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7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围棋 (作者:雪山居士)

[复制链接]

1613

主题

2313

帖子

77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6:3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接触围棋是在上初一的时候,那是1987年十月。
    我有个小学同学叫刘鹏,我们当年是不错的伙伴,在学校表演相声的时候刘鹏给我捧过哏。刘鹏当年住在他奶奶家。地点是就在实验中学边上,邮电医院的对面。
    我们刚上初中,不在一个学校了。一次我去找他玩,他拿出了围棋说,我学会下围棋了,我教你吧。
    小时候见过邻居家大孩子下五子棋,后来在二龙路少年儿童活动站见过苹果棋。真正的围棋绝对是第一次接触。那天刘鹏教给我围棋最基本的规则,象什么数气、提子、打劫之类。离开刘鹏家的时候我借走了一本翻译日本棋院版的围棋入门。
    中国自古就有琴棋书画四大雅兴的说法。1987年正是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大展神威的时代。那是电视里也经常演一个叫音乐围棋的节目,就是展示棋局进程的同时配以音乐。当时熟悉围棋的人很少,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有一种看法,下围棋可以开发智力,下围棋的人都聪明。我在潜意识中接受了这个观点,下棋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证明我比别人聪明。日本棋院版的教材对我起了启蒙的作用,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围棋的全部规则,可以和别人对局了。
    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当年很著名的书店叫三味书屋。我们有时中午会去那看书,书屋中间摆了一张大桌子,读者可以在这里阅读。在这里我发现了两本围棋教材,一本是大竹英雄写的《布局须知》,另一本是武宫正树写的,书名不记得了。武宫的书中介绍了一些最常用的定式,其中星位的小飞挂压长定式我印象最深。这本书没有讲定式的变化和含义,重点是展示了定式的四角八边变化。这在我见过的无数围棋书籍中绝无仅有。我照着棋谱重复的摆同一个定式的四角八边的变化,很快就对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有了识别能力。《布局须知》讲解了占角,拆边,分投,子力高低配置的含义和原理。学习之后,我一下子理解了围棋的基本内涵,从此在我眼中棋盘和棋子象是有了生命。从此我开始走上了一条围棋入门的道路。
    我初中有个要好的同学,外号叫小六儿。他是武警部队的干部子弟,家住在力学胡同。那时我爷爷家在横二条,我们离得很近。小六儿也下围棋,动机和我差不多吧。放假的时候我们会杀上几盘,小六儿几乎从没赢过我,这使我的自信心无知的强大起来。
    一次在学校我们班主任张老师和教务处的一个老师下围棋,被我们从玻璃窗外看见了,他们马上把我们轰走了,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张老师的棋力如何。后来我和教务处的这个老师下过一盘,我走三连星,两个星位都用了压长定式,结果我输了。这时候我还没学过三连星布局,不得其要领。我爸单位有一个同事姓曹,是他们基建科的干部,三十出头吧,他也正在初学围棋,放假的时候他常来找我下棋,虽然现在看来他的水平很差,但是当时我下不过他。我当时有一副磨砂玻璃的围棋,是在西单商场买的,买的时候挑花了眼,白子比黑子大一号。我那时已经知道哑光的棋子不晃眼,比亮光的好。那个曹叔叔用木条和三合板做了一个棋盘,送给了我。那个棋盘外面刷上了清漆,颜色柔和,我用了将近二十年,现在还在我家。
    1990年我上了高中,北京十五中,是一所市重点学校。很快我就和新同学熟悉了。我们班有五个人会下围棋,其中有一个姓习,是被我们公认的高手。他上小学的时候在宣武区少年宫学过一段时间,据说在北京市儿童比赛上拿过第四名。另外四个一个姓张,一个姓李,一个姓付,外号狒狒,再有就是我。张同学后来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习同学几乎没有和我们下过对局,但是我心目中已经把它当成了老师。一次我们和习同学摆棋,我被他走了个二子扳头,他说“二子之头,不看即扳”,我一下子体会到了这句早已熟知的谚语的含义。还有一次是他挺头冲破了我的大模样,他说“这个铁头就像针一样”。也许是他无意中的几句话启发了我对棋形的感觉。我和张同学等四人之间经常下上几盘,我下不过他们。在小六儿那培养出的自信心遭到了打击,不过这时的我已经迷恋上了围棋,我要下功夫提高棋力了。
    我攒钱又买了一副棋,双元的哑光瓷子,手感很不错。后来狒狒觉得好也买了一副。我把以前的玻璃子拿到了学校,隐藏在讲台下面,这样我们有空儿就可以下棋了。李同学是住校生,我们也经常去他宿舍下棋。他有个同屋也下棋,我们年级其他班的,戴眼镜,烟瘾很大。
    我经常去书店挑选围棋教科书和棋谱。王府井,西四,菜市口,东安市场的新华书店,琉璃厂和前门大街的中国书店都留下了我无数的脚步。有些书要提上一提。日本棋院编过一套围棋实战手册,其中《星定式》和《小目定式》认真学习过。高一的那个暑假我把这两本书的四百多个定式背了下来,虽然离理解还差的太远,但总是熟悉了这些定式。武宫正树写的《宇宙流必胜法》写的是三连星作战,加藤正夫写的《最新中国流战法》写的中国流的作战。三连星和中国流至今是我最熟悉的布局。坂田荣男有本书彻底解决了我判断征子的眼力。小林光一的《吃棋的手筋》让我全面了解了作战时手筋的作用。沈果孙的《围棋的正着与俗手》使我学到了行棋的基本手法和对棋形的判断,小林光一的《如何战胜无理手和俗筋》使我对战斗中基本棋形有了更深的理解。藤泽秀行的《围棋大局观》和《棋力养成问题集》也是让我受益匪浅。那个年代正是日本六超称霸世界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成了我的老师。我也经常摆职业高手的比赛棋谱,《小林光一对局集》和《武宫围棋世界》是我经常摆的。另外我开始买《围棋天地》杂志,期期不拉。还总是拿着《围棋天地》同张李等同学共同探讨。
    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是我棋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张李等同学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
    有这么几次我印象深刻。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去的颐和园,我背着围棋去的。我和张同学还有狒狒也没在里边转,只是在后山下了几盘棋。还有一次在教室中午休息的时候下了一盘棋,忘了是和谁下的了。本来我赢定了,可是后半盘一个漏着满盘皆输。有个胡同学在一旁笑我,我很是恼怒。因为输了,我也很痛苦,眼泪在眼圈中直打转。还有一次习同学和其他班的一个小个子对局,那小子似乎棋下的不错。习同学白棋,那小子持黑三连星,战斗比较激烈。在战斗中,那小子被习同学抓了一个破绽崩溃了,可他居然要悔棋。习同学让他悔棋了,后来的结果习同学输了。那小子还挺趾高气扬,我们很是气不过。
    暑假的时候,我有时去中国棋院的爱好者对局室,看得多,下的少,主要是体会一下实战的气氛。其他同学有时和我一起去。中国的那是的棋子都是一面平一面鼓的,那有一个老头总是把棋子反着放,我觉得很有立体感,以后摆谱的时候我都是反着放了。
    我偶尔还会去找小六儿下棋,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输给我。
    高中三年我研究棋艺的时间可能比所有课业学习的时间加起来都要多。高考那几天我兜里装了一黑一白两颗棋子,我认为那是我的护身符。
    上大学后我对围棋的迷恋丝毫不减。我们班有几个会下棋的,四川的薛同学和我水平相近,他稍弱一些,几乎没有赢过我。68931班也有个下棋的,号称三段,我俩下过几次,印象中我都赢了。他的水平肯定不够初段。62931班有个下棋的,我们下过一次,他输了。61931还有个刘同学,四川人,棋力比我高。好像一共下过三盘棋,我都输了。 我们系就这么几个围棋入了门的人,我们很少对局,因为谁也不想输,我们内心都有一个棋手的尊严。
     大二时我做过几本死活题,一本是前田陈尔的《围棋基本死活问题》,另一本是藤泽秀行的《围棋死活题杰作选》。有一段时间我很少上课。早上别人都去听课了,我一个人在宿舍解秀行死活题。一般是摆四个题,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多一半能找到正解。做完死活题去图书馆自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假期的时候我还仔细学习了一遍赵治勋的《围棋死活大全》的上册。另外还练习了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对杀技巧》和《围棋手筋练习》,那一时期是我计算能力最强的时候了。
     后来学习过《吴清源全集》,老先生对棋的讲解使我在境界上有了提高。沈果孙有一本《定式的选择》很好,介绍布局同时侧重讲解定式的含义。王汝南的《中盘攻防指南》非常好,理论清晰,例子也很容易理解。我觉得比高中时学过剔生的《围棋战理》的收获还要大。
     那一年我们系有个围棋比赛,我报了名。我对比赛的态度很认真。对局都是在周五的晚上,下午我先洗个澡,晚饭吃的很少,稍加休息然后去我们系参加比赛。报名参赛的人不多。第一盘对一个大三的学生,序盘时他出了个勺子,之后就没机会了。第二盘我也赢了。第三盘对大三一个姓金的同学,我输了。因为是淘汰赛,所以我就下了三盘棋。金同学后来又赢了61931的刘同学取得了冠军,刘同学亚军,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并列第三。我们系门口还贴上了比赛名次的海报。我们系大四有个高手,据说是四段。金同学的了冠军所以有和这位高手对局的机会,对局那天我们好几个人都在观战。那盘棋战斗很激烈,四段用时很少。中盘时四段长考了一招棋,后来他打劫吃了金同学一块棋,金同学随即认输。我想四段还是厉害,长考算出了劫杀,而且判断劫财有利。
     我有个高中同学姓魏,同年级但不同班。他象棋下的很好,在少年宫学过棋。他这时在首都师范大学当上了棋牌协会的会长。我从大一时就经常去他们那玩。有一次华以刚去那做讲座,我也去听了。他们学校有个王同学,棋下的不错,后来知道他在安徽时和车泽武学过。魏同学介绍我和王同学认识,我们下过不少盘。当然我都输了。和他下棋取胜的机会很少,我适用过妖刀定式,局部还行,全局配合就不好了。中盘战斗时力量也不够。我们有时在位同学的宿舍熄灯后还点蜡烛继续下棋。有一次在棋牌活动室,我碰到了一位陆同学,我听一个下过棋的朋友说他很厉害。我跟路同学说请教一盘吧,他说行。我想我是下手,就那了黑棋。我落子后路同学迟迟未下,我有些不解。旁边的同学对我说“再摆几个”。我还真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我想旁边的哥们知道我的棋力,他让摆几个,那陆同学应该有让子的实力。我就摆了三个子,对局成了让三子局。陆同学布局时忽左忽右,我很不适应。我右下角的战斗亏了,下边的空也被穿成了裂形,再后来就被搓花了。我有点懵,我不能想象一般的好手能让我三子搓花了我,这之后我才知道差距是多么的巨大。后来知道陆同学是业余五段,北京晚报杯打进过前十名。
    高中还有个同学姓王,也不是一个班的,他那时和魏同学也很熟。有一次他俩组织首师大和北工大比赛,各出四个人。那时正赶上北京高校围棋个人赛,陆同学和王同学都没精力去和北工大比赛,王同学就和魏同学说我可以冒名顶替。那时的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就同意了。对局比赛还挺正式。我和对手有一定差距,算是完败吧。那一年我和王同学也下过四盘棋,两胜两负。其中一局是满盘混战,王同学好几块棋都不活,最后他给连成了一块棋。围棋有句话叫棋长一尺,无眼自活,但那次出了意外。我打劫杀了他的大龙,他盘上基本没什么活子了。那是我正式对局中吃棋最大的一次。
    1995年我和王同学一起参加了北京棋院的业余棋手升段赛。我们是第一次定段,要下十盘棋,一天一盘。全胜是初段,负一盘是一级。对手大部分是少年宫或棋院学棋的小孩子,六岁到十岁左右。小孩儿下棋很快,但是棋力还不高。我和王同学都输了一盘,定成一级。赢我的小女孩叫王亦璇,那年六岁。本来到关子是我是优势,我拿白棋,盘面目数相当,但因为对局紧张,我错想成了我还有贴目,所以在小官子阶段硬开劫,结果造成损失,最后输了,真是可惜。十四年以后这位小朋友还在网上写上了这段故事。如果当年我定了初段,我想我会一直下功夫去提高棋力的。
    1996年我去成都玩了半个月,高中时的张同学在华西医大读书。那时我能让他三四个子。他有个同学外号叫耗子,也喜欢下棋。我在成都和耗子下过两局,一胜一负。输的那盘棋耗子在我围空的高拆二上一靠一断,通过纽十字打穿了我的空,我印象深刻。1995到1996年是我对局状态最好的时候,可能也是我棋力最高的时候了。
    在大学我的一项成果就是教会了我们班所有男生下围棋,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讲棋给他们,甚至熄灯后郑同学手拿蜡烛照亮来听我的讲解。我还和一些同学下让子棋,他们输了就请我吃饭,当然限于在食堂。
    1997年工作后我就很少和别人对局了。
    1998年我有姓张姓马的两个同事,张哥的棋不如我,马哥似乎赢我的次数多一些,它是个野路子,没学过定式的那种。后来我和马哥下棋挂赌,一盘十块钱。凡赌钱的我都赢了。
    2000年的时候我有个姓盛的同事也喜欢围棋,我们水平差不多,对局各有胜负,我们还去中国棋院的活动室下过一次。
    由于工作的压力,我不可能在把许多精力花在围棋上了。我有一个习惯保留了下来,就是每隔几个月就要上书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出的围棋教科书和职业棋手的棋谱,至今依然如此。1997年以后质量高的围棋书很少见了,都是些抄来抄去的内容。
    2000年以后网络普及了,我有时会上网在联众下棋。张同学在联众下了很多棋,有三四千盘吧。我上网下棋只是为了过瘾,很不认真,养成了随手胡来的习惯。这时张同学的水平明显在我之上了,我一盘都赢不了他。
    赵治勋写的《超越实地与模样》启发了我对棋手棋风研究的兴趣,在联众下棋时我不断尝试各种棋风,大模样、先捞后洗、乱战,急战等等。因为不是当面对局,胜负的压力几乎不存在,下棋不再慎重,我的棋力与日俱减。
    2005年以后我买过一套陈祖德的《沧桑谱》很不错的书,讲解技术的同时介绍了那个年代中日的围棋历史。后来又买了一本陈祖德的《当湖十局》,2008年结合《当湖十局》和陈祖源的《围棋规则发展史》领悟出了围棋技术的发展规律,解释了当今暴力围棋横行于世的历史传承。
    2008年底和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下了一盘棋,输了。那天下棋前喝了两瓶啤酒,对局时很困,强打精神,还指出对手的一步漏招,让他悔了一步。但是毕竟我输了。后来我把书架上的棋书都收了起来,我怕别人说我看了那么多棋谱,棋还这么臭。
    程晓流老师的讲棋我认为在中国水平最高,十多年前我买过他的《围棋发阳论》,那里的死活题太难,看不懂,只是收藏。现在网上有很多程老师讲棋的视频,我有时看看。他讲棋棋理清晰,深入浅出,敢于评价。
    二十三年来围棋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我也经常受围棋的启发,悟出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围棋已经融入的我的血液,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了。

    前些日子看到了沈果孙老师写的一篇如何学围棋的文章,极受启发。
    沈老师说:做死活题不如打谱,打谱不如实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1 06:20 , Processed in 0.2523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