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95|回复: 0

窦尔墩VS黄三泰的今生后世

[复制链接]

60

主题

1792

帖子

38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25
发表于 2024-9-4 11: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评书《施公案》、《彭公案》提到的清初康熙年间的武林高手窦尔墩和黄三泰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

窦尔墩,对抗官府、除暴安良的草莽英雄,擅长护手双钩,江湖人称“铁罗汉”;

黄三泰,投靠官府、压制群雄的清廷鹰犬,擅长暗器伤人,号称“飞镖黄三泰”。

微信图片_20240904112758.png

窦尔墩在河间府被拥立为“寨主”时,黄三泰曾经“指金镖借银两”向绿林好汉挑衅,引发窦、黄二人在李家店比武较量,结果窦被黄的“斤镖”打伤左膀而出逃,河间府的“绿林好汉”亦遭到官府镇压。于是,窦、黄两家结下“梁子”。

587ee86ba4b84eb1a262fd96566f02f2.jpeg

窦尔墩等英雄好汉撤离河间府之后,来至在满清皇陵马兰峪以北的风水禁地兴隆山,觅得一处三面临水、一面绝壁耸天的险地,扎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廷作对。后来,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行猎。窦尔墩探知这一消息后,只身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门丁,盗走了御马。此举,既挫伤清廷的“尊严”,又使民间的英雄豪杰大受鼓舞。


此时黄三泰虽已死去黄氏家族却因此受到牵连,黄三泰之子黄天霸甘当清廷鹰犬以“拜山”为名伺机寻访和捉拿清廷通缉的“盗御马要犯”窦尔墩。


奇怪的结局是:窦尔墩这位英雄豪杰竟然被清廷鹰犬黄天霸只身“闯虎穴”的勇气“感召”,无原则地放弃对抗束手就擒任由官府处置,反到成就了黄天霸的“一世英名”。


《连环套》一剧,之所以在清朝末期仍能在舞台上演或许与这样的结局有关。否则,清廷岂容对抗官府的“绿林”、“响马”占据舞台的一席之地。


但是,评书 也好戏剧也罢,归根结底不过是戏说而已。


那么,窦尔墩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呢。草莽英雄窦尔墩事迹见载于地方史志《献县志》、《古城瑷珲》。


在记载窦尔墩人生结局上《献县志》、《古城瑷珲》迥然不同:一说窦尔墩最终被清廷杀害,一说窦尔墩被清廷捉拿问罪流放到黑龙江爱辉布丁屯(江东六十四屯之一,现在俄国境内)地区后成为抗俄英雄而善终。


尽管如此,《献县志》、《古城瑷珲》毕竟共同证实了:清初时期草莽英雄窦尔墩,确有其人。


   据《献县志》记载:“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清直隶河间府县窦三町人,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窦尔墩少时曾拜在当地名师韩实门下习武,后又拜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将石某为师。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尤擅使大刀。绿林生涯,使其深感长兵器之不便,遂自己设计改制了一种护手双钩,此兵器兼有刀、钩、匕首之功能,破长兵,敌短器,钩刺自如,攻防兼备。窦尔墩挥起双钩,疾如闪电,势如猛虎一般,故后人又称它为虎头双钩。”“窦尔墩虎踞河间府,义旗一举,从者如云。兵部尚书彭朋发兵河间,连战失利,因此被弹劾削职。黄三泰为搭救彭朋,派人指镖为凭,向窦尔墩借银。虽说是借,实则是依恃武力,明抢强夺。”


“遂有在李家店比武较量一场恶斗。比武前双方曾商定,不得使用暗器。黄三泰是个久闯江湖的老手,虽有君子协定,但他仍暗器藏身。临阵双方交手数十合,黄渐觉气力不支,遂背弃盟约,用“甩头”击窦。窦尔墩自恃武艺在身,没提防对方会暗器伤人,遂被击中左膀,遭敌暗算。时清兵突至,窦尔墩率众出逃,失弃了河间府。”“此后,窦尔墩又在清皇陵马兰峪以北的风水禁地兴隆山,觅得一处三面临水,一面绝壁耸天的险地,扎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廷作对。”“官兵攻环套数年不下,便想出了一个先捉拿窦尔墩的老母,诱其投案的毒计。窦母被捕后,官方贴出告示,称数日之内,窦尔墩若不投案自首,便杀其母。窦尔墩是个孝子,求母心切,误投囹圄而亡,时年34岁。”   


从以上记载的用词语气上,似乎复述了京剧《连环套》的基本剧情,所不同的是:京剧《连环套》演绎窦尔墩是束手就擒被黄天霸“缉拿归案”,《献县志》说窦尔墩是被官府诱捕而亡跟黄天霸毫无瓜葛。


   《献县志》说:窦尔墩“误投囹圄而亡,时年34岁。”《古城瑷珲》则说:“窦尔墩(1626—1687)原名窦二东,后清政府贬称窦尔墩。明朝天启年间,窦尔敦生于河北省献县窦三香疃,逝世于康熙26年(1687年),时年62岁。”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古城瑷珲》记载:窦尔墩的母亲因窦尔敦造反抗清而被捕入狱,绝食撞墙而死。妻子齐金凤在清军攻打连环套时战亡。窦尔墩有两子,长子窦飞虎,次子窦飞豹。次子后随窦尔敦流放到黑龙江,是今黑河市爱辉县窦集屯的窦氏第一代传人。窦尔墩性格刚烈、豪爽,武功十分出众。康熙年间,他在河北省连环套一带树旗起义,为反抗清政府拉起了队伍,绰号“铁罗汉窦尔敦”。


康熙廿一年(1682年),康熙决定在山海关外大凌河建一个牧场,饲养大批马匹,专供皇帝和皇家选用。于是,大片民田被强占,激起了当地农民的无比愤怒。此事被威震四方的绿林好汉窦尔墩知道后,他率弟兄们劫了朝廷的十几匹好马。同年又在一个叫商家林的地方劫了皇纲,并把东西分给贫苦百姓。窦尔墩成了清政府当时有名的“大盗”,康熙帝亲自下旨“限期捉拿窦尔墩归案”,并两次派兵攻打连环套,损兵折将,没能抓获窦尔墩。后来,朝廷闻知窦尔墩是个孝子,派人将窦尔墩的母亲和嫂子拿到,施以酷刑。得知此消息的窦尔墩万分悲痛,为了不牵连老母,他毅然到官府投案自首,被刑部判了死刑。


   康熙廿三年(1684年),康熙帝召见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安排收复被沙俄占领的雅克萨城一事。这位将军为巩固边疆,收复雅克萨,广招人才。他对窦尔墩刚直不阿的品德和过人的武功,早就敬佩不已。当得知窦尔墩被判死刑后,便在京城几经奔走,才使刑部免去窦尔墩的死罪,改判流放黑龙江。


窦尔墩被流放到爱辉布丁屯(江东六十四屯之一,现在俄国境内),萨将军选出一批年轻人,让窦尔墩教他们杀敌格斗本领,为取得战争胜利做好准备。康熙24年(1685年)中俄雅克萨战争打响,中国军队包围了雅克萨城。萨将军派窦尔墩到城中送劝降书,要求俄军投降并撤出雅克萨及占领的地区。窦尔墩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敌军拒不投降,在清军的猛攻下,俄军大败,第一次雅克萨战争取得了胜利。


   俄军不甘心失败,在清军撤回爱辉后,他们又重新占领了雅克萨,重修被烧毁的城墙,并建起一座塔楼,楼上竖起一丈旗杆,旗杆上设有楼橹。翌年(1686年)第二次反击战开打,敌将登楼用旗指挥,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城仍未能攻下。为使俄军失去指挥,窦尔墩混入城内将支撑楼橹的旗杆砍断。在敌阵中他只身与俄军奋战,杀死许多俄兵,第二次雅克萨战争,中方又取得了胜利,为《尼布楚条约》划定中国疆界,奠定了基础。


窦尔墩在此次战争中负了伤,于1687年逝于爱辉镇附近的火石山(今窦集屯)。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萨布素将军在窦集屯为窦尔敦建造了祠堂,后人称为“窦尔墩庙”。


   根据以上《古城瑷珲》内容推测:《献县志》的记述者很有可能只知窦尔墩投案后被判死刑,而不知最终去向得出“误投囹圄而亡,时年34岁”结论。


《古城瑷珲》却使窦尔墩多活了二十八年,且成为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事实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西北9公里处,的确有一个名叫窦集屯的小村庄。在窦集屯村年长的人们记忆中:该村确实有座窦尔墩庙,庙里供着窦氏祖先的牌位。“文革”时期,窦尔墩庙被毁掉。


该村现有70多个住户,其中4户窦姓人家都说自己是窦尔墩的后裔。窦集屯村窦氏家族人士称:窦氏家族在黑龙江现已繁衍至第22代,如今窦氏家族成员遍布各地,因此窦氏家族后裔人数已无法统计。


窦集屯村窦氏家族人士说: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居住在其他地方的窦氏家族后人来到窦集屯村寻访先祖窦尔墩的足迹和同根的血脉。


总之,在历史上,确有窦尔墩其人;在现实中,窦尔墩的后裔人丁兴旺。


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有黄三泰其人;在现实中,黄三泰的后裔是否人丁兴旺呢?


值得注意的是:《献县志》虽未提到黄天霸,却提到了黄三泰,《献县志》认为清初时期朝廷鹰犬黄三泰,确有其人。


如果在历史上确有黄三泰其人,其后裔也许是人丁兴旺。


但在目前,这仅是《献县志》的孤证,尚未发现其他史志记载。


这让我联想到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与“黄三泰后人”有关的轶闻:


有一位名叫黄英的习武之人,此人当时正值年轻、血气方刚,自述其乃“飞镖黄三泰”第十七世孙,自幼酷爱习学“护手双钩”,屡遭黄氏家族制止,理由是窦、黄两家乃世仇,习学“护手双钩”即是习学“反贼窦家钩”,有辱黄家门风,因此严禁黄英习学“护手双钩”。但是,黄英十分倔强,执意习学“护手双钩”,黄氏族长视为叛逆,最终被黄氏族人扫地出门。于是,黄英被迫流落江湖靠卖艺谋生。


   虽然无法证实黄英所自称的“飞镖黄三泰第十七世孙”真伪,但是这位黄英先生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的启蒙恩师、天津无极国术研究社的创始人高铠庭先生曾经救助过这位黄英先生:


有一年流落江湖的黄英先生漂泊到天津卖艺谋生,无奈时运不济、收入甚微,面临挨饿受冻的境地,此时恰逢我的恩师高铠庭先生出行至黄英先生卖艺处,于是侠义心肠的高铠庭先生救助了黄英先生。


自此,黄英先生与高铠庭先生结为至交。高铠庭先生不仅是无极国术的传人也是国术研究者,对国术器械中“护手双钩”技击之法有独到之处,恰好满足黄英先生提高“护手双钩”技击之法的愿望。黄英先生为了感谢高铠庭先生在武艺交流和生活上的帮助,甚至在高铠庭先生面前展示了黄家精湛的密传刀法的诀窍。


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高铠庭先生对弟子极其负责,高恩师教授武功时不但要让徒弟“知其然”,更要让徒弟“知其所以然”即:教授武功、传授口诀、拆招活用、功法的来龙去脉、各家特长以及相关轶闻掌故等。


我自幼投师高铠庭先生门下习武,虽然迟钝,却获得高恩师的厚爱。有一天,高恩师向我传授了“护手双钩”套路,使我欣喜若狂。


高恩师向我传授了“护手双钩”套路后,向我讲起了关于黄英先生因酷爱习学“护手双钩”被家人赶出家门的轶闻。


我对恩师说:“我该称呼他为黄师叔吧!”


恩师说:“当然可以这样称呼。”


我问恩师:“黄师叔是否真是飞镖黄三泰的后代呢?”


恩师说:“那时我同你黄师叔一样,都很年轻,武林中人的性情是:‘好汉惜好汉,惺惺惜惺惺’,遇见他人落难,应当救助;交友不必论出身;所以,你黄师叔是否真是飞镖黄三泰的后代并不重要;再者,为友之道不设疑题,朋友之间有些问题无法证实也不需要证实。”


我的恩师高铠庭先生真是好伟大啊!


应当说,高恩师不但是我的国术启蒙老师,也是教我用哲理思考问题的启蒙老师,恩师的教益使我受用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9-16 23:10 , Processed in 0.3071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