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楼主: 文如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连载』 《苏小驴学棋记》

[复制链接]

2496

主题

57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3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2-4 16:09:41 |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的“潜伏”生活

一个人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首先固然是要靠个人的努力,可是要是没有各种各样,或是必然或是偶然的因素,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和帮助那也是不可能做到滴。

学围棋之前我“研究”的任何一个项目要是坚持下去的话,恐怕我也就不会再学围棋了。“地下室”的地理位置绝好,和王老虎单位的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想想看,“王老虎”当初只要“溜号”十分钟就可以把我送去“托管”了,是不是太方便了。我每天又因此节省了多少时间啊!

在我之后到“地下室”找唐锦潮老师学围棋的孩子记得前前后后有十来个,九月份学校开学的时候有六七个吧。开始对下棋没什么感觉,怎么着也没有以前我学的那些东西热闹、有意思啊。告别了阳光,坐到了灯光下,生理学上据说是不利于心情愉悦的。从每天一堆小朋友热热闹闹的游戏,到坐在一个破木头墩子面前要求“深情凝视”,不知背后什么时候还会站着一个暴力老爸……这日子,这反差之大、情绪之抵触是可想而知的。

还是先说说唐老师吧。

记忆中那时候唐老师特别地忙。经常参与桥牌比赛的组织工作并参赛,在其它地方的比赛不清楚,至少每星期在“地下室”就有赛事。不过当时唐老师最为投入的还要算是足球了,唐老师好像和沈阳的球迷协会有什么关系,至少“绿茵酒家”就比他的主人唐锦潮知名度要高得多!

记得有一天,好长段时间不见的唐老师突然回来了,而且还笑容可掬地给我们每个人发了当时沈阳最好的糖——“不老林”。老师告诉我们他升段了,沈阳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五段棋手。唐老师对围棋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有过在棋友新婚之夜“杀”上门去“闲敲棋子”的“前科”;也有“高段”、“高龄”棋手连续参加段位赛的“壮举”;如今还有在新浪围棋每天下几十盘的记录……这些估计没有别人能做到吧。在笔记本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棋手每到一处比赛都是东西一放,先去住地周围找网吧的。但是甭管怎么着,你刚进去就会发现,唐老师已经坐在那多时了。

用“王老虎”的话来说,唐老师就是一个率性而为的散仙。要“托管”我们这些孩子,更怕我们在安全上出了问题,唐老师就请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来管教我们。记得女老师的名字叫于淼,客观地说,“托管班”孩子的大部分围棋基础知识都是她教授的。到我“真正”会下围棋了之后才知道,于淼老师的父亲当时在沈阳还算老辈的绿林强豪呢。想来当时和老于老师下的棋,还真比和小于老师多的多了。
在唐老师的这些学生中,我是第一个被“托管”的,又是唯一的一个女孩子,当然对地下室及地下室周围的“地形地貌”、“敌我态势”是最了解的了。比方说,地下室外面一个露天网球场的排水孔里面经常可以“捡到”漂亮的网球,孩子们就经常趁着中间下课时间去门口守株待兔……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这几个人,每天都有“收获”;“地下室”的后面有一块长满了蒿草的、还有一大堆煤的空地;“地下室” 中的常客,不论老少、不分职业只要有“雅号”我都清楚;还有,在我被“托管”后的大约一个星期里,唐老师就我这么一个学生,当然教学的效果也要好的多了。正因为如此,也就奠定了我在他们中间不可小觑的地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比后来的那些孩子早认识了几天的“眼”和“气”——骄傲啊,而且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托管”解散。

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学龄前儿童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通常不过15——20分钟,而那时候“托管班”的学习是没有“规矩”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可以是休息的理由;只要一个人要上厕所,就可以演变成全体的“胜利大逃亡”;那边有人找老师下棋了,这边“徒儿”们就先站脚助威后溜之乎也了。

不过要说真正对学习影响最大的还是地下室嘈杂的环境,受外力干扰而分心很难让孩子专注于身边的事物。所以,要想孩子学习得好、学习得专注,就要尊重科学。就是要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强制的延长。这是保护兴趣、保持注意力的首要前提。其次,就是要以各种方法促进、强化孩子的兴趣产生和保持。再有,就是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宁静感的氛围了。

这里还要忍不住“埋怨”一下地下室那迷离昏暗的灯光。地下室本来就光线不好,为数不多的荧光灯还有差不多一半是处于长期罢工的状态。然后唐老师还在灯上面套了一层各种颜色的荧光纸,那光线就可想而知了。我一直瞪着斗鸡眼在那里奋战,10岁上下就已经是个小眼镜了。虽然俺最终的悲惨结局与地下室的灯光应该没多大关系,但不是特别好的外部环境,也确实是导致俺师兄师妹们有些人中途放弃的原因吧。

当然啦,我们这几个孩子,在那个时候都是小不点,胜负之类的事情远远没有中间休息来的重要。来围棋班,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娱乐时间啦。

跑题了,回主题。

地下室的“潜伏”生活是愉快的。孩子们的愉快总是和淘气、意外,甚至危险联系在一起的。五六岁的孩子认识事物大都是感性的,我对“地下室”周围情况的了解自然也是表面的。我把“托友”们引领到“地下室”后面的空场上游戏,前面说过空场上有冬季供暖剩下的煤堆,虽说是剩煤堆可也足以吸引我们上下乱串、围绕打闹了。

没几天就出事了,一个“托友”在“敌人”的追击下,奋力从煤堆上跳下准备逃跑。可是那天他脚落了地却不跑了,也跑不了了,双脚不知怎么就陷下去了。起初大家以为,不就是陷到泥里去了吗?可是当他拔出了一只穿鞋的脚,和另一只脚上没有了鞋的脚的时候,我们哄的一声就都散去了……。
煤堆旁边居然还能有个粪坑(当时是这样确认的)!他,自由落体之后,就那么巧直接掉进去了。现在想起来都想笑……。记不得抢救“落粪”儿童的工作是唐老师还是于老师做的了,反正那天我们的议题不是谁棋臭,而是谁比“他”臭。

记得“托管班”里还发生过棒子打破头的事件。至于擦伤手脚,刮破衣裤,丢失书本,散落书包、水杯、雨具、钥匙……那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地下室生活,其实也可以说是我儿时美好生活的开始,棋学的怎么样,那都是后话了。

有一个问题至今我也没搞清楚。唐老师当初为什么办了那么一个“托管班”,“托管班”又为什么几个月就草草“收官”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6

主题

57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36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2-4 16:05:04 | 只看该作者
找到正解

正在王老虎筒子焦头烂额之际,晚报上的一则围棋班招生的消息吸引了他。人家大腿一拍:我姑娘脑袋大,聪明啊……学围棋准行。脑袋大是事实,聪明不聪明就不知道了。可脑袋大的苦恼一直伴随着我,几乎所有套头的各种衣服我穿起来都费劲……现在我去买高领毛衣首先要提醒自己的就是,小心发生头挤在中间上下不得的人间惨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对中国围棋的振兴,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乃至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促进都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历史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看的是越来越清楚。甚至它对我们这代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老爸就是当年中日围棋擂台赛影响下成长的棋迷之一,当时非常痴迷。他自己说过,有一次为了看实况转播,他居然放弃了坐火车去远郊采访。实况转播结束后又骑上自行车,用了三个小时赶到了农村的目的地。

王老虎这个棋迷的水平,我估计当时也就是大概懂得“金角银边草肚皮”,“七子两头扳中间一点就玩儿完”这个级别吧。他太需要一个玩伴了,太需要尽快的拉我“入伙”了。所以在我不停的“腾挪”、“转换”的过程中,在家里他也扮演着围棋教练的角色。好在他有自知自明,一没有抓紧、二不够认真,否则的话围棋说不定也早就被我“弃子”了呢!

记得那是在1988年的4月份,因为就要上小学了,围棋班的招生广告讲的是每天的下午上课,所以我就从幼儿园提前“毕业”了。

广告上的围棋班倒是不难找,当过通信兵、跑过方位角的王老虎准确地找到了地点,与我刚刚舍弃不久的学武术的地方——省体育宫就一墙之隔。围棋班在市体委的一个临街有独立门道的半地下室里,说它是半地下室是因为地下室是有窗户的,窗户仅仅比地平面高20公分吧。

多年以后,直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那个在我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永远不可能湮灭、钤记在心的地方究竟应该叫什么名字。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沈阳,要是不知道“地下室”,那他肯定既不是“三棋一牌”高手,也不是真正的棋迷和牌友了!

记得是妈妈领着我去“地下室”的。临街的“过道”(既不是路口也不是胡同,就是两面高墙中间不到两米的间隙)口,没有任何指示,前行五十米到了“地下室”的门口同样没有任何标记。那才真叫“药好不用尽摇铃,酒香不怕巷子深”呢!

在我将要成为“地下室”的小主人之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里已经是棋牌爱好者经常集聚的场所了。三教九流、七门八派、各色人等、熙熙攘攘、热闹非常。用“王老虎”的话来说,那里就是“牛鬼蛇神”、“东邪西毒”论剑、比武、聚会的场所。

我和妈妈走进地下室,就如同走进了“集贸市场”。那混着清爽茶香、浓郁烟草味道和“人味”十足的“气场”,是无视、忽略我们存在的……。招生广告上的老师叫唐锦潮,唐锦潮三个字对妈妈和我来说都是一无所知的。不过听说我们是找唐锦潮来学围棋的,人们立马对我们热情了不少。唐锦潮原来还是个名人啊……,好像那天晚上回到家之后爸爸妈妈挺满意的。

第一天唐老师不在,第二天接上了头。第三天唐老师对妈妈说,只有我一个人报了名,能不能让我先回家等几天等报名的孩子多了再来,刚好那几天他还有别的事情挺忙的。唐老师的建议当即遭到老妈“义正词严”的拒绝:按照广告孩子都退园了,你现在不教让等几天,我们都上班孩子谁看啊(俺老妈已经把围棋班当托管班了!)唐老师只好“践行”广告,收下了我这个学生。

我从小淘气,对任何事情都有这强烈的好奇心,还经常调戏王老虎。


3岁的时候,老爸带着我去车站买票,因为怕人多拥挤,就让我在车站对面卖橘子的地方等着,他自己过天桥去买票。结果他回来以后,发现我不见了,当时他魂飞魄散,发疯了一样去找,回了2次家(回家是因为我曾经离家出走……自己汗一记),再返回到车站。在20多年前还没有那么多公交车,老爸基本都是狂奔来回的。结果在快要绝望的时候,再回到卖橘子的地方一看,发现我居然聚精会神地在看人家称重量呢!老爸一时以为自己眼花,后来问了我才知道,原来俺等的无聊,去“视察”其他摊位,溜达一圈之后才回到原地的……


这事后来我有没有挨打就不记得了,不过是老爸时不时就讲的一件事,因为后怕。还有,我曾经在家里点火柴,差点烧掉了整个房子。至于和老爸捉迷藏,躲在各种角落让他崩溃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也由此,产生了我家传颂至今的警句之一:防火防盗放苏甦。所以让我学点东西,是不是也为了宣泄一下我那旺盛的体力呢?


老爸让我学习了很多项目,虽然是遵循着他自己的爱好来安排滴,也确实是给我绝对的自由。这里要表扬一下他了:开始读研之后也在上围棋课,接触的孩子们业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周末基本上就是赶场,上午英语、下午奥数、晚上围棋,第二天是上午乒乓、下午钢琴、晚上游泳……孩子究竟哪个是兴趣,家长不知道。孩子呢,每天疲于奔命,即使有喜欢的,也因为疲劳而失去了热情。最重要的是,其实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没有坚持下来。而家长有时候还会觉得孩子学了,应该就会很快进步,尤其是在与同期学棋孩子对比的时候。


其实学习什么项目都没有捷径可走,上课学习之后,下课再多多练习才是重点。上课老师讲了“金鸡独立”,如果回家没练习,过几周再去提问的话,估计孩子脑子里记得的就只有大公鸡单腿站立的搞笑造型了。现在似乎有句名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让我看,或许正是因为被这么一“忽悠”,孩子还真没跑起来……只不过这种“倒下”是隐形的、是“将来进行式”……


我的师兄师姐们,因为对围棋的喜爱而一直努力,即使最终没有成为职业棋手,也有了一个终身的爱好,一群一辈子的朋友。老爸日后也对我说过,围棋可以下一辈子,最起码你不会等退休以后没事情做(看看王老虎想的多远)。


刚开始学围棋,估计连王老虎筒子本人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苏小驴课外项目的终点站,他被我不断的转换给弄的很苦,也被我超级无敌的精力折磨得异常苦闷。当时他一定在想,万一这头小倔驴再和围棋无缘,可咋办啊。实在不知道让她学什么了。所以俺现在回想起来,天啊,围棋怎么就成了套住苏小驴的“笼头”,和晃荡在她眼前的“胡萝卜”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19 00:31 , Processed in 1.9305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