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杭埠河畔探上阳,消失百年的古镇

[复制链接]

2370

主题

2565

帖子

883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00: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束文杰
编者按 不久前,偶然发现一张清代绘制的《上洋城全图》(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收藏),一番欣赏之余,查询资料得知,所谓“上洋城”,乃是指当时位居黄浦江西岸的上海县城。早在明末清初之际,亦有诗人彭孙贻的名作《登上洋城望海》。上海县的前身,则是南宋咸淳三年(1267)设置的“上海镇”(属华亭县)。言及“上洋城”,不免又想起吾邑之上阳镇,二者虽为谐音,命运与经历却是大相径庭。本篇不妨谈一谈,杭埠河畔消失的古镇——上阳镇。

1870年,上洋城全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据《千人桥区志(初稿)》称:“上阳镇,建于唐、宋年间”,然查阅史料未见记载。综合宋代地理信息,舒城的草市镇设有六处,即九井镇、新仓镇、桃城镇、航步镇、竹子市、金鸡潭市等。“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舻”。如诗所云,大多数市镇是由分布在“两河”水道运输线上的草市发展而形成,其间又有陆运商道交织。“南商越贾,万帆巨舰,群行旅集;居民旅肆,烹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

宋代庐州舒城县示意图(制作 | 束文杰)


民间相传,北宋年间,名臣包拯为赈灾放粮,在杭埠河北岸新建水运码头,转运粮食物资,逐渐形成商贸集散中心,是谓“放粮镇”。查询《包拯年谱》获知:皇祐五年(1053),拯知扬州,旋又改庐州,迁刑部郎中。至和二年(1055),拯在庐州任至本年十二月,因在陕西转运使任上荐举凤翔监税卢士安不当,贬知池州,改授兵部员外郎。如此,包拯在“乡里”庐州仅任职三年,对于这一时期,史籍记有“执法严峻,不避亲旧,尝有从舅犯法,亦挞之”的事迹与评价。又翻阅古旧诸志之“祥异”,宋代仅有一条——“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大饥”,大中祥符五年即公元1012年,这年包拯十余岁,其父包令仪刚任惠安县令。综上所述,舒城县虽属庐州,但尚无资料证明,包拯曾领导或参与赈灾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据怀远堂《包氏宗谱》记载,明代弘治初年,包拯第十九世孙包相凤,由庐州合肥迁至舒城晓天之东包济山。

包龙图孝肃公之像(来源 | 资料图片)


或许,百姓出于怀念和敬仰之情,将包拯附会于地方赈济之事,一时传为美谈。而这种“问题”,并不妨碍上阳建镇基础的产生。龙舒水上的运输航线,上溯西南山区的王同(茶)场,一路途经县城及诸市镇后,向东流入巢湖,而上阳恰好位于其下游南支(据嘉庆《志》)。

2019年,日出东方(摄影 | 张为)


除了水道运输的天然优势,随着农具的完善,水利事业的发展,耕地扩大和农艺技术的成熟,有力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以及粮食商品化程度加强,这也是草市镇形成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条件优越的东乡而言,农谚有云:“千人桥熟,舒城足”。丰收之年,“方夏蚕毕工,秋稼初敛,绵(丝)帛米粟,充满廛市”。日趋严重的土地兼并,造成“平民业作,常苦币重”,另一边“坐贾蓄家,巧以贱价取之”,从而获取商业厚利。据“卜筑居”提供线索,上世纪90年代,杭埠河(谈湾附近)打砂时,曾发现青铜剑、金银器及元代钱币“至正通宝”数件。宋元时期,上阳之初,应是依附水埠码头、圩田包围的草市,规模虽难比市镇,但已经有了雏形。

2020年,金秋稻田(摄影 | 张向阳)


如果说唐宋时期是市镇从传统草市及军镇体系脱胎而生的初期阶段,那么明代则是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一文,将宋代称为“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又将明代的“高峰”年代设定在“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而这种说法,同样接近上阳正式建镇的时间。从旧志资料来看,嘉靖十三年(1534)的《南畿志》,出现了“上阳镇”最早的记录,除“上阳”和划属合肥的“新仓”外,“牧马”和“乌纱(沙)”亦是新面孔,连同宋代古镇,合为舒邑六镇。

明代《南畿志》书影(来源 | 资料图片)


前文提到了交通运输和农业经济,随着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到了明代这些优势愈发突出。据万历《舒城县志》记载,谷类34种、货类17种、竹类8种、木类24种、果类18种、菜类21种、瓜类9种、花类33种、药类44种、羽类29种、毛类22种、鳞类9种、介类5种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上阳镇为“商旅聚集之所”,既有码头,扬帆前河,又有古渡(如老鸭湖渡等),连通南岸。正如相关学者所言,“市镇获得商业独立地位后不断扩展”,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市镇的兴盛和发展。

2021年,古渡残舟(摄影 | 束文杰)


与江淮地区其他市镇相同,上阳镇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大量移民的参与,特别是以名士领衔的大家族。据嘉靖《九江府志》及《刘氏宗谱》记载:成化戊戌(1478)进士刘清,字一之,生于正统三年(1438),江西德化人。初任浙江嵊县(今嵊州市)知县,后改任瑞安(今瑞安市)。弘治年间,寻迁(南京)太仆寺丞,“见(舒城)县山水环绕,俗美风敦,遂卜居千人桥东南之上阳镇”。嘉靖己酉(1549),张广堂弃官避乱,举家隐居上阳镇。淝南谈氏,洪武三年(1370)由婺源、江西南康(今赣州市南康区)迁至合肥谈大郢,其后裔一支复迁于上阳镇(故名“谈家湾”,又作“谭家湾”)。此外,陈文景、陈文羲兄弟世居上阳镇,“耕读传家”,由于旧谱毁于兵火,溯源“无从考查”。值得一提的是,洪武初年,束均甫因“爱韩渚山水之胜”,由淝南九连沟卜居于此,与上阳镇隔河相望,后世子孙繁盛,渐成舒邑东乡名族之一。

《龙舒张氏宗谱》书影(来源 | 舒城之窗)


上阳古镇,兴于河水,亦衰于水。旧时,东乡洪水频发,民间常言:“圩田好做,五月难过”。以明代弘治至清代康熙年间(1488—1722)计,便发生了三十余次洪涝灾害,包括“霪雨”、“大水”、“涝”、“蛟”等,所及之处,圩田尽没,禾稼尽伤,庐舍倾坏,多溺人畜。水灾过后,往往又伴随着“饥”、“疫”或“旱”的发生,以致粮价飞涨,盗贼蜂起,人至相食,饿殍满道。洪涝灾害,亦改变了河道的走向。旧时,如前文所言,“由束家湾(经上阳镇),至周公渡合南港河,经航埠,至三河镇入后河”为巴洋河“南支(流)”,“经流”则为“经千人桥,过重阳荡,经沙桥寺、梅林桥,至三河镇入后河”,又称“中支(流)”。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水,南支“遂为经流”;光绪年间,中支“王司渡以西、梅林桥以东(河道)皆淤”。

2020年,洪水侵袭(摄影 | 张凌云)


目前已知“千人桥”最早记录,出现在康熙庚辰《舒城县志》,即“圆通庵,县东千人桥”。而上阳镇废镇时间,应在顾祖禹开始著书的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十一年间。除了自然灾害,明末亦屡遭战火侵扰。张献忠部,数次围攻舒城,“大掠”县城、桃镇、三河等地;崇祯十五年(1642)夏四月,攻陷舒城,“改为得胜州据之”,“贼屠(城)”。

张献忠第一次攻舒示意图(制作 | 黄舒伟)


凡此种种,上阳镇元气大伤,逐渐失势,而陆路上,往来上阳镇的支路与舒(城)三(河)大道形成的“三叉路口”,成为了商贸交易的新中心,遂迁镇于此。市镇傍河,时为巴洋河经流(今杭北干渠),富商捐资建桥,“因出资赞助者数千人”,或言“落成首日千人过桥”,故称“千人桥”,镇因以名焉。嘉庆《舒城县志》记:“千人桥镇,县东二十里”,“上阳镇,《府志》载(县东二十五里),今废”。这便是前人所云:“先有上阳镇,后有千人桥镇”。

2017年,鸟瞰千人桥(来源 | 资料图片)


历史上的上阳镇人口数量如何?已不得知。但从前文大量移民迁入,以及东乡历来人口基数,便可窥见一斑。而市政管理、市场规模等,设有“汛”(驻军),其余无考。市容“原貌已无存”,市镇建筑仅知码头、渡口及“上阳镇庵”,其中码头毁于咸丰三年(1853),渡口旧址仍存。上阳镇庵,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志》称“祀檀念二、王绍、胡拱宸之所”。檀念二,宋人,因“母章氏病几绝”,遂“刳胫取髓”奉食;胡拱辰(宸),明洪武初,由孝廉为歙县丞,“建春晖堂以奉母”;王绍,明永乐丙戌(1406)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母卒庐墓三年”;上述皆因孝亲名列史册,其中后两位并祀于乡贤祠。新中国成立后,庵有房屋六间,为上阳村村部;上世纪九十年代,庵舍悉数拆除。

舒城县上阳镇示意图(制作 | 束文杰)


“废”镇的上阳,经历了商民四散的囧境过后,回归本源,“变身”村保,小河弯弯,农耕桑织,隐于乡野,独享静谧。如今行走田间村头,世人很难想象,这里竟曾是一处水埠古镇!是的,它消失的太彻底了!

2015年,上阳大桥(来源 | 资料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7 06:54 , Processed in 0.2106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