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2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惊蛰|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复制链接]

2498

主题

57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5 13:4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傍晚的闪电照亮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伍德河附近天空时,数万只沙丘鹤在普拉特河的浅滩栖息。
摄影:RANDYOLSON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日—6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是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是为“惊”。
故惊蛰时,雷鸣阵阵,地虫惊醒,大地回暖,春意渐浓,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春耕农忙之际。
唐代诗人元稹曾以淳朴明快的笔调,勾勒出独属于惊蛰时节的轮廓——
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摄影:CLAY BOLT

虽说“春雷惊百虫”,但其实,雷声对昆虫的影响甚小,气温上升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葡萄牙,聚集在一起的野兔。兔子繁殖迅速,往往也是春天的象征
摄影:DUNCAN USHER
农谚有言:“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将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时节,正所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

摄影:COURTESY OF SYNGENTA

惊蛰·三候
一候
桃始华
第一个五日,桃花初绽。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二候
仓庚鸣

摄影:JOEL SARTORE

第二个五日,黄鹂啁啾。
仓庚即黄鹂,嘤其鸣,
求其友,声声唤春来。
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北部的蓝宝石蜂鸟,正以一朵花为食。
摄影:ALEX SABERI
三候
鹰化为鸠
第三个五日,春气感物。
“鸠”为布谷鸟,而鹰本属猛禽。
古人认为,此时鹰化为鸠,
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可能是因春之蓬勃、春之温柔,
专于猎杀的鹰也暂化为预报播种的布谷鸟。
一只芦苇莺在喂一只年轻的欧洲杜鹃。杜鹃的父母把它的蛋下在莺的巢里,误将其当成自己亲骨肉的莺便心甘情愿成为杜鹃的“保姆”。
摄影:DAVID KJAER
惊蛰·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阳春三月,气态温升,应早睡早起,多进行室外活动,散步缓行,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或踏青赏红,或泛舟游湖,或席地而坐沐浴暖阳,不负三月春光短,笑看人间好时节。

摄影:ANNICE LYN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摄入大量脂肪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可多吃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摄影:VLADISLAV NOSICK / ALAMY

惊蛰·习俗
祭白虎 化是非
中国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伤人,犯之会遭遇小人、百般不顺,所以就有惊蛰祭白虎的习俗。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真·白虎

祭雷神 蒙鼓皮
《周礼》有云:“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人们认为,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故有雷声,因此人们也利用这个时机蒙鼓皮来祭雷神,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意。

摄影:CARSTEN PETER

惊蛰·饮食
惊蛰前后天气变幻莫测,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生津清热、润肺止咳、消食除滞,也合春季顺肝气、养脾气、润肺燥的养生需求。
民间一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据说是因为“梨”谐音“离”,一说古代走西口者“离家创业”,吃梨承载着“努力荣祖”的念想;另一说,也有让虫害远离庄稼,让疾病远离身体的寓意。
煎饼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惊蛰这天,农民会在自家的庭院里升起火炉烙煎饼,烟熏火燎,寄托让害虫灰飞烟灭的美好愿想。
驴打滚
在天津地区,惊蛰时节则流行吃驴打滚,因为驴打滚意味着“害虫死,人翻身”。

摄影:DIANE COOK & LEN JENSHEL

桃花红,梨花白,春雷响,万物长。
那些蛰伏的惊喜,终将破土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19 18:46 , Processed in 0.2282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