进,于12月5日进入平壤市区,次日配合朝鲜人民军收复了被美军占领47天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中国军队西线作战已成大胜。彭德怀通令全军嘉奖38军,并亲笔在嘉奖电上加了一 句:“38军万岁!”

西线作战,中国军队歼灭韩军第7师和第8师大部,土耳其旅和韩6师一部,重创美军骑1师、美2师和美25师,共计歼敌2.3万余人,缴获 与击毁各种火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支5000 余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14:47:44 | 只看该作者
(二)王牌对精锐

西线战事正酣,而东线的长津湖地区却异常奇怪地一片平静。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周围几乎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龇牙咧齿的山岭撕 开长津湖面,形成犬牙交错的山恶水险之势。长津湖地区林木茂盛,道路崎岖狭窄,村落稀疏,人烟寥落。自10月下旬进入冬季,11月下旬日 平均气温已降至零下27摄氏度,战场环境险恶异常。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东侧,与湖西侧的柳潭里遥相对应,各自向南的公路在下碣隅里交汇,形成公路枢纽。这三个不起眼的小村镇,因这场战争而声名大噪。

9兵团在行军途中,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10万人悄然进入战区。“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9兵团的行动踪迹。战后,“联合国军”将9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在了解到志愿军某师竟然创造了连续18天在崎岖山地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而且是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格登满怀敬意地评价道:“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

事实上,寒冷的冬天给志愿军部队的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隐藏10多万人的行踪,9兵团的两个军在没有卡车的情况下,穿过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20军58师172团1营排长王学东回忆:“在这种情况下,行军根本就没有什么速度可言。师部炮兵营中有些马匹不肯在 覆盖着积雪的、沿着悬崖的羊肠小路上走。这样走实在是太滑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就想出了办法,将羊毛围巾盖在悬崖边的冰雪上, 用这方法使马匹安全地通过了小路。”令人恐怖的寒冷和后勤补给的严重不足,导致了9兵团在11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之时仍没有进 入进攻位置,志司不得不批准9兵团延期2天的请求。这也就是志愿军西线25日开始反击而东线依旧平静如初的原因。

11月26日,9兵团20军四个师(第58、59、69和89师)和27军的三个师(第79、80和81师)共约8万人,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难,悄然进入攻击位置。27军第94师和26军也开始从厚昌地区向长津湖开进。

此时“联合国军”东线美第10军也摆开了阵势,具体战役部署为:以陆战1师担负主攻任务,首先攻占柳潭里以西约90公里的武坪里,然后向江界方向继续推进。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部队,在陆战1师东侧展开,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韩第3步兵师则负责掩护左翼,并保护后方地区。该计划于24日晚获得麦克阿瑟的批准,第10军随即于25日正式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各部于27日发起攻击。其兵力编成和配置地域为:

内洞峙:陆军第7师32团第1营、31团重迫击炮连;

新兴里:陆军第7师31团第3营、第57野战炮兵营A连B连及第15防 空炮营D连;

后浦:陆军第7师31团团部和坦克连(22辆坦克);后浦与泗水里之间:1.31团卫生连当晚到达后浦继续向北;2.第57炮兵营支援连当晚在后浦与泗水里之间宿营,28日到达后浦;

泗水里:陆战1师第1工程营A连;

柳潭里:陆战5团、陆战7团(欠2营营部、F连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1营、第4营和第3营G连I连;

德洞山口西北无名高地:陆战7团1营C连(欠1个排);

德洞山口:陆战7团第2营F连;

下碣隅里:陆战1团第3营(欠G连)、陆战7团2营营部及机炮连、 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D连和3营H连、陆战1师第1工兵营D连、第10军第10工兵营D连以及一些排级零散支援单位;

古土里:陆战1团团部及第2营、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E连、陆军第7师31团B连、陆军第185工兵营以及一些零散单位;

真兴里:陆战1团第1营; 麻田洞:陆战1师师属坦克营(辖四个坦克连,约70辆坦克)。

陆战1师师部还在兴南,但是师司令部和各部门的主要人员都已在赶往下碣隅里途中。这样,在长津湖地区,美军共有步兵四个团、炮兵一个团又一个营、坦克一个营又一个连,总兵力近三万人。

此外,陆战1师的师侦察连、陆战1团3营G连和英军海军陆战队第41分遣队正向长津湖地区前进中。

陆军第7师31团2营(欠E连)在咸兴。

当9兵团准备攻击之前,并没有得到如此细致的敌人编制、装备、 历史延革及动态情况。很多美军部队的资料还是战后由双方研究战史的 专家整理出来,而处于战时的9兵团首长宋时轮、陶勇及詹大南和基层 指挥员朱文斌等人当时并不知道如此详细,甚至很多军、师一级首长都不知道美陆战1师的少将师长史密斯的全称,更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将军何许人也。

“联合国军”摆在长津湖地区的三个师当中,最精锐的部队陆战第1师,无疑是绝对的主力,是志愿军最强的对手,能否战而胜之,是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关键。美军陆战第1师的历史悠久而辉煌,参加过美国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战争,从来没吃过败仗,享有“先驱师”和“常胜师”的美誉,可谓是美国陆军当中的“天之骄子”。

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775年的海军陆战队第1连,不仅是陆战队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也是美军中历史最长的一支部队。

该师所属的第1陆战团成立于1846年,是美海军陆战队中成立的第一个团级战斗部队,作战硬朗,几乎无役不从,曾参加过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以及美国历次的海外战争,其中包括:19世纪80年代入侵墨西哥、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战争、1906年侵略古巴、1914年入侵墨西哥和 1915年入侵海地等战争。陆战第1师的其余两个团第5陆战团和第7陆战 团分别成立于1914年和1917年,虽然比陆战第一团成立时间稍晚,但获得的荣誉并不少,其中第5陆战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因战功显赫而 获得法国政府嘉奖。

1941年2月,以第1、第5、第7陆战团为基础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 勒热那基地组建了陆战第1师,该师刚刚组建完毕即开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线,立刻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尤其在太平洋战场上表现出色。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陆战1师与驻守该岛 的日军苦战,经过连日浴血搏杀,终将顽强的日军全部歼灭,而陆战1 师一战成名,因其辉煌战绩与顽强斗志在美军中第一个荣获以总统名义颁发的“优异部队”奖章,并因此在师徽上永远留下了“GUA? DALCANAL”(瓜达尔卡纳尔)的字样。随后该师挥师东进且愈战愈勇,又先后参加新不列颠岛、帛硫群岛和冲绳岛等登陆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等王牌之师。

此次陆战1师来到朝鲜战场,应该是有备而来,他们的兵员包括战 争爆发后征召的预备役人员全部都是志愿兵,也就是说战斗成员中大部 分刚参加过二战,兵员的作战经验和作战技能均属一流,与主要由征募兵员组成的美军其他部队相比,在士气与作战技能上均高出许多,因此这支投入朝鲜战争的陆战1师绝对是一支百战劲旅。

朝鲜战争爆发后,陆战1师很快便组建起运,最先到达朝鲜战场,其第一批参战部队是由陆战第5团为骨干组成的陆战暂编第1旅,8月2日即在釜山登陆,作为第8集团军的预备队,充当了消防队的重任,四处 奔忙“灭火”,抵抗朝鲜人民军的勇猛进攻,为洛东江防线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为美军的后续扩大战争规模争取了宝贵时间。而后陆战1团和7团于9月全部到达朝鲜,陆战1师便作为麦克阿瑟手中最可器重的王牌, 也是麦克阿瑟敢于冒巨大的风险在仁川实施登陆最有力的砝码。陆战1师没有辜负麦克阿瑟的厚望,担当起仁川登陆急先锋的重任,赢得了最先在仁川登陆的荣耀。

陆战1师与中国也是颇有渊源的: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 美军就是该师部队;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北平、天津、青岛等地登陆的 也是该师;1946年“安平事件”和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也是该师所为。此番又在朝鲜狭路相逢,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志愿军9兵团则是由解放军三野最精锐的3个军组成,这些部队此前赢得过“黄桥决战”“孟良崮”等多次战役的胜利。

9兵团的宋时轮、陶勇等一干战将均是战场上杀出来的百战将星,他们并不理会学者描绘出的好像武侠片一般的恩怨情仇,在意的是陆战1师的战斗力和美军的战斗特点,更要结合自己手下部队的战斗特点, 如何打败骄横的美陆战1师。

9兵团在侦察中得知,陆战1师下辖陆战第1、5、7陆战团,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而就装备和战斗中可得到的加强、配属、支援、保障等方面来说,一个陆战师可以顶得上志愿军三个军还强,说武装到牙齿一点也不为过。其所属三个陆战团,每团通常可配属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战斗工兵连,由此组成团级战斗群,作为独立战斗任务的基本战术单位。陆战团以下单位为三三制,团属建制火力单位包括一个装备12门107毫米重迫击炮的炮兵连、一个装备5辆坦克和6门75毫米战防炮的反坦克炮兵连。全师的重武器主要有约85辆坦克、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75毫米战防炮和81门60毫米迫击炮。

此外,他们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

如此算来,此一个师的装备差不多要超过志愿军全军的重武器装备,让9兵团首长大为眼热。而陆战1师的单兵轻武器装备也很先进,普通士兵即装备M1步枪,班排长配备卡宾枪。

9兵团官兵仍然与志愿军其他部队一样,从小米加步枪的战斗历程中走来,从来都是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较量,所以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顽强战斗作风,对美军看似奢侈的后勤保障能力及强大的火力、机动力,在战争开始前了解不多,以为美军不过是跟国民党一样的纸老虎罢了。

宋时轮给9兵团定下的计划是:由北向南,首先歼灭最北面柳潭里与新兴里两地的美军,接着再歼灭下碣隅里的美军,最后转移兵力围歼陆战1师敢于北上增援的部队。27军负责正面攻击,20军迂回到侧翼实施穿插,将陆战1师和美7师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和古北里四个地区。

具体作战部署为:20军59师攻击柳潭里以南的德洞山口,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联系,并从南面攻击柳潭里;58师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下碣隅里;60师从古土里以北出击,切断古土里与下碣隅里道路,从北面攻击古土里;79师以一个团协同59师攻击柳潭里之敌,主力两个团在柳潭里以西展开,作为军预备队,战斗开始后89师改为警戒社仓里之敌。27军79师从北面攻击柳潭里;80师和81师一个团攻击新兴里;81师主力两个团则在赴战湖地区展开,对该地区的美军第7师31团一部进行警戒,并切实掩护军的侧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15:48:35 | 只看该作者
(三)收报奇功

宋时轮带兵打仗是极其严格,同时他对自己带的兵还是非常了解的,这些9兵团的干部只要有仗打就会兴奋起来,对于他们来说,保家卫国冲锋杀敌是军人的荣誉。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宋时轮还是9兵团的各级指挥官,都觉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作战,不管是面对哪国的部队,都有信心让对手领教一下9兵团的厉害。

宋时轮根据部队的战术特点,计划20军负责穿插包围,27军负责攻城拔寨,26军作为预备队,随时根据战事的发展进行增援和堵截。并且告知各军指挥员,11月26日将会发动进攻,彻底消灭美军,各单位务必在26日前进入到预定的战斗位置。在发给20军、26军、27军的电报中, 他指示各师团将要深入长津湖作战,并且强调“军师团营均应沟通电话联络,在战斗发起前军师暂停止电台通讯,并禁用号音,以严格保密”。

在20军军部负责电台的吴昌业一直跟随军部行动。一过鸭绿江大桥,吴昌业心情压得像喘不过来气似的。朝鲜的村镇和公路上硝烟弥 漫,美军飞机扔的凝固汽油弹,就像汽油桶一样,到了地面如同天女散花,一下迸成无数的火星,一片火海。一股股焦煳的烟气袭来,让他觉得浑身上下都跟着难受。吴昌业几乎是捂着鼻子进入的朝鲜。

部队行动相当保密,晚上行军,第二天拂晓前所有人员、武器都隐蔽起来。后来美军陆战1师跟志愿军一交手,吓了一跳,做梦也没想到 一下子冒出那么多中国志愿军。吴昌业的电台当然更要悄无声息,不能开机,专业术语叫保持“无线电静默”。军部的电台也就五六部,对下属3个师各1部,对上联络兵团1部,1部备用。可以说志愿军的通信手段是相当落后,与美军无法相提并论,差距不亚于小米加步枪对付飞机大炮。

开始行军的时候,大家没太觉得累,就是有些不习惯。过去在国内 战争中的行军,夜间也有,一般是白天。在朝鲜必须夜间行军。吴昌业长期背负电台走路行军,早练出了“飞毛腿”的本事,所以行军不是问 题。但每到宿营就头疼。朝鲜老百姓烧的炕,不像中国东北老百姓家的 炕是砌起来的,朝鲜的是一进屋炕就在地上,人进去吃、住、睡都在炕 上,开始吴昌业不习惯,后来蹲守在废矿洞里,蹲守在寒冷的冰雪中, 想起那热乎的炕头,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从南方来的志愿军战士都喜欢看雪,那是在南方时的向往,而到了 朝鲜就憎恨起那漫天的大雪。过鸭绿江的时候,吴昌业还希望天空能下些雪,想好好看看雪景,可那天晚上没下雪,不免有些失落。向长津湖战区集结的时候,吴昌业都怕了那半米厚的雪,背着电台每向山上爬一 步,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还冻得直打哆嗦。刚过鸭绿江的时候,不紧张,都是从解放战争中走过来的人,对行军打仗从心理上来讲,一点恐惧感都没有。而且刚过江并没有遇上什么特殊情况,因为行动极其保密,美军的飞机和地面侦察并没发现20军的行踪。

后面的日子就艰苦了许多。吴昌业没想到在鸭绿江边洗了一次脸 后,再洗脸就是一个月以后了,因为没有水,工作忙起来也没工夫去洗 脸。自打从山东济宁上了火车,吴昌业在火车上度过那些天,没怎么睡 个好觉,当然也没怎么顾及洗脸的事,当时并没觉得有啥不舒服。火车 到了吉林梅河口,部队要求轻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标记的都不能带, 所以吴昌业没了脸盆,对洗脸的事耿耿于怀。

在梅河口停留两个多小时,部队轻装,往辑安走。吴昌业到了辑安才觉得相当疲劳。他跟随军部先到一个叫太平庄的村庄,离辑安大概有 三到四里路,在鸭绿江边。吴昌业特地到江边看了看,江水非常绿,很美。不少朝鲜妇女,头上顶着罐子或者包袱,从江的对岸朝他们这个方向走。吴昌业向当地的中国老百姓打听,他们说中国人也经常这样来回 走的,只是可怜的朝鲜人民饱受战火涂炭。吴昌业听后顿时义愤填膺。

在辑安,吴昌业遇上了撤下来的朝鲜人民军,当中有不少是以前的 解放军战士,一个个疲惫不堪,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见了面都百感交集,他们就问吴昌业,你们有多少坦克?有多少大炮?有没有飞机?吴昌业哑口无言,好像没有这几样东西就打不了仗似的。

吴昌业不断地收报、发报。战斗一天天临近。战斗打响前,无线电通信尽量不过多使用,怕被美军飞机发现目标,更怕美军先进的无线电侦听。只要美军无线电侦听到某地区有大量的电台呼叫信号,就断定是指挥机关或是首脑机关,随后便是一顿狂轰乱炸。志愿军通信人员采取的对策是只留一个值班台,保持收听,不发话,也不发报。等战斗打响,所有的电台才开始工作。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西线志愿军13兵团有意向后慢慢撤退,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美军吸引过来。东线志愿军9兵团也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部队到了指定位置也不和美军接触。只要部队行军,就把电台关掉,到了新的地点,马上架设电台,开始呼叫,故意让美军侦听到,以为志愿军撤退了,而后再关电台,让信号消失,使美军摸不清动向, 用无线电通信牵着美军的鼻子。所以吴昌业入朝以后基本没有休息过,每天背负电台不停地行军。

11月26日10时,距离发起总攻的最后时刻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吴昌业在搜索9兵团频率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了一个十万火急的电报,这 让吴昌业马上就紧张起来。他甚至来不及请示领导,就急忙把信息抄录 下来,映入吴昌业眼帘的只有寥寥数字:张廖,26晚停止总攻。宋。

吴昌业第一时间把电报送到主管领导报话队主任吴贺民手中,吴贺民看了电报第一个念头就是事关重大,万分紧急。

报话队的几个电台都忙碌起来,一直向9兵团发报,却迟迟不见回音,所有人都非常紧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各师团已经蓄势待发,万万是不能出错的。简易的小防空洞虽然四面透风,但吴昌业攥着铅笔的手心却一直在冒汗。作战科长朱景辉在旁边不停地催促,吴昌业便一遍又一遍地呼叫。终于等来了兵团的回音。不单是吴昌业听到了,几个台都听到了。吴昌业要求兵团台赶紧把电报重新发过来,其他几个台同时帮助抄电文。其实吴昌业自己一抄下来,便心中有数了,当时他就把铅笔往半空一丢,一口气总算是松下来了。大家抄的都一样,翻译出来的电文仍旧是“张廖,26晚停止总攻。宋。”

吴昌业的电文终于得到了核实,并立即传达给各部队。当天晚上,吴贺民专门拿出了一瓶多日珍藏的老酒和吴昌业喝了几杯,这个信息如果没有传递出去,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按照志愿军总部的计划,西线和东线同时发起攻势,而东线推迟攻击的原因是东线部队没有全部按时 到达预定位置,而没有到达预定位置就形成不了对美军的合围,形成不了合围就容易把战役打成一锅“夹生饭”,放跑了美军不说,搞不好还会被美军从侧翼突破,形成反包围,导致整个战役的失利,从而影响朝鲜 战场的全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15:50:2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鏖战新兴里

美军31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损失过半,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

美军31团成为志愿军击溃的最大的“联合国军”单位。


(一)新兴里第一夜

11月27日,志愿军9兵团向长津湖美军发起总攻的日子终于到了, 好像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场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长津湖笼罩在白雪皑皑之中。

9兵团司令宋时轮、副司令陶勇、27军军长彭德清,20军军长张翼翔,9兵团所有的指挥员都在注视着手表上的指针。

16时30分,长津湖战役打响。最早开始战斗的是新兴里。长津湖地 区如同巨大的“Y”字,“Y”字右端的节点是新兴里,左端节点是柳潭里,“Y”字中央便是长津湖,下碣隅里位于三条线中央,后面是古土里,“Y”字最下端直通元山港。

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以东,丰流江从村北汇入长津湖的南侧,村子地势是南高北低,东西狭长,村北地势平坦且有窄轨铁路(但已废弃)和 公路,村西滨湖,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村南主峰、1221高地、1239高地三座山峰呈三足鼎立之势,鸟瞰通往后浦、下碣隅里公路。严格说,新兴里算不上是个村落,没有街道也没有明显的区域分界,只是在人烟寥落的长津湖地区,几处独立家屋还算相对比较集中而已。

志愿军在新兴里的对手是美陆军第7师31团。该团曾于“十月革命”后入侵过苏维埃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战功显赫,被伍德罗·威尔逊 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由总统亲自授予“北极熊旗”。官兵多参加过二战,有着丰富的战场应变能力。进驻新兴里地区之前,该团配属第32团1营、师属野战炮兵第57营以及1个重迫击炮连、1个高射机枪连, 编组成团级战斗队,共3288人。指挥官为第31步兵团团长艾伦·麦克莱 恩上校(COL Allen MacLean),副指挥官为第32团1营营长唐·费斯中校(LTC Don Faith)。

11月27日,麦克莱恩上校率队到达长津湖以东新兴里,仍误以为志愿军在撤退之中,预备第二天进攻,不知志愿军第80师已经将作战队包围。

27日子夜12时,志愿军集中80师和81师242团共4个团,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对新兴里之敌发起了攻击。

有人把战功卓著的将帅们按照其作战特点进行过分类,大体有:战将、猛将、智将、儒将、勇将、信将、义将等,而27军副军长詹大南无疑是一员战将中的战将,志愿军中不可多得的悍将,深受宋时轮赏识。 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追溯到红军时期。当时宋时轮在红28军当政委,点名 向上级要了两个人,其中之一就是詹大南。后来宋时轮在八路军平北分 区716团当团长,詹大南在716团当特派员,两人的关系一直很熟。在八路军平北军区,詹大南曾带着一个营歼灭日军一个中队,打死150多鬼子,在当年的抗战中创造了一个经典的战例。那一仗胜利后,詹大南连 鬼子的军装、军靴都给扒下当了战利品,有的鬼子在死尸堆里装死,被扒光衣服后,竟穿着裤衩逃跑了。后来日军报复,扫荡到平北的时候,专门找穿黄军装的八路军决战,又被詹大南率部痛击。

解放战争打平津战役的时候,毛泽东讲,傅作义部主力35军很有可能向东向张家口逃窜。35军的军长叫郭锦云,是傅作义的嫡系,可以说是他的“眼珠子”,是他的全部家当。装备清一色美式装备,光车辆就 400多辆,武器也是美式的。一旦35军东窜到达北平,与傅作义会合,那么整个平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合围聚歼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当时詹大南率领部队先在张家口一线布防,首先是破袭战,将通往北平的铁路搞个大翻身,铁轨、枕木移除十几公里,连路基都快给翻空了,又破坏了公路,挖了不少沟坑,把机械化的35军阻挡得毫无办法。

通过有效的破坏和顽强的阻击战,为主力歼敌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巨大的歼敌战机。35军只能一路逃窜到新保安,落入杨成武和杨得志两个兵团的伏击圈中,受到两面夹击,35军军长郭锦云也在新保安兵败自杀。35军的最后覆灭,决定了傅作义集团在平津战役中的最终失败,包括北平的和平解放,都有詹大南的功劳。后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之前接见詹大南时只讲了一句话:“你就叫詹大南,在张家口……”

毛泽东就是在平津战役的过程当中,通过指挥张家口阻击战这个经历,对詹大南的印象深刻。而傅作义解放后当了水利部长,曾经跟周恩来提过詹大南,他说:“平津战役期间,那段历史我还是比较难忘的, 我想见见詹大南,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何许人也……”在傅作义的心目中,他对詹大南是非常敬重的。这段历史对傅作义来讲是一个最重要的 历史时刻,如果没有詹大南一战将35军挡住,平津战役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也许千年古城北平不会和平解放,也许要打得天翻地覆,而傅作义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历史的罪人。

詹大南参加完开国大典,正要起身去上海,中途遇到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宋时轮便说:“跟我去9兵团吧,到27军当副军长。”詹大南就 到了9兵团。詹大南来到朝鲜后便临危受命,被宋时轮委以重任,亲率80师和81师一个团包打新兴里之敌。宋时轮将这员虎将和兵团最擅长攻 坚的27军主力放在新兴里方向,希望他能率部在美军稍弱的防御方向打开战役突破口。

按照9兵团和27军战役部署,对新兴里与柳潭里之敌采取并肩突破的方式,而最初的主攻方向并没有定在新兴里,而是柳潭里。由军长彭德清和政委刘浩天统一指挥79师和20军59师,配属军炮兵等部队担负主攻任务,当面之敌是美陆战1师的第5团和第7团一部;而詹大南率领80 师和81师一个团负责围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31团的四个连。

真实的情况是:驻守在新兴里的是美第7师第31加强步兵团。31团的武器装备除步枪、卡宾枪、轻重机枪外,还有大量的60、90火箭筒, 57反坦克炮,60迫击炮和坦克22辆。二次大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 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是陆军中战斗力较 强的团队。可叹这么一支王牌部队很快便要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遭 到惨败的命运。

虽担负助攻任务,但詹大南并不轻松。美军的优势很明显,空中有 飞机,地面有坦克、大炮,机动有汽车,最关键的是美军的后勤保障比 志愿军要强过千百倍。

所谓“外行看战术,内行看保障”,美军吃着火腿面包,穿着厚厚的防寒服,睡着舒适的鸭绒睡袋;而志愿军将士在攻击发起前连冻硬的土 豆都吃不上一个,饿着肚子,穿着又单又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甭说打 仗,就是蹲一会儿下去,便起不来身子。詹大南受领任务的时候,甚至 还没摸清当面敌情。詹大南是个果断的指挥员,他清楚他手下部队的特 点,与强大的美军相比,美军是钢多气少,而我们钢少气多,有一往无 前的战斗精神,有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意志,所以詹大南决定迅速对新 兴里之敌展开攻击,以快速果断的行动弥补保障不足的劣势,以勇猛的战斗精神抵消火力、机动力不足的弱点。

27日下午,239团作战股长王可夫跟着团长、政委、参谋长到师里 开作战会,受领任务。到了会场一看,副军长詹大南铁青着脸站在那儿,一声不吭,就知道这仗难打。因为打谁都不知道,由参谋长给部署一下,回到部队就要做战前准备。等80师参谋长把战役部署讲完,大家就问:“副军长,咱们这是跟谁打啊?打李承晚还是打那个杜鲁门 啊?”詹大南就说:“实话告诉你们,敌军是谁,我也不知道,敌情不明 怎么打仗?我也不知道打李承晚还是打杜鲁门,说是一个营,打美国。”但詹大南后面还提了要求,说得很简单,瞪着眼睛说:“你们这些小子要给我打好,怎么打呢?要边侦察边打,边侦察边围歼。”完了问大家明白不明白,大家只好说明白了,王可夫也跟着回答明白了,因为跟着詹大南打仗心里有底。

詹大南粗中有细,做事斩钉截铁,异常果断。在战前部署任务的时候,詹大南只管明确任务,而且部署得很简单,只把各部队占领哪个阵地、攻击什么方向、拿下什么要点、担负什么后续任务、达到什么目的说得清清楚楚,其他的事只字不提,至于下级如何完成任务,那是下级的事,也就是给下级很大的指挥空间,换句话说就是充分调动下级的主观能动性。

80师238团经过长途跋涉,刚到达战区即被赋予任务,担任师主攻,负责歼灭新兴里地域之敌,在新兴里西北侧实施主要攻击。可是11月27日傍晚即将发起进攻的时候,该团先头1营居然走错了方向。他们按照一份日本绘制的地图开进,结果地上的道路并没有在地图上显示出来,而地图上显示的地物地貌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因此才走出去 不远就走错了路,偏出进攻路线达10多里。238团首长发现1营走错路,赶紧上报师指挥所,詹大南立即命令该团迅速调整部署。238团临时调 整了部署,3营由预备队改为主攻,超越至1营、2营前展开,占领新兴里北侧无名高地,而后行进间向美军发起进攻,而其他部队调整起来相当麻烦,因为需要与支援的炮兵重新协同,还有一些火器分队的部署均被打乱,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营跑错方向导致整个作战部署全部为之改变,导致攻击时间推迟将近两个多小时。

此时,其他参与攻击的部队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很多部队都等不及了。239团向师指挥所报告,该团不能再推迟攻击的时间。

239团的任务是负责攻击新兴里最东边的1455.6高地。作为辅助攻击团,后续任务便是配合238团向新兴里偏西侧的1221高地发起猛攻。 攻下这个高地还不算,还有后续任务,需要派出一个营向新兴里纵深方向继续发展攻击,还要堵住高地前的路口,卡住公路,防止美军突围和阻敌增援,算是80师插入新兴里的一个前哨阵地。詹大南对他们的要求 是要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1221高地,必须一战震撼新兴里之敌的防御,为全师打开战役突破口。

奔赴1221高地的239团2营由教导员张桂锦亲自带队,因为担负主攻的238团未能及时赶到,所以张桂锦的239团2营是新兴里之战向美军打响第一枪的部队。

2营是239团的主力,部队入朝后该营便直接归詹大南指挥,任务是侦察和保卫师部。此时詹大南还没有摸清敌情,便给张桂锦赋予了新的任务,除按239团作战部署担负攻击任务外,还让他带着尖刀分队到敌 前沿实施抵近侦察,并让作战股长王可夫将具体的细节向他布置,具体到每个分队在哪儿占领阵地、从什么路线接敌、向哪个方向攻击、从哪个地段突破,都说得很细,都是在地图上明确。两人分手后,张桂锦便迅速带着2营赶赴239团进攻出发阵地。

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半夜12时按计划攻击要发起了,突然接到师里命令,计划有变,推迟攻击时间,等238团到位 展开后发起攻击。238团是80师主力,此次新兴里攻击战斗,238团所属三个营,再配属240团一个营,总共四个营,还有师的炮兵等直属分队,而王可夫所在的239团,如果单独发起攻击,很难达成战术效果。 冰雪中部队又等了近2个小时,238团仍未到达指定位置展开,再不发起攻击,怕是被美军发现了行动企图,而且战士们在雪地里趴着,都快冻得不行了,已经有战士被冻死在雪地里。

239团便向师里紧急请示,部队需要迅速发起攻击。师里命令可以发起攻击了。憋了近三个小时的239团在冰雪里出击了,主攻营2营在张桂锦率领下,向1221高地接近。

张桂锦带着4连尖刀班摸到美军前沿,抵近侦察。离美军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三四十米,最近的地方十几米。张桂锦甚至都看到美军的岗哨 就在跟前转,一个美国兵,一个李承晚兵,一共两个岗哨。张桂锦盯得仔细,美军一共换了两班岗,12时换了一班岗,等到1时又换了一班 岗。不能再等了,再等就天亮了。接近2时,张桂锦跟营长商量把岗哨摸掉,不摸掉的话暴露目标不得了。

营长说先请示师里,问把美军岗哨给它摸掉行不行。电话直接打给 彭副师长,彭副师长说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不要暴露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15:50:53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战士扑上去,一下捂住嘴按着脖子就拖下来了,拖下来以后就 送到指挥所。先送到张桂锦的营指挥所,张桂锦见抓到了美军的岗哨,又觉得很头疼,因为俘虏说话听不懂,营里也没有英文翻译,所以就问 营里的朝鲜语翻译。翻译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区长,朝鲜族的,也不会英文。正好2营有一个文化干事,原是军里的干事,大概犯了什么错误, 降级处分,到2营当了文化干事。他读过高中略通英文,但只能用笔写 出来,用嘴说不行。就由他先审讯俘虏,他写一句问一句。张桂锦说你问问他是哪个部队的,俘虏说是美7师的。当时张桂锦就惊呆了,他们原来侦察得知,当面之敌是美陆战1师,怎么又出来一个美7师?再问美 7师是什么时候到达的?一问得知,美7师是晚7时到达的。又问陆战1师哪儿去了?俘虏说他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张桂锦又让问,换防以后你们为什么不构筑工事?他说是因为没看到志愿军,他的岗哨也没有工事。他还讲,因为他们的侦察机报告,在100里以内,没有发现志愿军的主力,所以他就睡安全觉了。张桂锦快速地思考着,一定要马上发起攻击,否则目标就暴露了,美军下一班岗哨到了换岗的时候怎么办?马上又请示师里,师同意发起攻击。

几发信号弹同时升空,张桂锦带着2营就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美军猛 扑过去。由于事先侦察得比较周密,各连长、指导员早把任务都区分到 各个排了,而各个排又分到各个班,班里分到各个小组,看到美军有几 个帐篷,哪个排在哪个方向,向哪个位置打,都搞得很清楚。所以攻击 一发起,战士们就各奔各的目标去了,而后便朝着帐篷里猛烈射击投 弹。2营进展极为顺利,攻击效果非常好。因为隐蔽得好,部队突然行 动,像从美军眼前猛地钻了出来,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美军第一次 见到如此神速的部队,第一次遇到不怕死的志愿军战士,当时就蒙了, 没等缓过神来,便被打倒了一片,余下的没等穿上衣服便做了俘虏。而 提前出击的2营并不与敌恋战,他们发现1554高地的附近电线电缆非常 多,灯光闪闪,车辆来来往往,当即判断那肯定是美军的指挥所,于是 奋勇冲了过去。

美军大部分都在鸭绒睡袋里睡得像死猪似的,被一阵乱枪和手榴弹 打得连鸭绒睡袋带人全都是窟窿,都被打死在帐篷里面。2营4连连长带 着一、二排顺着公路向前打,该连指导员在左侧靠近山根的位置带着3 排向侧方打。4连打进新兴里敌阵地以后,很快便夺取了第一个独立 屋,在夺取第二个屋的时候,一班班长宋宝藏与美军展开了肉搏。宋宝 藏原来是营部通讯班的班长,部队入朝之前他就坚决要求下连队,而且 要到突击班、主攻班去。营部就研究到底要不要他下去,临战了叫他下 去到战斗班排,再弄个人来也不熟悉营部的工作,但营长说他一定要下 去就下去吧。宋宝藏下去后在一班当班长,一直跟着连长行动。当他夺 取了第一栋房,向第二栋房子发起进攻的时候,突然从房子里窜出来一 个美国兵,一看只有他一个人,便大胆地扑过来。当时志愿军在战斗中 各小组已经分散开来,跟随宋宝藏的战士还没上来,美国兵扑上去把他 的枪一下夺掉了,而后死死地抱住他。

宋宝藏个子小,年纪也不大,还不到20岁。那美国鬼子人高马大, 死抱着他的腰。两个人搂抱着滚在雪地里,宋宝藏也不弱,一下掐住美 国鬼子的脖子,把美国鬼子掐得哇哇直叫,这时候战士小阎上来了,看 班长跟美国鬼子正在“摔跤”,竟分不清哪个是班长,哪个是美军,两人 在雪地里一滚,双方浑身都是白的。机灵的小阎马上通过个子高矮,分 清了敌我,那个高的,穿着皮鞋、戴着钢盔的,一定是鬼子,就用冲锋 枪狠狠地砸美国鬼子的头,一下便把那美国鬼子砸昏在地。宋宝藏骂骂 咧咧地爬起来,边骂边四处找枪,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最后只好就地 捡了一把,是美军扔下的。通常情况下,美军使用的枪支与他们支援国 民党的都是同样的,但是宋宝藏捡到那支却略有不同,上面竟安装了光 学瞄准镜,是一种新的装备,后来知道那瞄准镜配有红外线夜视仪,在 晚上可以把景物看得很清楚。宋宝藏带着他们小组的两个战士继续向 前,在准备打前面一栋房子的时候,突然从后边冲过来一个美国兵,宋 宝藏马上拿枪打,结果拉不开枪栓,因为美军那枪关了保险,同时安装 了红外线夜视仪,所以宋宝藏一着急竟不知道如何开枪,还没来得及研究好枪的问题,便被美军一枪打在肚子上,当时就不行了。小阎把他背 下来,抢救也来不及,很快就牺牲了。冰天雪地打仗,最怕失血。战 后,宋宝藏被追记一等功。

志愿军后续部队不断涌入突破口,4连指导员从山脚下一直冲到新 兴里村子里,连续打掉好几个帐篷,里面的人非死即伤。美军都死伤在 帐篷里面,有很多美国鬼子起来坐在原地还没离开睡袋就被打死了。

张桂锦的2营仗打得很漂亮,开始并没怎么伤亡。在肃清1100高地附近美军警戒哨后留下2班坚守1100高地,其余部队一路杀进村里,冲在最前面的指导员庄元东和1班多名战士倒在美军猛烈火力之下。连长李长言迅速改变战术,指挥部队以班为单位隐蔽前进,5班和6班连续消 灭了几所房子里的美军,营长进去一看,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来个 人,通过军衔辨认,其中有一个是上校,另外都是少校、上尉、中尉之 类的军官,大家知道打死了美军的大官,端的是一个指挥所。其中三间屋内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原来5班和6班打掉的是美军指挥部(这是美军31团3营营部,而不是志愿军战史上所说的 31团团部)。

由于事前不知道这几间房子是美军营部,因此在突入屋内的两名战士牺牲后就没有再派人冲进去做进一步肃清,只是往屋内投了几枚手榴弹,使屋内身负重伤的美军3营营长威廉·莱利中校等多人得以在天亮后获救。

接着5班和6班继续向西前进,拂晓前夕突袭了美军57炮兵营A连火炮阵地,干净利索地解决了一些还在睡梦中的炮兵,缴获4门105毫米榴 弹炮。A连余部退到B连阵地,总算顶住了5班6班的突破。

就在5班和6班接连取得战果之时,7班和9班夺取了公路桥边的家屋,控制了桥头阵地。至此,4连出色完成了穿插敌纵深的任务。但是4连伤亡已达67人,而且班排建制也已打乱,天亮后美军从三面反扑,4连处境非常危险,因此在请示2营后撤出新兴里。可惜由于兵力不足,缴获的榴弹炮和大量物资均没有带出,使这些炮后来还能为美军使用。好在美军由于所处地势较低无法进行弹照观测,空地联系也一度断绝,只能使用目视平射,其威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如此,4连还是在此次战斗中战果最为显著的连队,因此战后获得了27军授予的“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

239团1营和3营从丰流里南下经泗水里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展开后向新兴里发起勇猛冲击,先后攻占1455和1250高地,而后继续向新兴里中心发展,从南面和东南两个方向冲入新兴里,一时引起敌防御松动, 美军大乱。

此次239团的攻击战,真的像詹大南说的那样,边打边侦察,边侦 察边打,边打边围歼。开始的动作跟过去国内战争一样,先是把美军的 前哨警卫部队打掉,三个营分成三个方向,中间突破两翼包抄,将美军 的退路截断,防止其跑掉。歼灭当面之敌后,主力继续向北发展攻击, 配合238团歼灭纵深内的美军。张桂锦果然不负众望,带着尖刀4连顺着 电线往里打,一直打到美军的炮兵指挥所。张桂锦的2营完成当前任务 后,张桂锦和营长并没有满足于当前的胜利。张桂锦跟营长说:“再不 打部队在这儿挨冻干什么?咱们接着打。”结果一战便打到了敌纵深, 和240团一道,打掉了北极熊团的指挥所,击毙团长麦克莱恩中校。所 以新兴里战斗239团2营立了大功。

该团3营也打掉了一个美军的营指挥所。他们先越过铁丝网,而后 摸美军的警戒哨,再跨过堑壕。美军的工事修得很差,堑壕并不高,只 有半米多高,上面还铺着鸭绒被。结果3营一个突击便将堑壕里睡觉的 美军打掉,又击毁一辆敌坦克,抓了11个俘虏。两个营一路突破新兴里 前沿,又一直插到美军纵深。

只有1营发展得不太理想,他们是从中央突破,从中间向新兴里沿 一条沟打下去,遭到美军顽强阻击,伤亡很大,战果不大,攻击一夜, 也没突破进去。

2营和3营仅仅向团部送了十几个俘虏。俘虏数量不多的原因是部队突入后,美国兵都趴在车底下装死,踢都踢不起来,还以为都给打死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粮食提供给俘虏,所以参加攻击的部队都没怎么抓俘虏。

由于参与对新兴里进攻各团的勇猛动作,弥补了个别部队没有及时 到位的失误,对新兴里的攻击达成了战术效果。战斗打到拂晓,新兴里地域内各个高地都被詹大南率领的志愿军四个团占领。战斗是在志愿军 各部队行进间突然发起的,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达成了战术突然性。 而且由于志愿军战术动作非常迅速、非常突然,有效地破坏了美军各部队之间各兵种之间以及敌火力之间的协同,将围歼的态势继续保持,并 给美军巨大的持续性压力。

239团打得漂亮,而负责主攻的238团也不是吃素的。238团7连副连 长宋协生战斗发起前还趁着夜暗去侦察了新兴里的地形,一眼望去,黑乎乎的一片,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再看,还是黑压压的一片。就对教导 员说:“这个村子,也太大了,咱们的兵力太少,没法分配兵力啊。”其 实宋协生看到那黑压压的一片,竟是美军的坦克。教导员说:“老宋, 没关系,你看咱们后面还有一个警卫连跟着。”宋协生就跑到山坡上, 仔细看了一下地形,看完觉得心里很有底,隐约看见一二百战士都抱着 枪在那儿躺着,以为这些战士都在隐蔽。

宋协生和教导员运动到那个阵地上,静悄悄的毫无声息,战士们一个个脸上似笑非笑,宋协生用手一动,原来他们都被冻硬了,只有冻死的人脸上才像笑一样。宋协生不禁要掉下泪来,还没等攻击发起,这些 战士没有死在美军炮弹和子弹下,竟被活活冻死。

攻击过程当中,部队异常勇敢,7连长带一个排走在宋协生的后面,宋协生亲自带两个排在左面发起攻击。刚接近新兴里,就进入了美军的雷区。好在美军设置这个雷区是反坦克地雷,人踩上去并不能爆 炸,所以战士们并没理会,也没有采取排雷措施,大踏步地就冲了过去。此时,美军已经在公路上集结,在坦克的引导下,向山上反冲击,一直打到宋协生他们面前,简直成了对攻。宋协生也很纳闷,本来是去攻击美军,没想到美军却发起了反冲击,竟误打误撞地冲了过来。宋协生还没等反应过来,身上已经中了弹,脑袋一晕就什么也不清楚了。好在子弹并没有命中要害,只是子弹的冲击力把他撞晕,血哗地就从腿上流了下来。

宋协生已多次见过挂彩的战士流血流死的场景,正好警卫连从后面冲了上来,宋协生就把当面任务交给警卫连连长,把前边是什么情况、什么地形、什么敌情都交代了一遍,最后特意叮嘱说:“你们一定要注 意美军都在车底下,他们在那儿装死,必须要给他一枪才行。”可能连 美国人也知道志愿军这边宣传他们是纸老虎,所以故意装成纸老虎,而活过来便是真老虎。

美军是纸老虎只是战略上的藐视,实际上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志愿军手中的枪总是打不响,枪机都被冻得拉不开了。日本鬼子的38大盖根本不顶用,当时志愿军战士最喜欢用的都是缴获美军的卡宾枪,还有就是苏联的马克沁重机枪,其他的都不太好用。志愿军战士手 中的枪有的甚至一枪都打不响,成了名副其实的烧火棍,只能狂甩手榴弹。攻击发起后,很多战士不是被冻得站不起来,就是枪打不响,轻易 即被美军的火力击中。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子弹是从哪个方向打来,就被击中倒地。迷迷糊糊中,宋协生才觉得是坦克上的机枪打的,原来他们看地形时那黑乎乎的房子状的东西,居然是坦克。

由于没有什么夜视器材,美军坦克的火力又极强,宋协生他们只能靠血肉之躯向坦克靠近,而后就是用集束手榴弹,爬到坦克炮塔去炸顶 盖,或者炸坦克的履带。

差不多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有门炮该多好啊,可是手头什么也没有。宋协生的7连只有两门九二步兵炮,可早打没了炮弹。师里的炮兵团也有个编制,但没有装备,就是个空架子,有装备的一个炮连才有两门炮,步兵手中只有步枪、重机枪,还被冰冷的天冻 得打不响。但是战士们敢于拼命,杀到眼红的时候,也不管美军的炮弹和子弹了,只认方向,认准指挥员给指示的方向,或是用眼睛发现美军的位置,就没命地往上攻,后面的该掩护就掩护,很多时候都没什么掩 护,就是用自己的枪和美军面对面地打,用血肉之躯对付美军的钢铁优势。而当美军飞机来袭的时候,部队的伤亡迅增。趁飞机在空中来来回回地俯冲投弹、扫射之机,地面的美军便可以上车利用机械化优势逃跑。

240团同样也是由北占领进攻出发阵地的,但攻击方向与238团、239团不同,240团的部队首先向西,到达进攻出发阵地后,首先辅助 238团攻击,而后以团主力阻断敌人从西面来的增援部队,同时240团派出一个营实施大范围迂回穿插,从西面将新兴里之敌进行了包围。所以 240团运动距离较远,几乎是绕了新兴里大半圈,从新兴里西北一直穿 插到新兴里的南侧,而他们的战果更辉煌。

240团3营教导员毕庶阳率领3营从新兴里南面冲进村子,看见十几辆汽车、十几辆坦克围着两个帐篷。“我们冲进去就打,帐篷里有通讯器材和地图。炸了2辆坦克,当时在坦克边上发现1具尸体,是个当官的。”毕庶阳后来回忆说。全部攻占东山腰上的独立家屋后,4连长李长言又率4连突入敌军一停炮场,捣毁敌炮兵指挥所。收缴战利品时,官兵们发现,各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地上还有未燃尽的作战文书。

3营4连的战士们当时只顾着冲击、投弹,并没有觉得那就是“北极熊团”的团部。

240团3营3连在只剩下两个排的情况下,仍然要求担当主攻敌3座独 立房屋的任务。当他们攻下第一座房子后,由于后续部队未跟上,加之地形平坦,不便隐蔽等因素,受到敌火力的3面夹击。3连指战员独立与 敌展开激战,并炸毁敌坦克一辆。之后,他们继续向第二座房子攻击。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和20多个战士相继伤亡,经过极其惨烈的厮杀、肉搏,终于攻克了第二座房子和两个地堡。

当志愿军战士将9座房屋逐个攻克后,发现这里就是美军31团指挥所。在1座独立家屋内,竟有1具美军上校军官的尸体。后来证实,那就是“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美方称,当时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误认 为接近的志愿军士兵是美军,向他们喊话,结果第一个阵亡。

艾伦·麦克莱恩上校成为韩战中“联合国军”阵亡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上校(阵亡最高军阶)。

240团3营的任务是向新兴里美军阵地纵深实施穿插,攻击目标是内洞峙。内洞峙位于新兴里西北约5公里,地势较高,是新兴里地区的制高点。战斗打响后,据守此地的美军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的第一反应 居然是配属的韩国士兵由于神经过敏在乱打枪。240团3营连续夺取四个高地后被1318和1216高地美军火力压制,难以继续发展。团长立即将1 营投入战斗,这才打破僵局,于凌晨4时许一口气攻占三个高地,至凌晨,240团已占领新兴里东北、正北、西北一线多处高地。

240团7连连长姜庆云带领全连踏着厚厚的积雪隐蔽接敌,从27日晚上6时半开始一直到9时,走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接近到1249高地。根据团 里的部署,1249高地是靠近公路的要害,一旦占领高地便控制了公路。 因为要打下新兴里,首先必须拿下1249高地,这个高地是个要点。240团派出2营和3营共同对此高地发起攻击,姜庆云的7连任务就是沿着公 路两侧搜索前进。他们带了四门九二步兵炮、两挺重机枪,战斗打响后,便向1249高地发起猛烈攻击,5分钟炮火袭击后,只一个冲锋便将高地打下来。5班班长率领全班冲进帐篷的时候,美国人还在睡觉,只 一梭子便将梦中的美军打死,没死的都成了俘虏。

姜庆云带着7连并不恋战,顺着公路一路杀去,连续占领好几个高地,随后美军便开始反击。到第二天早上拂晓的时候,7连竟承受了美军七次反击,均将美军击退。就这么反复拉锯中,边走边打边侦察,连打带走地跑了几十公里。三个排只剩下一个排的兵力,子弹也快打光 了,但美军早坚持不住,开始顺着公路逃跑。

而王可夫跟着团首长在1455.6高地开设指挥所,靠前指挥全团战斗,将团首长的命令传达到攻击的部队。而提醒最多的,就是防止美军反击。美军遭到当头一棒后,被打得乱七八糟,脑袋发昏,他们也想反击,但不知道该往哪儿反击。跟谁打仗,打的是谁,他们也一样糊涂, 而且他们更糊涂,被志愿军的突然打击打蒙了。恐怖的黑夜过去,天亮了,美军的飞机前来助战,这个时候美军开始有组织地反击了。

天基本上亮了,师部打电话命令各部队根据美军作战的特点,白天 是美军飞机大炮横行的时间,为避免造成大的伤亡,决定让部队打到天亮以前,必须撤出来,等到第二天晚上再继续打。很多营连干部当时就 很抵触,马上向上级反映,说是不同意撤出战斗。本来部队打得很顺 利,伤亡并不大,240团主攻连4连,一共才伤亡了二三十个人。打的那 么大个仗,还打了一夜,才伤亡了那么几个人,不算多的,因此向上级 建议,要求继续打下去。可上级就是不同意,一定要把部队撤下来,结 果撤出来伤亡更大。
天已大亮,张桂锦再次打电话请示师里面,要求继续攻击。但师里说根据美军的行动特点,白天美军有飞机大炮,容易给志愿军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师首长决定,部队打到天亮以前,务必要撤出来,等到第二天晚上再继续打。张桂锦又请示说:“不继续打可以,但最好不要撤,咱们打到哪里,就在哪里构筑阵地防守,白天以防御为主,晚上再 进攻?”

上级并未同意张桂锦的请求,并要求他们,必须撤出战斗,构筑好工事,做好防空措施。一旦美军飞机出动,必须紧急规避,不许向美军飞机射击。

美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全线被动。美军战史这样记录当晚的战斗:31团3营在午夜遭到前后夹击,因为士兵刚经过几天行军,非常疲惫,所以戒备相对比较松懈,防线很快就被渗透。美军伤亡惨重,防线 随即崩溃,幸存者向西侧的柳潭里方向逃窜。只有村中央的机炮连利用其重武器较多、火力较猛的优势还能守住阵地。志愿军继续猛冲猛打,很快冲到3营营部,营部人员来不及进入附近的工事,只能仓促退进房间抵抗,大多遭到志愿军投掷的手榴弹杀伤。接着志愿军又冲向57炮兵 营阵地,该营猝不及防,大部放弃阵地退至二线阵地,火炮一发未放就 被志愿军俘获。而后从各处退下来的美军逐渐聚集到二线阵地,拼命顶住了志愿军的冲击。他们重新整顿后还在拂晓时发起了一次小规模的反击,但大部分阵地已陷入志愿军之手。天亮以后,美军这个营也没有恢 复阵地,但志愿军此次攻击唯一的遗憾就是火炮得而复失,使美军57炮 兵营的105毫米榴弹炮并没遭志愿军破坏,而第二天复又使用,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美军57炮兵营营部连和防空炮营一个连也在天亮后收缩防 御,调整部署和射向。他们从北、东、南三个方向构成火力网,战斗中以火力支援步兵的战斗,成为后来熬过数次冲击的重要支援火力。

首次与中国军队交锋即被打伤的第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中校是个果敢的军人,在多次战斗中屡建战功,但这个夜晚不属于他,且让他要用一辈子去记住这个晚上,他差不多被吓疯了。“中国兵人数这样多,如此顽强反复进攻的事我从未见过。他们冒着严寒和陆战队的炮火 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员们肃然起敬!对这场战斗,我感觉是强烈的,因为我失去了很多战友。我们伤亡惨重。我从未见过像 这样的战斗。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在阿登的最后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这些话是他后 来在回忆录中写的,而在新兴里那天晚上,他差不多要吓得啥都说不出来了。

经过一夜激战,238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线高地;239团攻占新兴里以南1455和1100高地,并曾一度攻入新兴里村内;240团夺取了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高地;242团攻占新兴里以南的1221高 地、高峰和新岱里,完成了对新兴里及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合围。28日天亮时,新兴里周围的高地,几乎全被志愿军所控制,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2公里的狭小地域,形势岌岌可危。

新兴里战斗的第一天,239团2营4连和240团2营4连打得最出色,其他连队也基本完成了任务,但关键仗就是这两个连打的,再加上240团 在内洞峙也连续攻击,打下了几个高地,虽然攻击目标不是美32团一 营,但是240团攻击得很顺利,由于志愿军战士冲进去之后,到处找吃的,所以很多躲藏的敌人没有被肃清。美军有一个特点,其实不能叫特 点,而是他们的士兵怕死,一看打不过,不是跑汽车底下就是跑到山洼里都藏起来,让志愿军一时搞不清敌人在哪儿,尤其在黑夜里,什么也看不到,而第二天敌人又都爬出来了。所以240团对美第7师32团1营的攻击,没有给对方人员造成太大的伤亡。

但志愿军此战的意义在于:将敌人的防御彻底动摇,只用一夜的时间就把敌人打得乱七八糟,敌人一乱,军心便不稳,随之大败。志愿军 战士在私下总结经验时也改变了很多做法,再遇到美军钻进车底装死什么的,也不管有没有违反纪律,不管他死不死都要补上一枪。因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的话,敌人第二天起来以后又会拿起武器与志愿军战斗。很多美国大兵趴在地上原地不动,用脚踢几下,他们都不动,还 以为是死了呢,结果到了第二天,志愿军撤走的时候,他们又死而复活 了。所以,志愿军战士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也算是接受了血的教 训:不管你死没死都再打一枪。

新兴里一夜战斗中,志愿军涌现出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孔庆三。孔庆三是80师炮兵团5班班长,当晚战斗中孔庆三所在炮班配属238团3营 攻击新兴里二沟,为了摧毁美军在一幢房屋里的火力点,孔庆三指挥炮 班将九二步兵炮前推实施抵近射击,由于天寒地冻无法迅速构筑发射阵 地,他只得就势利用地形将炮左驻锄扎在一块大土包上,但是右驻锄却 无处可以利用而翘起。此时战斗情况非常紧急,不容片刻犹豫,孔庆三 便将一把铁锹插进右驻锄的手提环,用自己的肩头死死顶住铁锹把,把自己的身体构成火炮的基座,然后大声命令炮手开炮——一声巨响之 后,房屋被准确摧毁,孔庆三则因巨大的后坐力撞击而死!作为炮兵班长,他非常清楚火炮后坐力的威力,也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结果,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生命,战后他被追记特等功,并追 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9 02:56 , Processed in 0.2491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